聚焦聚力新旧动能转换全力加快产业升级和环境优化

2018-07-12 06:44:12梁惠民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曹县动能科技

梁惠民

(作者为曹县人民政府县长)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十强”产业占比少,新兴产业起步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活力。为破解瓶颈制约,曹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坚持“四新四化四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新突破。

一、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统筹规划全县产业结构布局,坚持淘汰关闭、压减限制、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四类“一企一策”、梯次推进,推动主导产业强身健体、提质增量。

一是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腾出新动能发展空间。严格对照环保、节能、清洁、安全、优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主要从水泥、纺织以及低端林木加工等行业入手,通过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分解落实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结合各行业实际情况,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状,采取激励和倒逼机制,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以来,陆续取缔“散乱污”企业299家、提升改造210家,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3015台,有效释放低端落后产能占用的资源,为“俊鸟靓鸟”腾出了“笼子”。

二是用愚公移山的恒心,改造提升传统行业,搭建旧动能转换平台。坚持“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的理念,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实现“老树发新芽”。引导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机电制造、食品加工、家具制造等传统行业企业提升产业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增加品种、改进质量、降低能耗、提高效益。探索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并举路径,推动“筑巢引凤”,科学规划“一区九园”产业布局,有序引导同类产业集聚,加快推动传统行业向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大力扶持骨干企业,筛选了18家重点企业,建立县级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做大做强,今年有望全部实现税收过千万元。在已被评定为“国家家居产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目标,加快家具联盟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木艺小镇建设,力争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由林木大县向林木强县的转变。

三是用水滴石穿的耐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拓宽新动能发展领域。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发展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曹县围绕“十强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重点盯紧国际国内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着力引进新兴项目、科技项目和高端项目,今年以来共落地过亿元项目19个、总投资119亿元。聘请专业机构和人员,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策划论证了15个新动能项目,其中智慧农谷、年产200吨抗癌抗艾核苷类医药中间体、智慧绿色装配式被动式住宅等3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库。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策划建设“一码一城、大美曹县”智慧城市、林木和食品加工智慧平台等项目,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二、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促进创新创造的体制架构,加快动力结构转换,激活创新主体,优化创新资源,改善创新环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一是充分发挥科技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在各项创新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曹县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享机制。扶持企业持续加大技改投入,2017年以来,共实施技改项目75个,完成技改投入42亿元,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100万元,税收优惠670万元,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2017年各类发明专利118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重大贡献奖1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家,对促进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曹县积极引导企业正确认识发展形势,切实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危机感,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让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形成创新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用多主体投入、多样化组建、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加强院企校企合作,推动重点实验室、博士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孵化器等平台提档升级,带动行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企业从“制造”向“智造”的突破。

三是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引进人才,既要“一见钟情”,又要“日久生情”。曹县聚焦人才强县战略,推动从“抢人”向“养人”转变,倾情打造“养人”之城,让各类人才安居乐业、创新创业、愉快兴业。出台引进激励机制,畅通引才渠道,更好地吸引、聚集更多高层次人才,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让各类人才与曹县“相看两不厌”,切实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产业优势。通过召开“引凤筑曹”返乡创业大会和“春风行动”人才招聘会等活动,搭建科技、管理、服务人才与企业对接平台。2017年以来,共引进高学历人才144人,其中硕士生134人、博士生10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完善服务载体功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坚持服务企业发展,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发挥政策导向优势,大大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提升城市居住品位。全力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深入实施“畅通曹县”“街心公园”“绿色家园”等十大民生工程,54公里城区道路、796公里“四好农村路”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开工;一环水系、11个街心公园、15个渠化路口、50公里雨污管网、53公里供水管网、20公里供热管网全面启动。抢抓京九高铁、鲁南高铁建设机遇,精心谋划高铁综合服务区和综合物流园建设,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优质载体。

二是突出园区平台功能。紧紧围绕示范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园区功能,增强承载能力,推动各类园区向集约、安全、绿色发展。推动创意家居、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产业向园区化、链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科技孵化器、电商产业园等功能性园区建设,目前已孵化企业76家。提升家具联盟产业园、毛纺服装产业园承载能力,完成集中供热、污水处理、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入园企业安心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三是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积极对标《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及有关文件精神,科学制定新旧动能转换服务保障政策。针对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定,做好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加法”,营造包容支持创新创业和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制度环境,打造政府制度创新“高地”。同时,全面清理制约或阻碍新动能发展的有关制度,做好制度对经济制约的“减法”,为新旧动能转换扫除政策性障碍。目前,曹县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的意见》《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保障性文件,清理和修订了一批制约性文件,充分发挥了政策的引领作用。

四是优化政府服务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简化行政审批,规范行政行为,全力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着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共削减行政权力事项60项。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创新服务方法,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监管,树立视“企业”为“顾客”,以“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理念,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促进更多企业在曹县共享发展、共创未来。

猜你喜欢
曹县动能科技
我的家乡——曹县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金桥(2022年4期)2022-05-05 06:09:50
“北上广曹”,曹县凭什么这么火
意林(2021年13期)2021-07-29 19:41:39
曹县“出圈”的秘密
商界(2021年7期)2021-07-27 02:12:45
读懂“宇宙中心曹县”热梗背后的期待
人民周刊(2021年10期)2021-06-23 22:00:47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人大建设(2018年7期)2018-09-19 06:18:58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16
澎湃新动能
商周刊(2018年11期)2018-06-13 03:41:52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