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数据之“大”并非只是数量之大,更为强调的是数据蕴含的“价值”之大。实质上,教育大数据并不是越多越好。对于数据科学家来说,重要的不是得到最多的数据,而是看通过哪些数据可以得出真正有价值的结果。教育大数据大致分为教学资源大数据、教育教学管理大数据、教與学行为大数据、教育教学评估大数据四类。教育大数据并非包括所有数据,因为教育活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无意义的“噪声”数据,需要根据教育的应用目的进行数据过滤和“清洗”,为后期深度挖掘和分析做准备。因此,好的教育大数据一定是科学、客观、准确、有用的,要把数据与人的差异化有机结合起来。
——甘健侯(《中国教育报》2018年4月17日 苏令:《大数据如何助教育更加公平优质》)
它(经验)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方式。经验在哪里?在每天的问题解决中,在能力的不断历练中,在错误后的反思中,在与同伴们的沟通协商中……学习是经验的积累过程,并非只是技能机械般熟练的过程,与之相伴的是反思活动。
——杨洁:《重塑工匠精神:寻回学徒制时代工作场所学习的价值》(《上海教育》2018年第7期)
真正的教师权威和教师威信源于教师对真理和真善美执着的追求所衍生出来的教育影响力,源于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挚爱。
——孙刚成:《时代呼唤新型的教师权威》(《中国德育》2018年第6期)
在所有情况下,创造力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你寻找已经存在的想法,却发现其中有不足之处;或者你发现有些理论在某些方面有用,而与之相对的一些理论在其他一些方面有用。
——苗千:《最有趣之处,就在于感到迷惑——专访牛津大学物理学家戴维·多伊奇》(《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15期)
不要把撒谎当作一个道德问题,它是孩子使用的不算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父母要做的是,指出孩子这样处理是无效的,教他们怎么处理才更有效。
——陈忻:《面对孩子撒谎家长束手无策?心理专家让你见招拆招》(“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2018年5月曰日 阅读全文请“扫一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