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三个关键点

2018-07-11 08:52袁桂林
人民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评价课程

袁桂林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战略,到2017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强调“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各地普通高中学校进行了多样化发展的积极探索。多样化开启了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固然可嘉,但没有高中教育阶段的整体设计毕竟还是有缺憾。研究发现,国际上高中教育发展多样化早已蔚然成风,其中三方面经验值得我们关注。

两种使命要兼顾

“开民智在小学,养伟器在大学”,这是欧美、日本等国家在推行初等义务教育时期秉持的观念,以利于教育事业分步推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随着中等教育的崛起,兼顾精英教育(养伟器)和大众教育(开民智)便成了各国中学教育的基本使命,而中学的高中阶段肩负两种使命的特征更加明显。

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才干初步显露。这也是国家所需要的基础性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成长起步时期,两种使命面临不可回避的侧重与抉择。所谓高中阶段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就是对高中教育具有的促进学生分流属性的描述。

一方面,要明确两种使命价值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基础性的普通教育和专门性的职业教育都包含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种使命,只是不同维度的分类。

在讨论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中如何开设大学先修课程(AP课程),是否对偏才、怪才加分以及示范性高中招生名额分配给初中等问题时,一定要在兼顾两种使命的前提下讨论才有意义。科学研究表明,天才儿童和精英人才毕竟是少数,往往不会超过同龄人口的10%。“养伟器”的教育机构数量不可能太多,大部分高中都应承担起“开民智”的责任。高中不能一哄而上抢夺精英教育的资格,而不愿意承担大众教育的使命。政府要科学规划和赋权,合理配置资源,避免事倍功半,恶性竞争。

另一方面,“养伟器”的使命是以学校为单位承担,还是以班级为主?从国际经验看,主要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日本东京人口约2300万,进学示范高中的数量控制在20所左右。动态管理,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学校自主招生,政府对学校提出明确的年度升学指标要求,不达标者黄牌警告或者淘汰出局。政府还承诺,该类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教师数量,增加教育经费。美国的特殊高中招生范围较大,通过严格科学的筛选和竞争,几百个学生中挑选一个,一旦学生获得入学机会,免收学费。总体来看,国际上这类学校的特点是数量少,政策优惠,资源雄厚,考核严格,竞争激烈。

“养伟器”的使命主要由学校而不是班级承担,是因为学校和班级运作完全不同,效果大不一樣。以学校为单位,便于建立统一的学校文化,而在校内建立某个重点班、实验班则容易造成学校文化的破裂和冲突。很多高中学校试办五花八门的实验班值得商榷。

学校类型要多样

在多样化发展的思路下,还有泾渭分明的普职区别未免太落后。俄罗斯高中学校类型至少有16种之多。包括:(1)普通中学(寄宿高中学校);(2)加深学习某些课程普通中学;(3)集美纳佳中学;(4)利才中学;(5)军校(军事寄宿学校);(6)疗养寄宿中学;(7)林业疗养学校;(8)专门矫正普通学校;(9)专业普通教育学校;(10)民族普通中学校;(11)普通中等教育“家庭教育学校”;(12)普通教育高中“健康学校”;(13)教育中心;(14)教育中心“健康学校”;(15)普通教育夜校(晚班制);(16)开放式普通教育学校(轮班制)。

在日本,对高中学校首先是时空存在形式分类,划分为全日制年级制、全日制学分制、定时制、班级制(夜间)、昼夜学分制、夜间学分制、函授制等几种,然后再进一步分类为普通科和各类别的职业科,多种多样。1994年日本综合高中诞生之初只有7所,发展到今天已初具规模,正逐步接近综合高中发展的短期目标,即全国500个学区各设一所的目标。

在美国,高中阶段的教育机构按照性质、教育侧重点、产权关系和招生政策导向等视角划分为多种多样的学校。仅公立高中内部就有以学科为主的学区综合高中、技术与职业高中、非传统高中、特许高中、特殊高中、国际高中、创新划区(iZone)学校、小型学习社区(SLC)学校、虚拟高中(VirtualHighSchool)和在线高中,等等。另外,还有贯通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机构。例如纽约市的P-TECH9-14学校(PathwaysinTechnologyEarlyCollegeHighSchool),跨越9年级至14年级,相当于高中和两年大学阶段,让学生受到无缝的教育体验,时间达6年,涵盖初中、高中、大学和职业培训。该类学校的教育内容包括生涯、技术、教育(careerandtechnicaleducation,简称CTE)课程和免费的学院课程、工作实训场实习课程;学生毕业时获得3个证书,即高中文凭、纽约市立大学的副学士学位和相关行业资格认证。P-TECH-9-14学校和美国传统的成千上万的综合中学、职业技术高中、职业教育中心和社区学院提供的教育汇成潮流,形成了学校到工作“STW”(schooltowork)运动,为学生毕业后能够工作,或者转学分到高等院校做好准备。美国的综合高中数量最多,大约占高中学校数量的95%左右。美国为升学预备的学校,主要是私立和教会办的学校。公立学校从大多数公民实际需求出发,以现代人才成长规律为依据,为了体现公平理念,以综合中学为主。

在英国,自上世纪80年代城市技术学校(CTC)异军突起之后,近年来高中已经陆续分解为技术类、语言类、体育类、艺术类、商科类、工程类、数学和计算机类、科学类、综合类、音乐类和社会科学类10多种。英国综合高中占比重最大,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综合高中的规模分别占高中规模的85%、99%、99%。德国和瑞典等国家中等教育阶段也是以综合高中为主体。

借鉴这些经验,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应该理解为由普通高中率先启动、进一步分化,打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二分法,高中学校地位平等,使命迥异,逐步形成综合高中、科技高中、数理高中、人文高中、外国语高中、艺术高中、音乐高中、体育运动高中、学术性高中、国际学校等多种多样的类别。各种高中所需要的资源和课程不相同。国家要制定各类学校不同的课程体系,才能符合人才发展的需求,使办学适应学生的志趣和特长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考虑到学生分化的渐进性和不成熟性,综合高中应该是规模较大的一类。多数高中生入学时不一定马上明确哪类高中适合自己的发展,此时他们可以先选择进入综合高中学习,通过综合高中内部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逐渐实现学生分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国曾出现“双学籍、双文凭”的经验。然而,改革经验缺乏制度保障,曾经一度高涨的地方探索渐趋于平静。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指出“一部分普通高中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有侧重地为学生升人高一级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大部分普通高中,可以通过分流,办成兼有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的学校;少部分普通高中可试办成以就业预备教育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各地可以举办少量侧重外语、体育、艺术以及加强某一学科的特色学校或特色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当时的改革思路已为综合高中的发展做好铺垫。遗憾的是,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部分人认为读大学机会增加了,普通高中需求增大,不需要大办综合高中了。据统计,至今全国自称是综合高中的寥寥无几,且内涵表述各不相同,发展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难题。

国际经验表明,综合高中有利于满足一部分性向未定、兴趣分化较为迟缓的学生的需要,达到延缓分化的目的;有利于满足部分定向较早的学生,能有机会兼跨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通识教育的需求;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多元教育渠道,使综合高中的学生能比一般高职学生更具数理、语文基础及通识能力,也比一般普通高中学生更具有职业性向的认识、。

评价要多元,链条要完整

高中多样化,势必要求评价尺子多样、评价维度多元。片面追求升学率,难以满足学生个人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复杂结构性的需求。

在美国,《美国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定期发布教育专家对高中学校的评估报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等媒体也有自己开发的评估指标,形成对美国公立高中评估的多样声音,多种效应。常见的评价指标有:生师比、毕业率、每年毕业生生均参加大学先修课程考试(AP)和国际高中文凭考试(IB)的人次、SAT/ACT平均成绩等。每项指标权重不同,学校的综合表现一目了然。

另外,对最大规模的学校、数学学科最好的学校、教室互联网设施最完善的学校等都有单独评价排行。

在评估多样化的同时,很多专家提出对学校的评价链条要延长。这在我国已有尝试,但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声势不大。

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1967年在反思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CIPP的评估模型。CIPP是背景(Context)、输入(Input)、過程(Process)和结果(Product)四个英文字母的简称。

1981年,约翰斯通(Johnstone,J.N.)又提出一个链条更加延长的分析框架,他认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影响着教育,而教育的输入、过程与输出又会影响到未来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见下页图)。在建构国家层面的教育指标体系中,要考虑这个链条,开发教育指标。这个模式强调教育系统和社会经济政治的关联性,对我们拓宽视野、分析教育成效至关重要。其中,部门输出相当于学生毕业刚离开学校时的去向。但不限于此,还要看毕业生5年、10年甚至20年后的发展状况。

借鉴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对高中学校的评价应着眼生源情况(过去的社会框架)、学校获得的教育资源与学校的培养目标(部门输入,教育资源与教育偏好)、学校教育过程(部门过程)、学生毕业时的结果(部门输出)、若干年后的后果(未来社会的框架)。

生源情况在学校评价中不能缺少,“增值评价”是很好的尝试。但现在这个评价环节严重缺失。某些示范性高中不仅依赖不完整的评价生存,还加以炫耀,造成了教育生态的恶化。

培养目标是学校的旗帜和宣言,不可或缺。这方面我国高中表述为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但很多学校雷同,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培养过程需要依靠课程、教学、社团、社会实践等载体得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关系需要重新认识,应依据学校培养目标设置课程,课程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不清晰是很多学校的通病。

对学校教育的结果评价,不能仅限于学生刚走出校门时的去向。有的学校将毕业多年的校友信息进行收集,应该倡导。但是,仅仅将毕业生中的领导干部、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著名专家学者等罗列一堆,想证明学校的业绩也未免片面。毕竟,罗列存在偏颇,关键要看完整的链条。

从对学校评价的长链条看,只有将学生来源、学校培养目标、学校培养过程、学校培养结果、学校培养后果等多方面完整信息综合分析、相互印证,才能证明办学成效,才能真正促进高中教育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评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