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2018-07-09 23:01向邦卓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常州市江苏省体育教师

向邦卓

2018年5月21-25日,由江苏省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龙锦小学承办的“2018年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活动”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国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孟文砚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周兵教授,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陈晓莺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研究院傅雪云教授,常州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男、女篮总教练梁维祥教授,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学校体育装备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耀辉,原常州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王渺一,常州市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副局长陶建平,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总校长巫惠群,常州市龙锦小学副校长李勤,及来自江苏省13个辖市区的体育教研员、学校体育骨干教师、高校体育院系的学生和企业代表共计13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悉,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发布以来,江苏省多次组织了课程标准的培训和研修,修订了小学教师备课用书,举办了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进行了小学体育教师论文评选和教学计划评选,开展了“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等系列活动。本次优秀课评选活动旨在推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保障评选活动的顺利进行,孟文砚对参赛教师和评委教师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希望参赛选手重在参与、重在交流学习;第二,希望评委公平、公正、认真负责、严于律己。并强调:“评委教師要与时俱进,力求跟上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江苏省编制的小学备课专用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为依据;特别关注评选教师是否注意单个动作与完整动作的有机联系,是否注重问题导向,注重活动和比赛情境的创设,是否注意确保一定的运动负荷,是否重视区别对待,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等。同时,评委教师需拓宽视野:既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课堂调控,更要看学生的参与状态、情绪状态、认知状态、交往状态和目标达成。”

优课交流促成长

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活动是江苏省的重要优秀课比赛活动,每3年举办一次。参赛教师均由各辖市区教研院、教研室根据省教育厅制定的比赛规程,和省教研室制定的比赛方案,自下而上地通过层层选拔而来。其中,要求参赛选手必须要有6年以上的教龄,必须是江苏省辖市区优秀课比赛的一等奖获奖者,并通过初评才能取得参加活动的资格。历经层层筛选,本次活动由来自于江苏省13个辖市区和江苏学校体育网推荐的42名教师分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3个水平段进行现场授课,授课教材丰富,包括田径、足球、篮球、体操、游泳、轮滑、民间传统项目(竹竿舞)等项目。同时,为增强教学评比活动的公正性与透明度,以及通过评比使更多的教师和地区参与到体育教学研究中来,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江苏学校体育网”对活动进行了现场视频网络直播。

自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国家教育系统对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教学比赛既是对江苏省体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和总结,也是对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一次提升。最终,经过3天紧张而激烈的教学比赛,参赛教师不仅展示了自身娴熟、规范的教学技能,而且也分别呈现了江苏省各辖市区在课程改革中对体育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活动期间,张耀辉为与会人员做了题为“体育课改革与创新研究”的讲座。张耀辉在解析当前我国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环境、考核与评价及学校体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下一步体育课改革与创新的方向应该为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授学生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创设复杂丰富的运动情境。教学比赛与专家讲座相结合的形式,为所有观摩教师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推动江苏省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

名师研讨领方向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江苏学校体育网”网络直播的“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研讨活动于5月23日下午在常州市龙锦小学学术报告厅举行,研讨主题为“体育课堂多元发展的广阔性和有效性”。在3名执教教师的指导教师和与会人员分享完3节课的设计思路之后,研讨嘉宾从“小学体育教学教具的创新开发与运用”“自主合作的有效性”“体育课堂技能与体能的有机结合”3方面对水平二(三年级)《动感小蹦床》、水平二(二年级)《技巧——跪跳起》、水平三(五年级)《田径——折返跑》3节课展开了深入研讨。

会场研讨氛围浓厚,所有嘉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少观念发人深省。其中,梁维祥认为小学的体育课应该以生动活泼为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主。本次活动的课例都较好地实现了以上两大目标。并进一步指出,评价一节课的好坏,应该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上着眼,教师在活跃课堂氛围、达成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还需教会学生一定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基。王渺一认为3节课非常精彩、各具特色:《动感小蹦床》一课,教师将废弃的轮胎改造为了小蹦床,体现了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较好地进行了体育课器材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技巧——跪跳起》一课由易到难、由分解到完整地进行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递进性、连续性,学生经过感知、模仿、体验、掌握、运用5个阶段,提高了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田径——折返跑》一课体现了执教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执教教师会讲、会做、会评、会营造气氛,将原本一个枯燥的教材上得津津有味。同时,3节课也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如,教学情境的创设需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需要;体育游戏要有规则意识的灌输、体育精神的培养。周兵结合教学实践,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对“体育课堂技能与体能的有机结合”这一主题的见解。他认为,面临目前学生体质连续下降的窘境,体育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查找问题,要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去思考学生运动能力的指向性。在他看来,学生运动能力无非就“能”和“会”2个字。“能”指体能和运动素质,只有体能发展了,身体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运动能力才有发展的基础;“会”是指学会运动的方式,即运动技能。当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发展,又学会了运动的方式时,学生就拥有了运动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课时,需要从“能”与“会”的角度出发,让体育课在保持一定运动负荷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为期3天的比赛于24日落下帷幕。王国强在闭幕式讲话中对本次优秀课评选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同时对获奖的参赛教师提出了3点要求:第一,要充分地认识自己作为体育工作者的价值——强身健体、立德树人;第二,获奖只代表昨天,一线教师获奖后要继续修行、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第三,要为自己所在学校、所在区域的学校体育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带动周围的教师一道学习、探究、成长。

“优秀课比赛旨在以赛导教、以赛促研。比赛不仅仅是评出奖次,更重要的是促进广大体育教师坚守课堂、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将课上得有效、有趣、有活力。”这是孟文砚在开幕式上对所有参赛教师的寄语与期待,其初心就是希望每一名体育教师都应该不忘初心、热爱体育、建树教育,努力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常州市江苏省体育教师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小学教师作品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中考有约
借助数轴易解题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吃火锅的发现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