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军
(江苏省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江苏无锡 214161)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住,只有做过的才会真正懂得。”显然,这句话充分说明动手操作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动手操作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依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讲课面面俱到,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缺乏有效的学习体验,对所学知识不能真正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数学课堂更加绚烂、多彩。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内燃机。教师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参与动手操作的机会,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产生亲切感[1]。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唤起学生潜在的求知动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探索新知,提升学习效果。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时,教师出示例题:“王大叔准备用22根1米长的小棒围一个长方形的羊圈,应该如何围周长才会最大?”题目出示后,学生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教师此时让学生拿出小棒,在课桌中摆一摆,看看可以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听了教师的话,都很兴奋,纷纷投入动手操作中。不一会儿,学生便拼出了自己满意的长方形,有的拼成了长9厘米、宽2厘米长的长方形,有的拼成了长10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学生发现,不管怎样拼,所拼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都是11厘米,周长都是22厘米。同理,王大叔所围羊圈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必定是11米,周长必定是22米。教师趁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序地写出自己想到的情况。学生进入了新一轮的探究中。
上述案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表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轻松、快乐。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直观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动手操作中,让学生通过想一想、看一看、比一比,形成数学模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学习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让学生收集了很多不同年份的年历,在课上,让学生拿出年历,进行观察,看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发现,又有什么疑问。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月份只有30天。学生心生纳闷的是为什么有的年份2月是29天,而有的年份2月是28天呢?有问题,就会想探究,想寻找到答案。此时教师自然地引入了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并系统地学习了识记大月和小月的方法,掌握了判定一个年份是不是闰年的方法。
上述案例中,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模糊认知,教师没有直接进行纠正、讲解,因为那样无法直击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理解仍然会停留在浅层次上。而通过操作,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完成知识的构建,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目标,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要素之一[2]。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灵动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生成富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了很多长方体包装盒。新课伊始,教师让学生拿出包装盒进行观察,思考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学生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是它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并且上面和下面、左面和右面、前面和后面的面积相等。所以学生想到长方体的表面积算法,大致是这样的:①(长×宽+长×高+长×宽)×2,先算出前面、左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然后乘2。②长×宽×2+长×高×2+长×宽×2,用前后面的面积,加左右面的面积,加上下面的面积。正当教师准备总结算法时,突然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教师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追问道:“能否和我们大家分享你的想法?”那个学生说:“我是将长方体包装盒展开的,发现可以长方体的底面周长乘高,加上上、下面的面积。”教师让学生到讲台前面进行演示。学生恍然大悟,个个点头称是,响起了掌声。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探索,没有让学生受到课本固有结论的束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闪动的,提升了课堂探究的效果,让学生真正走入深度学习的境界。
数学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数学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3]。教师应将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延伸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提升其应用能力。而动手操作就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途径之一,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生活的乐趣。
在教学《大树有多高》时,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来到操场,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测量竹竿的影长和竹竿长度的比值。学生听了老师的任务后,立即进行了小组分工,有负责扶住竹竿的,有负责测量的,有负责记录的,还有负责计算的。学生通过协作分工,很快发现在同一时间和地点,竹竿的影长和竹竿长度的比值是相同的。教师接着又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知识,去测量出校园内最高大树的高度。学生借助刚才的活动经验,觉得先应该测量出大树的影长,然后借助竹竿的影长和竹竿长度的比值,求出大树的高度。这样的过程,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后,没有沿用传统的练习形式,而是为学生设计了具有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内化新知的有效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探索和理解,把握知识的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