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眼·阅悟

2018-07-11 06:10
人民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家国山东省青年教师

用爱给学困生“春天”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吐丝口小学 吕振海

读罢《人民教育》2018年第6期《学困生的“春天”》,我被文中班主任对学困生持续、温暖、真诚的爱深深打动了。唯有基于爱的真诚鼓励、耐心帮助,才能让学困生在“春天”里健康成长。

这种爱要真诚。学困生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这考验着教师的爱,班主任要耐住性子,不能仅仅是套用爱的技巧、爱的形式,而要用真诚的关爱与对话去找准问题、弄清根源、对症下药。

这种爱要恒久。学困生有时进步,有时反复,更多时候是原地踏步。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绝不能进步就“给块糖”,反弹了就 “痛不欲生”。学困生转化需要教师看得长远,爱得恒久。

这种爱要入心。学困生转化首先要找准病灶,有一个着力点。文中班主任就是抓“孝心”这一点进行教育转化的。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反思问题表现,因人制宜地找方法、定策略,触及学生的内心,入心的关爱与转化会更加有效。

青年教师要做到“三守”

山东省高青县唐坊镇第二完全小学孙传波

《人民教育》2018年第6期《青年教师的群体特点及培养策略》一文引发了我的共鸣。我认为,就青年教师自身成长来说,要做到“三守”。

一是要“守心如一”。当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浮躁、诱惑、功利冲击着教育这片圣洁的沃土。因此,作为青年教师,更需要一份淡定与从容,不忘教育初心,坚守教育信念。

二是要“守书如痴”。作为青年教师,仅仅拥有高学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习成为终身习惯,让读书成为像吃饭和呼吸一样的生活必需。书读得多了,思考自然就多,工作中也會多一份灵动娴雅的诗意和游刃有余的智慧。在读书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教育工作的清晰思路和解决教学问题的具体方法。

三是要“守身如玉”。所谓守身如玉,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名声,时时抵砺品行、陶冶情操,努力做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和正能量的优秀教师。人品正、口碑好,是青年教师无价的个人财富,也是青年教师在学校能够立稳脚跟、又好又快发展的制胜法宝。

做一个有情怀的教师

山东省烟台永铭中学 宇晓英

《人民教育》2018年第6期的核心议题是“2018两会教育观察”,其中用国家、未来的大视野探讨教师素养,我心有戚戚焉。多年以来,我—直告诉自己,要做一个站位高远、有情怀的教师。

第一,要有家国情怀。所谓“家国情怀”,就是心怀家国,关注社会,时时处处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教师,不能仅仅拘泥于三尺讲台、方寸书本,而应该多看新闻、多读报纸,开阔眼界,丰厚自己的政治素养,这样方能使学生站得高、望得远。同时,我常常告诉学生,做好身边的小事亦是爱国。比如,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当国歌奏响,你面对国旗行注目礼,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便是爱国的表现。家国情怀是大爱无声,处处有爱。

第二,要有人文情怀。学生,其实是一个个独特而又独立的生命体,面对他们,教师应该量体裁衣,尊重他们的独特,呵护他们的个性,善待他们的与众不同,给予他们不同的发展平台。人文情怀应该是教师的基本情怀,教师对人的尊严、个性、价值的尊重与爱护会成为学生的一对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猜你喜欢
家国山东省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谁咬得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