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小宁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视察北京大學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辩证法,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准确认识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努力在教育实践中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将育人与育才统一起来,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培养涉及方方面面,一个人的成才需要汲取各种养分,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阐释的“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方面,学校教育要重视对学生“才”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对学生“德”的涵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这第一粒扣子就是青少年的“德”,是青少年心灵的底色、人生的方向。青少年的心灵就如肥沃的土地,播种什么就生长什么。学校作为青少年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场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的心灵中扎下根、开出花、结出果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
藕发莲生,必定有根。中小学校要坚定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并不断践行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办学目标,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标准的办学成效评价体系,让“立德”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始终和全过程,让学校成为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
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校在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过程中,要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旗,并将之作为教育之维、治校之纲,利用各种场合宣讲之、践行之。
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在于力行实践,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校要为学生的立志、成长和成才提供广阔的践行平台,“在事上磨”。学校教育要引领学生在光明处立德,在实践中成才,把对父母亲人的爱,对国家民族的爱,对中国共产党的爱,通过具体的行动展现出来,并在实践行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锻炼自己的本领,从而更好地完成新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伟大使命。
生活中不仅有诗和远方,也有家和故乡,更有祖国和母亲。我们要鼓励学生立“鸿鹊志”、做“实干家”。学校应该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我们培养的学生,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应该有一颗中国心,都能心怀祖国、胸怀世界。同时,应大力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在这样的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大爱情怀,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中国、了解国情,从而自然地生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现在和未来最强烈的时代呼唤和最重要的历史使命。“重任在肩,使命庄严”,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立德树人,为国育才,做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