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客车始建于1958年,1971年开始正式生产客车,至今已具有四十七年专业生产大中型客车的历史。2000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是客车行业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120亿元,总股本5.929亿股,总市值超过140亿元,员工5000余人。公司具有年产3万台中高档客车的生产能力,产品涵盖了公路、公交、旅游、校车、房车、新能源客车、高档商务中巴、物流车等品种。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各类客车20286辆,继续稳居行业前两位。
多年来,公司一直重视产品质量,打造行业精品,服务绿色交通。早在2005年,公司就开始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并取得一系列成绩。2006年,山东省质量管理奖;2011年,聊城市市长质量奖;2013年,新能源客车山东名牌;2016年,第六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2017年,山东省质量标杆企业。
四十七年来,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中通客车始终毫不动摇,紧紧围绕客车主业,做专做强做大。面对客车行业增速放缓期、深度结构调整期,中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为浮华所动,不为利益所惑,固本强基,积蓄力量,坚定走绿色转型之路。早在2009年,公司经过论证,认为新能源客车是产业发展方向,为顺应时代发展,中通作出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战略抉择,并提出“节能与新能源客车领导品牌”的品牌主张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客车产业集地”的愿景目标。
为实现该目标,公司深化产品结构调整,通过不断地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以新能源客车为主导方向的绿色产品,企业实现了规模效益同步提升,企业整体规模从2010年的行业第六位跃升至目前第二位,中通客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另外,公司加强实施绿色制造,加大环保资金投入(近三年电泳、污水处理、粉尘处理投资9000多万元),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其中,三废指标排放均优于国家标准。
如今,在中通客车三万辆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基地里,有新能源客车领域国家认定实验室、国家技术中心以及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车间内有焊接机器人、涂装机器人、电泳系统等各种先进生产设备,生产过程有基于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客车质量控制模式做保障……
节能减排早已成为迫切的时代要求和世界性主题,而一直以来中通客车对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和执着,带给了公司跨越式发展与弯道超车的时代机遇。2016~2017年,中通新能源客车销售突破30000台,占公司总销量的80%以上,利润贡献度达90%。每辆混合动力客车每年节油4.5吨,CO排放减少80%,碳氢化合物减少60%,人均污染物减排量达到60%以上;中通10.5米纯电动客车每公里耗电0.7度,达到零排放,节能减排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绿色减排、节能环保的产品,做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国节能与新能源客车领导品牌”的美誉深入人心,通过扎实推进结构调整和绿色智能制造,中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稳步提升,节能与新能源客车领导品牌地位逐步树立。2017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通客车以51.03亿元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品牌500强行列。
创新是中通客车落实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近三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8.6亿,约占销售收入3.5%以上,居行业领先水平。二是完善研发创新平台。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团队,近三年引进博士12名,建成了拥有包含泰山学者在内的近600人的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客车研发创新团队。着力强化实验室建设,公司创建了山东省新能源客车节能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能源客车动力与控制工程中心。三是强化产学研合作。依托现有的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认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大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与意大利易兰普公司、博尼通公司,澳大利亚斯瓦格曼公司等国外专业机构,开展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创新的有机融合,构建了系统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创新科研成果。
公司先后承担了三项国家863重大专项及多项国家级课题,主导起草了国家及行业标准近20项,获得受理专利298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中通客车当前正在实施工业4.0和智能制造工程,逐步建立个性化与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再次占据行业创新发展制高点。
中通客车始终秉承“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如奔驰、VOLVO、马可波罗等,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坚持客户价值为导向,利用ERP、PLM、CRM、CSM、MES、SRM等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双向循环质量控制模式,利用大数据,对产品研发、设计、采购、制造、物流、车辆运营等方面,进行全流程、可视化、可追溯的质量管控,利用大数据提升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水平。
公司高度重视员工培养,到目前为止,建立了五大职业序列培训模块,近三年各序列培训共计5000课时,60000多人次,目前已拥有山东省首席技师、聊城市首席技师11人,高级技师38人。公司积极培育“蓝领英雄”,打造“中通工匠”。目前,“工匠精神”已深入贯彻到了研发、生产、采购、质量管理等各个部门的工作中,促进公司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把中通产品推向“精品时代”。公司积极营造全员抓质量的良好氛围,不断完善质量创新激励机制,持续开展技能鉴定、质量攻关、合理化建议、QC小组、质量创新等活动,不断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
中通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早在2005年提出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积极整合全球资源,努力扩大公司影响力,积极推进海外产品市场结构调整,实现了从欠发达国家地区到发达国家地区、从中低端市场到中高端市场的转变,单车价值从2015年的38万元,提高到了2017年的62万元。目前,中通客车产品已出口到包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高端市场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出口到“技术+资本+产品”输出的转变,目前已在海外建设了6个生产基地,50余家海外办事处,公司国际化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未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公司国际化进程将加快推进。
无论是在繁忙的车间内,还是气派的办公区,无论是中央文化墙,还是简单的条幅,在中通客车基地,你都会发现,企业理念的文化价值宣传无处不在。员工谈到自己的工作体验和成长经历时,还能随口提及“富员强企,与事业伙伴共成长”、“科学发展,打造世界一流客车企业”及“诚信、专业、进取、和谐”等企业宗旨、口号和价值观。企业战略和口号已深入基层一线、深植每个员工内心才能产生强大凝聚力和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