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明
摘 要 数学计算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始终的“计算教学”以及计算教学归宿的“问题解决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计算能力的养成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讲究三个“结合点”,对着三个“结合点”进行具体分析,针对如何利用好三个“结合点”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效率,探讨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 数学计算;计算教学;三个结合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219-01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学在我们生活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学计算已经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学生计算能力学习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计算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该把握三个“结合点”。
一、教学情境与教学探究相结合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课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并且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还是不足的,这是由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的,这时的学生能对简单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推理,但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的感知进行判断和推理。相对于情境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弊端,学生积极性低,课堂气氛沉闷。而情境与思考的结合情境设定是数学计算教学经常被采用的教学方式,合理有趣的课堂情景能帮忙学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教师采用最多的方式方法。然而,深入实际课堂,笔者却发现了很多教师在设计情境时本末倒置,没有做到学习情境与数学思考相结合,或者是在进行铺垫的过程中,过于繁杂,甚至有些教师是为了情境创设而创设,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取得的结果却差强人意。小学数学老师要充分了解到情景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数学的思维,因此需要明确关注重点。
(1)情境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况,故事情境等。如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而这个背景来源于生活还是数学本身,要正确认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
(2)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如果是故事情境,那么事件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做到丰富精彩、内容生动、情节有趣,难度适当,富有启发性。低年级学生对声音和动作更有吸引力,这样学生才更容量理解其含义,提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高年级的学生相对沉稳,可以多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尽量让他们从内心产生对情境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生的动力。
二、算理与算法相结合
1.相铺相成、缺一不可
数学运算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的,算法的形成不能依赖形式上的模仿,而是要依靠算理的透彻理解。既要重视法则的教学,还要使学生理解法则背后的道理,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法则。算理是计算的依据,算法的基础,而算法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方法和规则,是计算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目前,一些教师受着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支配,只注重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一味强化算法演练,从而忽视了算理的推导,造成学生正解算理过繁,掌握算法过软,形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教学设计中我们应遵循教学规律,去了解内容前后的联系,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分析是教学设计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找准切入点,敲开学生学习新知的思维大门,这样更能轻松地达到教学最终的彼岸。
【课例】
在“分桃子”一课中,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一位数除两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学中应如何突破让学生去理解两步竖式中每一步的算理呢?课前应设计必要的一步除法竖式练习,如竖式计算:9÷3= 48÷6=。并追问得到的商“8”为什么写在个位,而不写在十位上?“分桃子”一课中,一偻数除两位数(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对除法坚式的写法只初步学过一步,而且时间相隔几个月或者半年,早已淡忘许久,所以这一节除法的坚式计算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也是后面继续学习商是两位数的基础。
《分桃子》这节课我们可将学生的动手操作——分小棒、口算算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与竖式算理——先除哪一位再除哪一位进行三者结合、紧密结合、前后对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顺理成章、最后让“算理”与“算法”完美结合。
三、巩固训练与知识创新相结合
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大量练习,但只练习无法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因此,应将第三个结合点“巩固训练和知识创新结合”,巩固练習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所以,在练习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练习课上,学生不应是进行专项训练的机器,而应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多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让学生获取知识,学生对于新学的知识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运用旧知识达到温帮而知新的目的,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主地生成算法,在算法形成与巩固过程中进一步明晰算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应该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巩固与创新的结合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还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注意计算的“三个结合”,通过情境与探究结合、算理与算法结合、巩固和创新结合起来,在丰富学生知识含量的同时,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计算教学质量,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正琴.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J].基础教育研究,2017(08).
[2]祁春霞.试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的掌握与算法的运用[J].好家长,2016(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