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梅
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数学、化学学科教学)》,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教师培训工作。如何让教师培训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就是要让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我校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探索实施“自助餐式”培训制度,基于学校实际,尊重教师意愿,真正满足教师发展需求。
“自助餐式”教师培训带来哪些改变
2012年,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张娜和几位青年教师找到校长,提出想去先进学校看看同行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这是好事啊!学校当然支持。于是,信息技术教研组一行4人开始了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学习。
培训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参训教师通过现场全程观摩,深入学习了李冬梅老师信息技术课程“整体教学模式”的常规教学运作;在培训后的新学期,他们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调整课时,找到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整个教研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锐意创新,特色发展。
因为有了这样的成功经验,2013年初,经学校办公会研究提出、教代会讨论,我校正式通过了“自助餐式”教师培训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每一位教职工每学期都可以向学校教研室自主申请一次不超过5天的外出培训学习。
新的培训制度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学习的热情,教师培训开始大变样。
从培训内容看,以往的教师培训内容以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论指导、有关高考的各类研讨为主,而教师自主选择的培训内容更丰富多彩,贴近自身的工作实际。比如,高三教师一般更愿意参加高考研讨会、高考信息交流会,班主任则多选择班级管理先进经验交流类培训;部分青年教师喜欢到先进学校考察学习;骨干教师则愿意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培训。
同时,教师自主选择的培训内容体现出对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教育技术的关注。据学校统计,在教师自主选择的培训中,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学科教学最新的基本理论和教改信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方面的培训内容占比80%以上。尤其是当下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很快,相关内容的培训颇受教师欢迎。总的来说,教师自主选择的培训内容或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或是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偏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使得培训更有针对性。
从参训人员情况来看,过去往往是学校指定参训人员,被指定参训的未必愿意去,想去的却没有机会,培训覆盖面小、针对性不强,无法调动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实施自助餐式培训制度后,教师们非常踊跃,有的申请优质课观摩,有的申请信息技术教学培训,有的申请学习微课制作,真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近5年,学校每学期外出培训教师基本稳定在80人次左右,占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一,覆盖面明显扩大。以往学校指定参训人员时多考虑骨干教师,自助餐式培训则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多机会,在已经参训的教师中,40岁以下的教师占比基本在50%左右,比原来提高了近30%。学校还鼓励青年教师在职继续深造,凡是攻读在职研究生并顺利取得毕业证书的,学校承担一半学费。顺利毕业的教师理论水平以及课题研究能力都有很大提升,这为学校积累了一批教科研骨干教师。截至目前,已经有50多位教师在职研究生顺利毕业,享受到学校自主培训的特殊“福利”。
从培训方式看,以往培训方式较单一,主要以讲座报告、听评课观摩两种方式为主,新的培训制度下培训方式也丰富起来,增加了先进学校实地考察学习、参与式研讨、区域间同课异构、课题交流等新方式。其中,先进学校实地观摩学习成为最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在新课改过程中,许多优秀学校发展很快,经验值得学习,这种培训方式最直接;另一方面,教师在实地考察中因观察更全面、捕捉到的细节更真实而感受更深,培训收获更易转化成教学效能。
新的培训制度下,培训方式变得更灵活,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在北大附中实地观摩学习后,一位教师在总结中记录下这样一段培训经历和心得:
“我们还机缘巧合地参加了一次北大附中技术组教师的总结会,这个总结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师的‘敬业精神,他们对于工作的热爱、对于自身的高标准要求,以至于在整个会议过程中,我脑海中闪现了许多自己想去完成的理想。我承认,在此之前很多时候我都沒有发现自己身上会有这种动力,而那时那刻我真的感受到了那个活力四射的自己。我喜欢这种氛围,我觉得这种思想的激发才是教育的真谛,或许这也正是我们现阶段真正需要跟进和改善的地方。”
教师自主培训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自主性,让教师主动学习工作方法、找到工作乐趣、树立职业理想,发现、成就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教师培训最难得的收获。现在,教师们已普遍认识到培训就是最好的福利。
这种新的培训制度还促进了学校教研教改浓厚氛围的形成,提高了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形成了学校特色鲜明的生态教科研文化。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已成为一种自觉,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近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教科研课题8项,省级课题11项,教师获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60多项。与此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迅速。近5年来,学校产生了两名特级教师,实现了零的突破,还产生了一名省级教学能手、两名省级培训工作室主持人、近20名市区级名师名班主任,市级以上优质课奖获得者120多名,其中省优质课奖及优秀课程资源奖获得者近40名。
教师自主培训,学校做什么
第一,学校培训管理职能从领导培训、组织培训向服务培训、协调培训转变。
学校服务工作的重点要放在为教师提供更多优质的培训信息上。对于大部分一线教师来说,培训信息选择范围比较窄而且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辨别和筛选。因此,学校教研室广泛搜集优质培训信息,包括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的专业培训信息、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获取的优质培训信息、正规媒体渠道发布的培训信息等。这些培训信息会发布在学校平台实时更新,教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申请。
学校协调工作的重点在于教师培训时间的总体把控。自主培训的时间更灵活机动也更分散,对协调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校的自主培训也是在慢慢摸索中逐步解决时间协调问题的。
首先,要协调代课教师。自主培训制度形成后,代课教师的协调工作变得相对容易。因为每位教师都有外出学习机会,也都需要别人代课,你帮助别人、别人反过来也会帮助你,所以现在当参训教师的培训时间与教学工作有冲突时,一般在备课组内教师就能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其次,要引导教师选好培训时机。比如,年轻教师的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一般集中在寒暑假,对正常教学工作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每年6月高考结束,高三教师没有了具体的上课任务,学校会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提供更多培训信息。
再次,要不断进行培训升级,发挥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优势。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网上研修、线上研讨为
广大教师所接受,学校也要不断进行培训升级,更好地接受和应用新技术,主动把新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推荐给教师,利用互联网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便捷,解决现实中教学工作和学习培训时间冲突的问题。
第二,学校培训工作的重点从培训本身转移到培训后的成果转化上。
我校的自助餐式教师培训制度要求,培训学习结束后,参训教师须提交培训总结或给学校提出建设性意见,教研室根据内容组织相关教师在不同范围内交流,之后才予以报销培训费用。学校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培训后,给教师搭建平台,使培训效益最大化。
教师自主培训最直接的成果是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进一步转化是向着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最终成果转化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满足学生成长的個性化需求。
比如,信息技术组教师在培训后,重新整合信息技术教材,把原来的章节教学改为项目教学,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时间多了,课堂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信息技术组组长张娜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成立了Flash兴趣小组。后来,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教师们又共同编写了校本教材《Photoshop》,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选修学生近200人。信息技术课由原来的“副科”“小学科”,一下变成了最受学生喜爱的课。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组的教师们又自发组成“Steam孚阅汇”读书小组,定期交流读书体会,分享学习成果。
语文教研组教师姜震对辩论感兴趣,参加辩论赛的观摩培训后,回校组建起“清风辩论社”,给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和展示平台。2013年社团获得山东省高中学生辩论赛第三名;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高中学生辩论赛优胜奖;2016年8月,我校辩论队参加在台湾举行的“2016年亚洲杯高中华语辩论锦标赛”,进入复赛并获得团队优胜奖,学生张宁康获得最佳辩手称号;2017年获得“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优胜奖。
心理学教师张智超参加了全国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建设与生涯规划高端论坛,在学习基础上,张老师设计出一系列新学期计划开展的创新活动:校园心理剧展示、生涯规划之职业报告论证会、校本生涯规划教材出版等。
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逐步丰富了校本选修课程,5年来学校新增选修课60多门。在丰富的课程体系中,学生获得了全面、个性化成长。
第三,学校要把校本培训办得更好。
教师自主培训并不能满足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所有需求,也受到财力、物力和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完全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少不了校本培训这一环。教师自主培训不仅可以让学校把更多精力放在校本培训上,还为校本培训提供了更多鲜活的内容和形式,积累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校现已形成全员参与的层级式校本培训体系。每学期初,围绕学校主要的工作安排,不同层次的校本培训制订出相应计划:校长要培训全体教师和中层以上领导;副校长负责培训分管团队,比如教学副校长培训各年级主任、学科主任,德育副校长负责培训班主任团队;年级主任、学科主任在年级教师和学科组教师范围内进行一系列专题培训。
我校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比如,2016-2017年第二学期,教研室主任先后主持了“基于培养发展核心素养下的教学”“互联网+深度学习”“软工具的开发使用”等讲座培训;高一年级主任先后主持了“双个性化教学课堂教学展示交流”“课堂教学中软工具的使用展示”等培训活动。这些培训既有讲座,也有示范课展示、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另外,学校的特级教师、省级培训工作室主持人、市区级名师名班主任、各团队负责人等,每学期都要承担不同类型校本培训的任务。这些培训,一方面因为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形式多样,直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而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另一方面,也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