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借助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聋哑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和时间系统这五个组成部分,并根据对聋哑儿童的实际调查,分析了社会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继而提出了利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聋哑儿童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
关键词 聋哑儿童 社会生态系统 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李铭,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067
一、研究背景
聋哑儿童又称听障儿童,即听力出现了损失,听不见或听不清周围声音的儿童。据调查表明,我国14岁以下的聋儿有171万,其中学龄前儿童74万,并且每年还有约2-4万聋儿出生。 大部分聋哑儿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尚未具有听觉功能,所以他们在学习、社交、运动等方面存有一定的障碍,其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发育水平均低于正常儿童。
面对如此庞大且特殊的聋哑儿童群体,我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了聋儿康复计划,并在医疗、教育、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聋哑儿童及其家庭大力的扶持和帮助。“十一五”期间,近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陆续出台了针对聋哑儿童的救助政策。“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聋儿康复的经费投入已增加到19.7亿元。除此之外,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聋儿的关爱和救助日益增加,围绕聋儿及家庭展开的学术研究也越来越多。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和职业,在帮助聋哑儿童及其家庭医疗康复、扶贫解困、教育助学和社会互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但遗憾的是笔者在“中国知网”以“社会工作”和“聋哑儿童”(听障儿童)为主题词检索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并不多见,仅有的几篇文献主要集中于社会工作在盲、聋儿童特殊教育的运用、小组工作在缓解听障儿童家长压力和听障儿童社会化研究以及萨提亚模式应用于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等研究等方面。
总结看来,目前对此群体的社会工作研究多以聋哑儿童单方面问题为题旨,涉及聋哑儿童教育康复、家庭服务、社会康复和语言康复等,缺乏对聋哑儿童问题特征的整体性认识。我们需要把他们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考虑聋哑儿童与周围社会环境间各系统(家庭、学校、社区、机构等)的相互作用,发现他们在与社会环境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资源,从而达到对聋儿群体问题特征的整体性认识。此外,社会工作如何通过介入聋哑儿童社会生态系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支持,也是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的。笔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4名聋哑儿童以及他们的家长、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借助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空间(微观、中观、外生和宏观)和时间两维度出发对聋哑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优点和不足,对该理论在聋哑儿童社会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二、聋哑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
(一)社会生态系统的内容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又称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将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如家庭、单位、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人与社会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之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社会工作教授查尔斯·扎斯特罗和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扎斯特罗把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微观系统(个人系统)、中观系统(家庭、邻居、同事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文化、社区、组织等)这三种基本类型。布朗芬布伦纳把社会生态系统分为微观系统(面对面交流的群体)、中观系统(微观系统之间的连接)、外围系统(个体不直接作用于这一系统,但可以作用于微观系统影响个体发展)、宏观系统(更大的文化与社会体系)和时间系统(包括案主社会环境中与实践相关的多元定义)。
根据扎斯特罗和布朗芬布伦纳对社会生态系统的描述,结合聋哑儿童问题的实际,文章将影响聋哑儿童社会心理发展的因素看作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互动的过程,把聋哑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分为以下五个层次(见图1):
一是微观系统。主要包括聋哑儿童个人和他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能够直接产生互动的家庭、学校和社区。
二是中观系统。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即聋儿家庭、学校和社区间的互动关系。
三是外部系统。延伸于中观系统之外的一些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当地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工青妇、残联、父母工作单位、大众传媒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公共机构等。
四是宏观系统。包括国家的政策与法规、价值观、社会习俗、当地文化等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五是时间系统。指聋儿成长环境中与时间相关的多元定义,包括外部压力事件或是内部伴随年龄增长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等。
(二)聋哑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
1.微观系统
聋哑儿童的微观系统可以看作由聋儿的个人系统、家庭系统、学校系统和社区系统组成。
(1)个人系统。分析聋儿个人系统特征,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这三个层面着手。笔者选取的4名聋哑儿童均来自FC市(县级市)特殊教育学校小学四年级。该特殊教育学校是FC市唯一的一所国办省规范化特殊教育学校,也是TA市(地级市)唯一一所全免费教育的学校,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
4名儿童年龄在10-12岁,听障发生的时间均在0-1岁之间。聋儿自幼均配有助听器,在特殊教育学校正接受系统的口语训练,每位儿童口语训练开始时间在2-5岁之间,他们能够简单的与健听人口语交流,均会手语、唇语。儿童平时和家人、老师沟通交流主要运用简单口语和手语,其次为书面语言。在心理层面,因生理上的障碍,聋儿认知能力较低,智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都低于正常儿童,易产生孤独感且缺乏自我控制力易冲动。但是,聋儿自尊水平和抗逆力水平较高,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保持一颗坚强乐观的心态,学习非常刻苦,不甘于落后。在社会互动方面,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這4名儿童的社会交往范围较狭窄,日常交往对象仅限于本校同学和家庭成员,与家庭所在社区的其他儿童没有过多交流。
(2)家庭系统。家庭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是对聋儿影响最大的微系统。在家庭结构上,4名儿童的家庭都属于核心家庭,儿童与父母居住在一起且母亲作为家庭主妇扮演着“相夫教子”的角色。由于聋儿父亲经常忙于工作养家糊口,所以母亲在聋儿教育、抚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每天同母亲的交流互动频率远远大于父亲,这也造成了儿童同父亲之间的情感互动相对匮乏。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笔者在与儿童母亲访谈过程中发现这4组家庭家长教养方式偏为“专制型”,父母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和监督,他们认为孩子的安全和学习最为重要,很少去考虑聋儿自身的需求和感受。在与亲戚关系方面,聋儿与亲戚(叔伯姑姨等)的关系都很好,经常和亲戚交流沟通,且在节假日和农忙生产时互动更加频繁。亲戚通常会给聋儿提供情感上和行为上的支持。例如给予儿童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在节日期间给他们节日礼物等。
(3)学校系统。对于聋哑儿童来说,学校是除家庭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系统。FC市特殊教育学校启聪班全部为小班教学,该教师所带班级共8人,班主任办公地点就设置在教室后角,这样设置是为了方便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师生同行相伴,教学相长。除节假日外,聋哑儿童每天在校时间要多于在家时间,据启聪班班主任说聋儿在校期间综合表现都很好,学习非常认真刻苦,不甘落后。
聋哑儿童与教师的双向关系中,聋儿已和教师形成了“亲密型”师生关系。在访谈中,聋儿认为他们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亲密而温暖的。对于老师来说,情况也不例外。老师们都会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这些学生,手把手教给他们吃饭穿衣、读书写字,教师的爱心换来的是学生的真情。
聋哑儿童的同龄群体包含他们的同学和除同学外经常玩耍的伙伴。评估聋哑儿童和同龄群体的关系,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聋哑儿童能否主动适应并融入同龄群体;二是同龄群体会不会对聋哑儿童进行“标签化”,对他们的接纳程度不够。笔者通过访谈发现,聋哑儿童和同学的关系都很好,亲密玩耍的朋友都在3个以上,聋儿能够主动适应并融入同龄群体。同龄群体也没有对聋哑儿童“标签化”的倾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為聋儿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例如儿童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困难,他会主动向朋友求助,并且可以从朋友那里得到一定安慰和鼓励。但是,聋哑儿童具有“自我标签化”取向,在同伴关系中他们更倾向于和聋哑儿童做朋友,在同伴来源上都来自于同校同学,朋友圈内缺少健听儿童。
学校为聋哑儿童及家庭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在认知方面,学校老师除了教授给聋儿学习知识外,还教给聋儿生活常识、安全常识、劳动技能,同时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情感方面,老师如同聋儿父母般悉心照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心灵的关爱,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费用方面,学校全部免除聋儿的学杂费,实施免费教育,大大减轻了聋儿家庭负担。
(4)社区系统。本次访谈的聋儿居住的社区大部分为新农村建设搬迁后的农村社区,社区周围基础设施较为齐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社区内均有文化大院、健身广场、卫生室、超市、绿化植被等。分析聋哑儿童与社区的关系可以从邻里互动与社区支持两方面着手:在邻里关系上,聋儿家长与邻居互动相对频繁,关系较好,而聋哑儿童与邻里之间的互动反而较少;在社区支持方面,遗憾的是农村社区并没有针对聋哑儿童及家庭进行额外的帮助和支持。
2.聋哑儿童中观系统特征
中观系统是微观系统的进一步扩展,是由各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与联结组成。围绕在聋哑儿童间的中观系统包括聋儿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互动与联结,即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家庭与社区的互动、学校与社区的互动。聋哑儿童中层系统有以下主要特点:
家庭与学校间互动频繁。笔者在访谈中发现,聋儿家长会经常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和在校生活状况等。学校也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为家长汇报学校工作、为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家长如何与儿童沟通交流等。老师会定期到聋儿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学习表现、思想状况、个人行为习惯等,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优缺点,指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及引导,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家庭与社区间互动匮乏。笔者在调查中得知,聋儿家庭与所在社区间互动十分不足,社区除春节、中秋节外没有举办过任何文娱活动,聋儿家长也从不参加社区活动。社区也没有为聋儿家庭提供任何的帮助和支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大部分聋儿所在社区为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其发展状况要比城市社区差。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居民大部分为原农村村民,他们未能形成“社区意识”,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家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也不会向社区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校与社区间互动匮乏。近年来,全国各地特殊学校陆续联合聋儿所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目的是给予聋儿全方位的温暖与关怀,也借此活动呼吁社会各界给予聋儿更多的关爱与关注。但遗憾的是,FC市特殊教育学校还没有与聋生所在社区举办联谊活动。学校老师表示,学校也注意到“校社”联结的重要性,预计2019年将启动“校社”联谊项目,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聋哑儿童的队伍中来。
3.聋哑儿童外部和宏观系统特征
外部系统是中观系统的延伸,它是指个体虽不直接作用于这一系统,但是可以作用于中观和微观系统从而间接的影响个体的发展。主要包括围绕在中观系统之外的当地政府、教育局、工青妇、残联、父母工作单位、大众传媒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公共机构等。目前,当地政府和教育局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出台了很多优待扶持政策,通过筹拨专项资金和实施“名师工程”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聋哑儿童在校园内的生活、学习、娱乐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促进了聋儿健康快乐向上的成长。共青团、残联也定期组织爱心企业、民间组织和慈善人士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慰问活动,为学校及贫困聋儿筹集资金、捐赠衣物等,每年还免费为部分聋儿发放助听设备。学校也与地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报纸等大众媒体都有很好的协作关系,宣传特殊教育,介绍有爱心人士的先进事迹,以此得到全社会的同情和帮助,而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总之,聋哑儿童已经引起了外部系统的高度关注,这对聋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宏观系统包括和聋哑儿童相关的国家政策与法规、价值观、社会习俗、文化和亚文化等支持性因素。这些宏观系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时这些变化对于聋哑儿童个体的发展会至关重要。我国历来重视保障和维护聋哑儿童的利益,在教育、医疗康复等各个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目前,我国针对聋哑儿童入学教育问题,除了特殊学校教育外,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愈来愈明显。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指在平等和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残疾儿童安排在普通学校就读,并提供适合的支持和帮助,使残疾儿童能够得到尽可能好的公共教育。我国融合教育发展正处于加速期,北京、上海等地已将融合教育作为残疾人教育的主要形式,浙江、福建等省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残疾儿童融合发展的多层次的教育支持系统。虽然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与国外融合教育的发展水平相比还面临着较大差距。
针对聋哑儿童医疗康复问题,我国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通过专项救助的方式,为聋哑儿童免费佩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并提供免费康复训练。目前,针对聋啞儿童开展的康复救助项目分国家救助和社会资助两大类,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项目有“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和“听力重建 启聪行动”人工耳蜗捐赠项目等。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存在着的互助友爱、乐善好施、扶贫济残、慈幼宽疾的善举为历代思想家所推崇,其传承下来的思想精髓引导世人对包括聋哑儿童在内的残疾人群体的高度关注,全社会现已逐步形成“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观,这为全社会共同关爱和帮扶聋哑儿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4.聋哑儿童时间系统特征
时间是社会生态系统中另一重要维度,它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空间维度中,它将个人的发展看做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互动的过程。时间中包含的元素可以是外部压力事件(如父母的死亡、因病致残等),也可以是内部伴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如青春期的到来)。
聋哑儿童时间系统所包含的要素莫过于儿童出生后听力出现问题这一外部压力事件。时间维度给聋儿及其家庭带来的初始感受是:在家长得知他们的子女听力发生障碍时,心情是崩溃的,感觉整个家庭“天已经塌了下来”;而后儿童的成长历程及家长教养的心路历程都会有明显时间维度的印记。笔者在和聋儿家长交谈中提到儿童成长历程时,4位家长都不愿提及当年抚养孩子的辛酸。一位家长曾诉说在孩子0-3岁期间,因为孩子听力障碍受到过不少邻居嘲笑和歧视,当时心中痛苦无以言表。并且几乎每月都奔波全国各地医院和康复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花费了很多医疗费用,家里负债累累,夫妻关系也因此受到影响,险些离婚。自从孩子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后,家庭状况日益好转,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其自身自我意识也逐渐形成,儿童也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健听儿童的差别,情绪上受到一定的影响,有时闷闷不乐有时生气急躁,家长也不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正视自身的缺陷,往往采取的处理方式为转移话题或沉默不语。父母如何引导聋哑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正视到自身的缺陷?社会能否为聋儿家庭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很多问题萦绕难解。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聋哑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社会工作中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在分析服务对象问题、评估与解决问题的方式、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等方面与其它理论模式相比有着一些区别。首先该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只是单个个体。其次,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与服务对象相关的整体系统内所有元素划分为四个基本系统,分别是:服务对象系统、改变媒介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这种划分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在环境中寻找出合适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资源。再次,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是系统的和多元的。最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为帮助服务对象恢复个人与生活环境的平衡,使他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在聋哑儿童社会工作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系统、多元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社会工作者在剖析聋哑儿童微观、中观、外部和宏观系统要素的基础之上,结合时间维度,整合社会工作四大基本系统,来提出促进聋哑儿童与周围环境之间良性互动的方案,从而达到聋儿个人和周围环境间平衡与协调的目的。但是,社会工作者在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解决聋哑儿童问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和分析聋哑儿童社会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在于社工需将案主所在的环境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系统,通过划分来考察案主个人与各系统间的互动关系,从而达到对案主及周围环境的整体认识。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聋儿社会生态系统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聋哑儿童家庭、学校老师、社区工作者以及相关社会组织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以获取与聋儿相关的资料,再结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聋儿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来分析其内部特征。社会工作者在访谈前需阅读和梳理有关聋儿个人特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应用等方面的文献与书籍,来设计访谈提纲和问卷题目。在访谈过程中,由于聋哑儿童及家长性格敏感的特点,所以社会工作者需注意访谈的技巧和伦理,要保持尊重、谦和、接纳关怀、真诚的态度;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多注重倾听聋儿及其他受访者的感受和想法。此外要注意保护访谈对象的隐私和敏感问题,严格遵守匿名和保密原则,始终保持伦理警觉并坚持不断反省。
(二)将微观系统和中观系统作为社会工作介入的突破口
对于聋哑儿童来说,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对其影响是间接的和渐进的,都是通过学校、家庭等这一微观系统间接给予聋哑儿童一定的帮扶和支持。这一间接和渐进的过程会使得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在链接资源、搭建平台时面临一些困难,最为直接的帮助方式莫过于从微观和中观系统入手。第一,要通过聋哑儿童的时间系统对聋儿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活历程进行充分了解,分析聋儿与家庭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聋哑儿童自身社会心理方面的特征,找到他们易于接受的干预方式。第二,要善于运用聋哑儿童周围系统的资源,包括聋儿的家庭成员、邻居以及学校中的同学和老师等,他们是聋哑儿童的信息提供者和社会资源提供者,是社会工作可以借助的重要力量。第三,链接社会资源弥补和完善聋儿微观系统和中观系统的互动与联结。社会工作者要链接学校和社区相关资源,搭建资源互动平台,完善聋儿家庭与社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弥补聋哑儿童中观系统的缺陷和不足。
(三)坚持以需求与增能为导向,问题与优势相结合的社会工作视角
社会工作是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本,由于聋儿的需求大部分会受到聋儿所在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根据聋儿的家庭成长经历、与父母沟通交流状况、学习生活表现、师生朋辈关系等方面提炼总结,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此外,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强调要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和周围资源,要求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发掘聋儿学习、成长和改变的潜力,将聋儿的问题与优势相结合来切实增加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正确看待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局限性,将相关理论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有机整合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一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具有一定程度的机械性,服务对象的道德观、价值观及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二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没有明确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未能提供清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应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具体指导。三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特别注重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与联系,而缺乏对个人心理层面的深入挖掘的。四是过于强调系统的平衡而忽略了冲突的可能性及正向意义。
社会工作者在应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时要意识到局限性,将相关理论中有效元素、内涵、分析视角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形成有机整体,来弥补社会生态系统的不足。比如自我心理学相对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来说,更多地关注人们在环境影响下的心理机制和自我发展,可以将有关观点整合进生态系统中的微观个体系统。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整合与反思,可以更好地分析聋儿所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要素,为下一步社会工作者介入聋儿的社会生态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社会工作介入步骤
帕德克(Pardeck)将社会生态系统取向的社工模式处置过程划分为七个步骤:进入系统,绘制生态图,评量生态,创造改变的观点,协商与沟通,再评量,评估。社会工作者在进入系统时,要通过微观与中观系统的沟通与访谈按照一定顺序评估出聋哑儿童所有重要的关系,要找出聋儿与其环境不适应的来源以及两者各自拥有的优劣之处。在绘制生态图时,要根据围绕在聋哑儿童微观与中观系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为重心,积极的与消极的行为或情感都应该在内。在收集此资料的过程中,社工可以运用结构式的访谈以及家庭重塑技术进行。在评量阶段,社工要寻找聋哑儿童社会生态系统中所经历的基本问题和主要优势,特别是描述儿童生命中重要的关系和主题。创造改变的观点就是在征得儿童同意的情况下,社工向案主提议几个需要改变的社会生态系统。在干预步骤里,社工的重要角色是沟通和协调服務对象的各个社会生态系统。再评量与评估部分主要是在社会工作进展中服务对象和重要他人的干预过程进行的并不顺利时,需要重新启动对生态系统的评量,对初次评量时的缺陷加以改正,之后再重复对服务对象的生态行动建议,最后对干预行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总之,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聋哑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殊之处在于社工坚持聋哑儿童自身与社会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儿童及家庭所经历的问题与困境源自环境资源的不足或障碍,并非出于聋儿自身的病态。社工在介入之初需要对围绕聋儿周围的社会生态系统加以分层,然后逐层评估聋儿与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寻求在不同层面影响聋儿以及干预聋儿与环境之间调适程度的方案。社会工作者在进入各层次系统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以及如何克服语言沟通的障碍与聋哑儿童建立相互信任、和谐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方法如何具体运用等问题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注释:
央视网.中国听障儿童现状.http://wwwlongrenwcom/zixun/xingyedongtai/2014/1028/ 7455html.
参考文献:
[1]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文军编.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孙奎立、时涛、范立军.农村隔代留守家庭社会生态系统与社会工作介入探析.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3).
[4]孙奎立、吴珊珊、程诗楠.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特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5).
[5]熊絮茸、孙玉梅.自闭症儿童社会生态系统初探.中国特殊教育.2014(7).
[6]厉才茂.关于融合教育的阐释与思考.残疾人研究.2013(1).
[7]董云芳、黄耀明.试论系统生态理论对社会工作的贡献与局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8]卓彩琴.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江海学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