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林雪
【摘要】《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它的智慧之花从古及今绽放千载。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中,空巢老人的孤独,周末家庭的困惑,《论语》中的“孝道”仍然激励着后人,时刻警醒华夏子孙谱写“百善孝为先”的孝道之歌。在诚信下滑的今天,《论语》中的“信”依然为炎黄后人的行为之根,国家的立国之本。
【关键词】《论语》孝为人之根信为国之本一、“孝”不是简单的“养”,更多是行为语言的“敬”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孝”是孝顺父母。在《论语》中也有很好的论述。
现代社会物质条件极其丰富,子女往往认为给予老人舒适的住房,丰厚的养老金,在假期领着老人出去旅游,老人的晚年就会幸福。殊不知,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更多空巢家庭的出现,老年人精神世界的孤独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来。而子女日常的陪伴,语言的交流尤为重要。在《论语·为政》篇中“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文中讲到何谓真正的“孝顺父母”,“孝”与赡养父母是不同的,能抚养父母是最低级的孝,就如同养犬马一样,而“敬老”才是真正的孝。“敬老”,既是对老人衣食住行的照顾,又是对老人思想行为的尊重。
于父母者悦色,是为至孝。
《论语》中的“孝”还体现在对父母错误言行的婉约规劝上。《论语·里仁》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随着子女的长大成人,父母已经渐渐老去,他们做事没有昔日的睿智。固执、敏感、厌烦子女的说教似乎是很多老人的通病。子女在和父母的相处中,磕绊渐渐增多,当父母有过失时,如果子女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很容易伤害到老人。《论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即子女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子女有可能会因为事情而和父母发生口角,对父母怒形于色。孔子强调:即使子女给予父母再丰厚的物质条件,此时也不为孝。朱子解释说,“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心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可见真正的孝既要有孝心,还要有孝行,更要有发生口角时,子女发自内心对父母的理解,和委婉的话语安慰。可见由“难色”为“悦色”才为“至孝”。
“孝”更是老人孤独中的陪伴。
当孩子长大,父母不得不理智而适度的退出孩子的生活。我们应该给孩子飞翔的自由。可龙应台背后的忧伤是为人父母者都能读出的。尤其在今天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有很多父母与孩子都是远隔千里,离休后的清闲多半是与孤独、思念中相伴。而《论语·里仁》中已经很有智慧的告诉了我们,“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果父母仍然健在,应尽量离父母近一点,不要到远方去,因为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才是父母的安乐之所。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如果能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或许物质会有所缺失,但暖暖的亲情足可以温暖父母那孤独的心。
二、“孝”为人之根本,“信”是人游走天地间的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信”是一个涉及做人、交友、社会、取人、治国诸方面的伦理范畴,是“仁”的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指的是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以“信”作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孔子认为“信”不是一味的相信,人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学习,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内涵,提高自己的行为判断力,才能提高道德认识,加深道德情感,完善道德修养。《论语·里仁》中记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一个人尽管有上述“六言”的美德,但如果不学习,行为就会产生偏颇,产生“六蔽”,所以君子必须“学以致其道”。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好学堪为表率,正是他对学习重要性充分认识的缘故。
“信”是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个人成就事业的关键。
在我国的金融业正在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与网络紧密相连,警戒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一定要有良好的诚信行为,一旦你的个人信誉出现透支行为,在金融领域便会寸步难行。而《论语·为政》中,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没有安横木的軏。”人如果失去诚信便会寸步难行。个人无信也会无友。人立身与社会,没有朋友也会寸步难行。信是儒家道德条目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忠外信是德之本。可见,对待朋友要诚实无欺,要遵循信的原则,这也是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对人的思想行为所提出的实际要求。
“信”是人之根,也为国之本。
参考文献:
[1]傅佩荣.我读《论语》[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龙应台.目送[M].三联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