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穗青
【摘要】作为幼儿审美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美术活动,以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乐意为幼儿接受。幼儿园把美术演绎为一种活动、一种游戏,幼儿在活动与游戏中,充满乐趣。这有利于幼儿启迪心智,活跃思维,激发表现欲,有利于创造力的开发,最终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美术活动幼儿创造力一、营造宽松自由的创造性环境
1.营造创造性物质环境。孩子进行审美化美术活动,离不开材料的支撑,离不开物质环境的创设。孩子进园后的活动空间主要以教室为主,就应充分利用这个空间,为孩子的创造力发展服务。我为孩子设立了一个美工区,首先提供了蜡笔、毛笔、纸张、颜料、树叶、布角、挂历纸、纸盒、橡皮泥、牙签、毛线等用于美术活动的充足材料,并鼓励孩子自主选择、自由创造。
2.营造创造性激励环境。孩子在美术活动时,总是以语言、动作、画面等形式来表现自己,这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性激励。在教师进行赞赏语言激励时,要给孩子以新鲜感、成功感与创造感;“你设计的小船真是太有趣了,我也想乘上到大海里去!”“你画的画色彩好鲜艳,像天上的彩虹!”“你设计的服装真漂亮,你愿意放到展览角中与班上小朋友一起欣赏吗?”等等,这些语言既具有赞美性评价,又富有创造性启发;在教师进行动作欣赏性时,动作要自然,微笑要真诚;在教师进行奖励性激励时,奖励的小物品一定是教师自己设计的,这对养成师幼间的亲和力十分有利。在教师进行展示性激励时,一要考虑到作品的全员性,二要考虑到作品的独特性,这有助于所有幼儿的成功,有助于幼儿的创造力开发。
在美术活动的构建过程中,宽松、自由的幼儿情绪的营建显得特别重要。孩子创造力的开发,是伴着材料的自主选择,思维的自主想象,画面的自主设计而发生的。在画“月亮上的故事”这一美术活动中,利用幼儿敢于想象敢于表现的特性,在和幼儿共同想象“月亮像什么”“你想在月亮上做什么”。幼儿在这宽松、自由的气氛中创设欲、表现欲强烈展现:有的画了自己躺在月亮船上;有的画了小朋友在月亮上翘翘板;有的画了小朋友在月亮舞台唱歌跳舞;有的画了自己驾着月亮在夜空飞驰……
3.营造创造性表现环境。孩子具有好表现的天性,一旦他的表现被其它人赞识,更能转化为创造动力。营造创造性表现环境,更能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月亮上的故事”这一美术活动,构建既是一种激励性环境,又是一种表现性环境。在节日性环境创设时,让孩子在喜庆氛围中开动小脑瓜讨论自己的设想,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构思创作,在孩子撕、剪、贴、画中有了窗花、拉花、灯笼、图片,通过孩子的表现,节日的浓裂氛围得到呈现,孩子们欣赏着自己的表现、自己的创造。
以上三种环境的营建是融为一体的,物质是支撑,激励是动力,表现是目的。相对而言,让孩子充分地自由地表现才是我们美术活动所追求的。
二、善于捕捉点点滴滴创造性思维
1.在幼儿的语言中捕捉。尽管大多数幼儿尚不能对美术活动中的感知、体验与表現完整地表达出来,但还是能用一语半句进行表达。在孩子的自说自话、与小朋友的交谈、向老师的发问中,都可以捕捉到许多星星点点的创造性思维。一次带领孩子参观超市,以让孩子了解各种农作物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一个孩子指着红色的赤豆说:要是用红色的豆做成项链多好啊。我凭借这一创造性思维信息,在班中讨论这位幼儿的提议,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豆类,自主构思作品。结果孩子们带来了赤豆、青豆、黑豆、黄豆、白豌豆,甚至带来了金黄色的玉米粒,通过粘贴与树叶、布角拼贴,各种各样颜色各异的项链、鸡心在孩子的小手下诞生出来。这样的美术活动,仅仅是孩子的一句话,引发了全班幼儿的参与、表现和创造。
2.在幼儿“画坏”中捕捉。老师在孩子画画过程中应仔细观察那些“画坏”的画面中所蕴含的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很有可能,“画坏”可能是孩子感知体验时的偏离,也可能是孩子画画的技法不当,也可能是孩子在无意识中造成。作为老师应从“偏离”“技法不当”“无意识”中去寻觅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蛛丝马迹,去迸发出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簇簇火花。
在孩子“画坏”时捕捉到的信息,应赋予想象与引导,启迪再思维,进行再创造,其中运用的最好方法是添加法。当画正面人脸部“画坏”了,启发幼儿添加上头巾或帽子,或添加上头发变成背面人;当衣服的线条“画坏”了,启发幼儿添加成条状或格子状。一个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他在看什么?”把一个人的头画得太小了,画了一个小圆圈。我建议说:“加画一个头大一点的人,好吗?”于是,这个小朋友画上了一个大一点的背面娃娃,但对那个小圆圈不知该怎么办。经过启发,这个小朋友把小圆圈变成了一个倒立的小猴,画面一下子充满生机。由于尊重了幼儿的创造意识,因此,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
三、创设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机会
1.走进社会、自然大课堂。上面提及去超市引发的豆类美术活动就来自于社会。我们幼儿园附近有美丽的南山,园内、园外环境优美,我们就带领幼儿去观察去领悟,以丰富美术活动的创造性感性知识,也是为幼儿提供了活跃创造思维的创造性机会,同时也让幼儿感到美的事物无处不在,体验到美的东西可以通过美术活动表现出来。实践证明,幼儿看了各种花,就由此画出眼中与心中的各种奇特的各种花;看了水果,就由此画出了眼中与心中的多种水果;看了房子,就由此设计出奇特的房子。
2.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充分利用重大节日,进行创造性美工活动,既可以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机会。“三八节”开展美工活动,给妈妈制作礼物,表示对妈妈的爱;“六一节”开展美工活动,制作给小朋友的礼物,表达对儿童节日的快乐;“十一”国庆节开展美工活动,给祖国披上节日盛装,“老人节”“元旦”均可开展美术活动。
3.创设再创作的机会。再创作,就是将此形式转换成彼形式的创作活动,这是特别需要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开发。通过再创作,更能激发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通过讲故事再创作。故事创作画《小姑娘和大拖鞋》,可讲前半个故事,让幼儿通过想象去续编故事。想象“小姑娘被大拖鞋载上天,老鼠从鞋子中钻出来,大拖鞋落下来,一群小鸟叼着小姑娘飘在空中然后把小姑娘送回地上。”以后的故事。孩子在提供的这种机会中,创造力得到充分开发,你一言我一语,慢慢构成了五个画面:第一幅——小姑娘睡在床上,墙上有风筝,床边有拖鞋,鞋内有老鼠,床前有电视机;第二幅——小姑娘穿着鞋子去玩,路上碰到了老虎、小兔、熊、小鸟;第三幅——小姑娘脚上的鞋又大起来,大得象飞船,又要飞起来,老鼠又能进了大拖鞋;第四幅——小鸟又围成圈叼住小姑娘,老虎、熊赶走了老鼠;第五幅——小姑娘捧着鲜花,和鸟一起,坐在大拖鞋里终于飞上了天。这里当然少不了教师的引导、启发,但教师作用仅仅是引导与启发。
(2)先命题再创作。给画“我的梦”,这是一个命题。先让幼儿自己去画,然后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像讲故事那样说自己有趣的梦。这是把美术创造力转化为语言创造力,继而又能促进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开发。
(3)听音乐再创作。让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用画来表示进行再创作。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后,让孩子通过感知、体验,激发创造性思维,竟画出了“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花衣在花丛中跳舞”。尽管画得粗糙些,但这种带有创造力的画,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综上所述,美术活动对孩子创造力的开发是有帮助的,为了孩子的审美素质与全面素质的奠基,我们是应该好好利用孩子喜欢的美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