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

2018-07-11 11:06江丽芳
名师在线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实践性数学知识作业

江丽芳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二小学,福建宁德 355300)

引 言

新课改中,许多教师过于看重课堂教学的革新,而对于怎样利用数学作业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关注度还不高。因此,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指引学生将动手实践与数学问题相融合?如何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数学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其设计方式如下:

一、游戏趣味性设计

好玩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因此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实践性的益智游戏。剖析课本中的游戏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日常生活中数学的存在和作用,发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能让学生从另外的方向重新体会到数学的强大魅力,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重新找回学习的激情。

比如,在教学《因数、倍数》后,我为学生设计家庭实践活动,要求家长与学生进行家庭式的亲子活动:孩子和家长准备20根木棒,两人每次只能拿1到3根,间次的方式拿木棒,谁拿到最后一根谁就赢了,玩10次,每次赢了都要记录下来。在第二天的作业中,我特别要求学生对赢方情况进行讨论,并揭开了20是5和4的倍数关系,再根据此关系去思考赢的方式。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倍数、因数的课堂知识,同时渗透了策略思想[1]。

二、实际操作性设计

实践操作是为了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制作、测量)后,对实物、数据、现象等进行计算、分析以及推理判断,来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能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以及兴趣的激发相融合,也合乎学生的心理需求,让知识具有活力。

比如,在教学《克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1)让学生用电子秤或者弹簧秤称出1克豆子,数一数共有几颗(1~5颗),再让学生数出1~5颗豆子用手掂一下,感受1克的重量;(2)让学生称一称两分的硬币(大约1克),同样亲手掂一掂。让学生通过反复感受1克重量后,再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感受几克、十几克乃至几十克的重量,让学生在课后对身边的实物称一称、掂一掂。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在亲自动手后能正确理解度量单位,还能促进其反复进行探究体验。

再如,在教学《长方体的面积》后,让学生在家里“铺地板”。根据房间的大小,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用自己觉得最合理的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后,让学生从自己的玩具中找到学过的物体形状进行拼组后,再把作品带到学校与同学们进行相互交流。教师一定能感受到学生格外丰富的想象力,作品有简单的几何图形,也有复杂的实物,各种作品应有尽有。小学生的这种作品,难道不是创新思维的萌芽吗?

三、观察调查类设计

实践性的作业离不开调查、观察、操作、实践……观察操作时,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动手能力;调查实践时,能够加强学生的交往能力。教师应在实际环境中,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实地进行调查与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掌握画小圆的方法后,教师应立刻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校的操场北面建了一个圆形的花坛,请学生用一个大圆规画出这个圆。在学生仔细观察花坛后,教师指引学生利用画小圆的方式定长、定点来画这个大圆[2]。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移动到操场上,让学生调查花坛后画出这个大圆,接着让学生说出圆的特点,以及画圆的步骤。这样的学习方式,充满了趣味性,学生更愿意去学习。

四、联系生活型设计

数学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内容跟生活、社会息息相关,其目的是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个体向社会化进展。因此,与此相关的作业可以根据某一个研究专题、某一个教学单元来进行,根据课堂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直接利用平时生活中累积的经验知识和所学的知识技能,合理地去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采用集体合作的方式,也可以单独完成。

比如,在教学《元、角、分》后,给学生设计一份实践功课:(1)让学生调查以下球类的单价,并记录下来: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2)班级用100元买那些球,准备怎么买?这种极为有趣的作业,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点融入情景当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达到灵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传统的布置很多题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为学习而学习的作业方式,早已不能为学生带来知识的积累,甚至会让学生更加讨厌数学作业。相反,这种作业形式不但能让知识得到训练,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促使学生接受知识以及再创造学习。

五、自主开放型设计

在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开放式练习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审题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教师应当增加一些开放型的作业,减少单一机械性的习题。

比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一课时,在教授完圆柱的容积与侧面积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如此设计课后习题:某商家要利用宽6.28厘米、长12.56厘米的纸片做成圆柱形的牛奶包装盒,还要配上两个底面,怎样去配最为合算?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后,开始发言:

生1:我们小组认为用6.28厘米作为圆柱的底面周长,再配以两个底面比较合算。

生2:由于用的是6.28厘米的纸片作为底面的周长,那么配的底面面积会比较小。

生3:我们小组觉得用12.56厘米作为底面比较合算。

此时,教师可结合学生以上发言提问:商家能用长12.56厘米、宽12.56厘米的纸片围成两种圆柱形,有的小组觉得第一种合算,而有的认为第二种合算,同学们能说说你们的看法吗?此时,学生因遇到的是生活中有趣的,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就会自主地参与到回答问题的情境中,进而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在实践性作业中得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再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这一部分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

在下面的“○”里面,填上“ > ”“ < ”或者“=”,然后同学们想一想哪些数学式子可以不进行计算,就能直接填出来?哪些式子可以直接比较出大小来呢?

在以上的数学式子中,既包含了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思索,也有对分数乘法计算方式的巩固。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向,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也能让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都在回答问题中得到收获。

结 语

总之,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与实践相结合,明白实践的重要意义。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负责,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和价值,渐渐恢复对数学的兴趣,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带着数学眼光去认真观察,将数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真正将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数学知识作业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激发教师实践动力 实现专业自我成长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