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市后川汉墓发掘简报

2018-07-09 09:1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与文物 2018年2期
关键词:墓道底径墓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9年7月至9月,为配合河南三门峡市金石房地产开发公司商住楼的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门峡市区西北部后川村西发掘清理了一批古墓葬,其中有汉代墓葬6座(图一)。 现将这批汉墓简报于下。

图一 后川汉墓地理位置示意图

一、M2

(一)墓葬形制

该墓为一座南北向的土洞室墓,方向180°。由墓道、墓室和壁龛三部分组成。

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四壁规整,垂直光滑,平底。口距现地表5米,南北长2.6、东西宽0.8、深3米。

墓室位于墓道的北端,为土洞室,平面呈长方形,顶近平,南端略高于北部,平底。南北长2.3、东西宽0.8、南端高1.05、北端高1米。在墓室的南端西侧设有一个平面长方形壁龛,平顶平底,底部与室底相平。壁龛宽0.67、高0.55、进深0.4米。

墓室内葬具不明,未见人骨架。

随葬器物共出土10件(枚),集中于壁龛内及其附近。其中陶器5件,计有甗1件、罐3件、缶1件;铜钱5枚(图二)。

(二)随葬器物

1.陶器 5件。

图二 M2平、剖面图

甗 1件。标本M2∶1,上为甑,下为鼎,甑圈足套于鼎的子口上。甑为敞口,圆唇,折沿,斜直腹,平底,矮圈足。底部分布着22个小圆孔。腹部饰凹弦纹。鼎为子口内敛,球形腹,平底,下附三蹄足。腹部有一周扁平突棱,足下部饰竖绳纹。甑口径20、通高28厘米(图三,1;图二〇)。

缶 1件。标本 M2∶3,方唇,口微侈,斜肩,鼓腹,平底。肩部和腹部饰凹弦纹间细绳纹。口径12.6、腹径35、底径20、高37厘米(图三,2)。

罐 3件。形制、大小相同。圆唇,直口,广肩微折,鼓腹,平底微内凹。标本M2∶4,口径13.4、 腹 径 20.6、 底 径 11.2、 高16.4厘米(图三,3)。

2.铜钱 5枚。

形状、大小相同。背面有郭。穿的左右有篆文“五铢”两字,“铢”字金字头为三角形,四点较短,朱字头为方折,“五”字中间交叉两笔较直。标本M2∶6-1,直径2.5、穿边长0.9厘米(图三,4)。

二、M5

(一)墓葬形制

该墓为一座南北向的土洞室墓,方向180°。由墓道、墓室和壁龛三部分组成(图四)。

图三 M2出土器物

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式,墓道周壁规整,垂直光滑,平底。口距现地表深5米,南北长2.2、东西宽0.76、深3米。

墓门高0.8、宽0.76米,封门情况不详。

墓室位于墓道的北端,为洞室,平面呈长方形,平顶,室壁规整,底部平坦。东西长3.1、南北宽0.78、高0.8米。

在墓室南端的东、西两侧各设有一个长方形壁龛,底部与室底相平。其中东侧壁龛宽0.8、高0.55、进深0.53米;西侧壁龛宽 0.48、高 0.55、进深0.56米。

墓室内葬具腐朽严重,已成灰白色粉末状朽痕。依据其痕迹可为单棺,棺长2.08、 宽 0.64、 棺 板厚0.05、残高0.3米。在棺内底部铺有一层厚约0.02米的草木灰。棺内葬有一人,仰身直至肢,头南足北,面向上,双手置于下腹部。经初步鉴定为一中年男性。

随葬器物共出土4件(枚),分别放置于墓室东侧的壁龛内和棺内。其中陶罐3件,铜钱1枚(图五)。

图四 M5平、剖面图

图五 M5墓室清理后情况(西—东)

(二)随葬器物

1.陶罐 3件。2件。形制相同,大小略有差异。平沿,直口尖唇,折肩,鼓腹,平底。标本M5∶1,口径14.9、腹径20、底径12、高14.8厘米(图六,1)。标本M5∶2,肩部折棱明显。口径12.8腹径20、底径11.6、高15厘米(图六,2)。标本M5∶3,敛口圆唇,短颈,圆肩,鼓腹,大平底微内凹。口径18.4、腹径32、底径18.5、高26.4厘米(图六,3)。

2.铜钱 1枚。标本M5∶4,与M2所出形制大小相同,穿的左右有篆文“五铢”两字,“铢”字金字头为三角形,四点较短,朱字头为方折,“五”字中间交叉两笔较直。直径2.5、穿边长0.9厘米。

图六 M5出土陶罐

三、M6

(一)墓葬形制

该墓为一座南北向的土洞室墓,方向180°。由墓道、墓室和壁龛三部分组成。

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式,四壁上下垂直,光滑规整,平底。口距现地表深5米,南北长2.3、东西宽0.8、深3.2米。

墓室位于墓道的北端,为土洞室,平面呈长方形,弧形顶,平底。南北长3、东西宽0.8、南端高1.2、北端高1米。在墓室的南端东侧设有一长方形壁龛,平顶平底,底部与墓室底在同一平面。龛宽0.7、高0.7、进深1.1米。

墓室内葬具已腐朽。依据其木质朽痕可知为长方形单棺,棺长2、宽0.6、棺板厚0.05、残高0.2米。在棺内葬有一人,为仰身直肢,头南足北,面向上,经初步鉴定为一中年男性。

随葬器物共出土14件(枚),分别放置于的壁龛内、棺外和棺内。依质地可分为陶、铜、铁三类,其中陶器3件,计有缶1件、罐2件;铜器3件,计有甗1件、带钩1件、柲帽1件,另有铜钱5枚;铁器3件,计有戟1件、剑1件、刀1件(图七)。

(二)随葬器物

1.陶器 3件。

缶 1件。标本M6∶1,方唇,口微侈,短束颈,圆肩,鼓腹,平底。肩、腹部饰凹弦纹间竖绳纹。口径14、腹径35、底径23、高38.2厘米(图八,1)。

图七 M6平、剖面图

罐 2件。形制相同,制作较粗糙,纹样、大小略有差异。直口方唇,鼓肩,弧腹,平底。标本M6∶3,肩部饰一周宽凹弦纹。口径 13.6、腹径 22、底 径 12.8、 高 17.8厘米(图八,4)。标本M6∶4,腹部饰二周凹弦纹。口径13.8、腹径22、底径13.6、高17.6厘米(图八,5)。

2.铜器 3件。

甗 1件。 标 本M6∶2,上为甑,下为鼎,表面有烟灰炱痕。甑为敞口,窄折沿,斜弧腹,平底,底有12个圆形箅孔;鼎为子口内敛,附耳稍外撇,球形腹,圜底,下附三蹄足,足内侧平。腹部饰一周凸弦纹。在鼎的肩部一侧自右至左铸有铭文13字,隶书,可释为:“陕宫鼎,容二斗,并重十八斤。第一。”甑口径30.8、通高28厘米(图八,2、10;图二一)。

柲帽 1件。标本M6∶10,呈圆管状,一端有挡,另一端无挡,内有朽木痕迹。从出土的位置和方位推测,该器应为铁戟(M6∶5)木柄末端之柲帽。直径3.3、高6厘米(图八,7)。

带钩 1件。标本M6∶7,身呈琵琶形,一端趋细弯曲作钩,背有钉盖形钮。长4.7厘米(图八,6)。

3.铜钱 5枚。与M2、M5所出形状、大小相同。背面有郭。穿的左右有篆文“五铢”两字,“铢”字金字头为三角形,四点较短,朱字头为方折,“五”字中间交叉两笔较直。字体笔划细致,字迹清晰。标本M6∶8-1,直径2.5、穿边长0.9厘米。

图八 M6出土器物

4.铁器 3件。均为兵器,但锈蚀严重。

戟 1件。标本M6∶5,呈卜字形,戟身扁平,前端为尖锐修长的双面刃直刺,后端一侧有刃且微钝;在戟身中部横出一窄尖的直援戈,戈的援内端套有一圆管状的铅龠,以作柲帽首。卜字铁戟系汉代一实用兵器。残长60、侧端长26.6、厚0.6厘米(图八,3)。

刀 1件。标本M6∶9,出土时刃部略残。扁环首,直背,直刃,刀端斜尖,刀柄部略窄且外缠粗绳,刀身外有木鞘痕迹。通长50、宽3、厚0.2~0.4厘米(图八,8)。

剑 1件。标本M6∶6,剑首已失,扁茎断为四截。剑身和扁茎两面微起脊,断面呈菱形,剑身和扁茎间饰素面的铜格,为汉代最普遍的形式。剑身外有木质剑鞘痕迹。残长100厘米,剑身长81.3、宽3.6、厚0.4厘米(图八,9)。

图九 M13平、剖面图

四、M13

(一)墓葬形制

该墓为一座南北向的土洞室墓,方向180°。由墓道、墓室和壁龛三部分组成(图九)。

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式,四壁规整,垂直光滑,平底。口距现地表深5、南北长2.4、东西宽1、深5.7米。

墓门高1.4、宽1米,封门情况不详。

墓室位于墓道的北端,为土洞室,平面呈长方形,弧顶近平,室壁规整,室前端略高于后部,平底。东西长3.5、南北宽1、南端高1.4、北端高1.3米。

在墓室南端的东、西两侧各设有一个长方形浅壁龛,平顶平底,底部与墓室底相平。东侧壁龛宽1.02、高0.6、进深0.44米;西侧壁龛宽0.92、高0.6、进深0.36米。

墓室内葬具不明,未见人骨架。

随葬器物共出土5件,放置于壁龛内。依质地可分为陶、铜两类,其中陶器5件,计有甗1、罐2、缶1件;铜弩机1件(图一〇)。

(二)随葬器物

1.陶器 4件。

甗 1件。 标 本M13∶1,上为甑,下为鼎,甑圈足套于鼎的子口上。甑为敞口,方唇,折沿,斜弧腹,平底,矮圈足。底部分布着17个箅孔。鼎口内敛,球形腹,平底,下附三蹄足。腹部有一周扁平突棱,足下部饰竖绳纹。甗壁身用红、白彩饰彩绘图案,脱落较严重。甑口径18.7、通高25.8厘米(图一一,2;图二二)。

图一〇 M13墓室清理后情况(北—南)

缶 1件。标本M13∶4,方唇,口微侈,束颈,斜肩,鼓腹,平底略内凹。腹部饰凹弦纹间细绳纹。口径13.2、腹径28、底径14.8、高30.6厘米(图一一,1)。

图一一 M13出土器物

罐 2件。形制基本相同。皆敛口,短颈,圆肩,鼓腹,平底略内凹。器表面用红、白彩饰彩绘图案,彩绘脱落严重。标本M13∶2,方唇,圆肩微折。口径11.8、腹径20、底径12、高14.5厘米(图一一,3)。标本M13∶3,尖唇。口径11.8、腹径20、底径12、高14.5厘米(图一一,4)。

2.铜弩机 1件。标本M13∶5,郭、牙、悬刀、键俱在。郭身前端较窄,面刻箭槽;键一端作方冒状,一端为圆头,固定牙和悬刀于郭上;牙的望尺有五道刻度,当作瞄准之用。郭长10、宽4、通高16.2厘米(图一一,5;图一二)。

五、M21

(一)墓葬形制

该墓为一座东西向的土洞室墓,方向270°。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

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式,四壁垂直光滑规整,平底。口距现地表深3、东西长2.8、南北宽2.1、深7.3米。

墓门上部坍塌,残高2.2、宽1.68米。封门情况不详。

墓室位于墓道的东端,为土洞室,平面呈长方形,拱形顶,坍塌严重,西高东低,平底。南北长4.7、东西宽1.68、西端高2.2、东端1.9米。

墓室内葬具已腐朽。依据其木质朽痕可知为长方形单棺,棺长2.4、宽0.8米,棺板厚0.04米,高度不详。棺内未见人骨架。

随葬器物共出土42件(枚),分别放置于墓室的南部和棺内西侧。依质地可分为陶、铜两类,其中陶器6件,计有缶4、罐2件;铜器5件,计有鼎2、蒜头壶1、釜1、勺1件;另有铜钱31枚(图一三)。

(二)随葬器物

1.陶器 6件。

缶 4件。形制相同、纹样、大小基本相同。方唇, 窄平折沿,侈口,短束颈,溜肩,鼓腹,平底或平底微内凹。肩部和腹部饰凹弦纹间细绳纹。标本M21∶6,平底较大。口径12.7、腹径32.8、底径18.1、高28厘米(图一四,2)。标本M21∶7,平底微内凹,底部中心有一环状纹。口径11.8、腹径32.4、底径15.4、高27.4厘米(图一四,1)。

图一二 铜弩机(M13∶5)

图一三 M21平、剖面图

罐 2件。形制基本相同。方唇,直口,广折肩,弧腹,平底或平底微内凹。标本标本M21∶8,平底较大,腹部饰竖粗绳纹。口径15.6、腹径24.8、底径14.4、高17.6厘米(图一四,4)。M21∶11,平底微内凹,底部中心有一环状纹。肩部和腹部饰竖细绳纹。口径15.4、腹径26.8、底径13.2、高19.4厘米(图一四,3)。

2.铜器

鼎 2件。形制基本相同。子口承盖,盖为半球形,盖顶等距离分布三个钮。附耳稍外撇,腹微鼓,圜底,下附三蹄足。标本M21∶1,盖顶钮呈鸟形,侧面有一个小圆孔。口径14、腹径18、通高16.6厘米(图一五,1)。标本M21∶5,盖顶钮呈环形,钮上各有一个乳状饰。腹部饰一周凸弦纹。口径15.2、腹径19、通高16.5厘米(图一五,2;图二三)。

蒜头壶 1件。标本M21∶3,蒜头状小直口,细长颈,扁圆腹,圈足较高。素面。口径5.6、腹径23、圈足径11.6、高38厘米(图一五,3;图二四)。

釜 1件。 标 本M21∶4, 方 唇, 直口,斜折肩,肩部有一对对称的衔环铺首,弧腹,圜底。腹上部有一周扁平突棱。口径12.4、腹径22.2、高15.6厘米(图一五,4;图二五)。

勺 1件。 标 本M21∶2,扁圆长柄,柄端套一小圆环,椭圆形斗,圜底。勺口长径8.4、短径7、通长20.8、环直径2.6厘米(图一五,5)。

3.铜钱 31枚。系方穿圆形半两钱,两面均无内外郭,周边不甚规整。穿的左右“半两”二字为篆文,有的字体不很清楚。可分5式。

图一四 M21出土陶器

Ⅰ式 2枚。大小相同。钱体厚重且较大,小方穿。钱径为3.2、穿径0.8~0.9厘米。标本M21∶8-1,钱径为3.2、穿径0.9厘米(图一六,1)。

图一五 M21出土铜器

Ⅱ式 9枚。钱体较薄,小方穿。钱径为2.4~2.7、穿径0.7~0.9厘米。标本M21∶8-3,钱径为2.5、穿径0.8厘米(图一六,2)。

Ⅲ式 9枚。钱体甚薄,方穿相对较大。钱径为2.1~2.4、穿径0.9厘米。标本M21∶8-12,钱径为2.1、穿径0.9厘米(图一六,3)。

Ⅳ式 7枚。钱体很薄,大方穿。钱径为2~2.4、穿径1~1.2厘米。标本M21∶8-21,钱径为2.2、穿径1.1厘米(图一六,4)。

Ⅴ式 6枚。钱体薄小,为榆荚钱。两面无内外郭,大方穿。钱径为1.4~1.7、穿径1厘米。标本M21∶8-27,钱径为1.4、穿径1厘米(图一六,5)。

图一六 M21出土铜钱

六、M31

(一)墓葬形制

该墓为一座东西向的土洞室墓,方向280°。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图一七)。

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式,墓道四壁陡直规整,平底。口距现地表深2.2、东西长2.8、南北宽1.8、深8.5米。

墓门高1.9、宽1.54米,封门情况不详。

墓室位于墓道的东侧,为土洞室,平面呈长方形,拱形顶,室壁规整,西高东低,底部平坦。东西长3.5、南北宽1.54、西部高1.7、东部高1.5米。

墓室内葬具已腐朽。依据其木质朽痕可知为长方形单棺,棺长2.36、宽 0.68米,棺板厚度与高度不详。棺内未见人骨架。

随葬器物共出土11件,分别放置于棺的西端及南、北两侧。依质地可分为陶、铜两类,其中陶器8件,计有鼎1、缶5、茧形壶1、釜1件;铜器2件,计有盆1、鍪1件;另有铜钱1枚。

(二)随葬器物

1.陶器 8件。

鼎 1件。标本M31∶10,残缺一耳和盖顶的三钮。子母微口,鼓腹,小平底,腹上部附有对称的立耳,下部附三蹄足。盖为弧形。盖、腹及耳均用红彩绘有图案。口径15.2、腹径21.5、通高22.2厘米(图一八,7;图二六)。

图一七 M31平、剖面图

图一八 M31出土器物

缶 5件。形制相同、纹样基本相同,大小不同。方唇,侈口,短束颈,溜肩或圆肩,鼓腹,平底或平底微内凹。肩部和腹部饰凹弦纹间细绳纹。标本M31∶1,卷沿,溜肩,平底。口径11.4、腹径33.4、底径15.2、高29.2厘米(图一八,1)。标本M31∶2,卷沿,溜肩,大平底。口径13.4、腹径35、底径17.4、高30.2厘米(图一八,2)。标本M31∶3,卷沿,溜肩,平底微内凹。口径12.3、腹径31.6、底径16、高28厘米(图一八,3)。标本M31∶4,卷沿,溜肩,大平底微内凹。口径12、腹径33.6、底径19.4、高29.4厘米(图一八,4)。标本M31∶5,窄平沿,圆肩,近平底。口径11、腹径33、底径16、高27.6厘米(图一八,5)。

茧形壶 1件。标本 M31∶11,侈口,尖唇,束颈,椭圆形扁腹,圜底,圈足。颈部和圈足上各饰一周凸弦纹,腹部饰7组凹弦纹。口径5.5、腹径10.6×7.6、底径4.6、高11厘米(图一八,6;图二七)。

釜 1件。标本M31∶7,夹砂褐陶,破损严重,无法修复。

2.铜器

鍪 1件。标本M31∶8,尖唇,侈口,束颈,肩部有一对对称的环形耳,鼓圆腹,圜底。底、腹部有烟熏痕。口径11.8、腹径18.2、高16厘米(图一八,9;图二八)。

盆 1件。标本M31∶9,器壁较薄,已残破。方唇,宽平折沿,弧腹,圜底。口径26、高7.5厘米(图一八,8)。

3.铜钱 1枚。标本M31∶6,系方穿圆形半两钱,两面均无内外郭,周边不甚规整。穿的左右“半两”二字为篆文。钱径为2.3、穿径0.9厘米(图一八,10)。

图一九 M31墓葬清理后情况(西—东)

七、结语

三门峡后川村发掘的这6座墓葬均皆为土洞墓,从其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及器物特征综合判断,可分为两组。

第一组:包括M21和M31。墓向均朝西,墓道宽于墓室;随葬品组合铜器以盖鼎、蒜头壶、釜、鍪、盆为主,陶器组合有小口广肩缶,大口罐(有的称为瓮)、茧形壶、盖鼎等;均出土半两钱。其中蒜头壶、茧形壶、小口广肩缶是秦文化墓葬的典型器物。而盖鼎则是融合延续了东周列国的铜礼器或仿铜陶礼器的文化因素。

这种宽墓道式洞室墓与之前发掘的后川村墓葬Ⅰ相同,且无壁龛;M31出土的茧形壶为喇叭状圈足,这种特征出现在西汉初年的墓葬中[1]。另外,陶器基本组合为缶、罐或鼎、缶、茧形壶,与三门峡三里桥秦人墓地中西汉初期[2]、陕西常兴汉墓早期[3]等墓葬出土的器物组合相同,且器物特征也相似。M21出土的铜鼎、铜蒜头壶分别与陕县东周秦汉墓出土的Ⅳ型铜鼎(M2011∶1)和铜蒜头壶(M3410∶15)[4]相似;M31出土的铜鍪与三门峡三里桥秦人墓地Ⅱ式铜鍪(M52∶9)[5]相近,其年代均为西汉早期。这两座墓葬出土的半两钱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规整,其中M21还出土有“榆荚”钱,因此该组的墓葬的年代应不早于西汉早期。

图二〇 陶甗(M2∶1)

图二一 铜甗(M6∶2)

图二二 陶甗(M13∶1)

图二三 铜鼎(M21∶5)

图二四 铜蒜头壶(M21∶3)

图二五 铜釜(M21∶4)

图二七 陶茧形壶(M31∶11)

图二八 铜鍪(M31∶8)

第二组:包括M2、M5、M6和M13。墓葬均南向,墓道与墓室等宽,墓室两侧有一个或两个壁龛(有的报告称为耳室);随葬品陶器组合以大口罐、小口广肩缶及甑、鼎组合的甗为主,铜器主要是兵器;均出土有五铢钱。这种墓葬形制与三门峡向阳村四组综合楼汉墓M13[6]相似。出土陶器的缶、罐与三门峡向阳村四组综合楼汉墓M13出土的同类器物相近;甗与陕县东周秦汉墓出土的Ⅰ型3式甗(M3124∶9)[7]相似,其年代为西汉初年。除了M13,其余几座墓中都出土了五铢钱,“五”字两笔交叉较直,几乎没有弧度,“铢”字金字旁三角较长,上角角度小,朱字上面一笔方折,这与烧沟Ⅰ型五珠相类,年代属于汉武帝时期[8]。综合以上推测,该组墓葬年代应不早于西汉中期。另,后川村M6还出土了1件带铭文的铜甗,“陕宫鼎,容二斗,并重十八斤。第一。”主要记述了鼎的容量及重量,没有显示出制造者的信息。根据汉代出土类似带铭青铜器“某宫”的涵义,“陕宫”二字,显示的应该是使用者信息。秦汉时期,该地是为“陕县”,而“陕宫”是否是前朝某代在此设置宫殿的名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门峡地区,地势险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惠公十年,……县陕。”又《秦本纪》:“孝公元年,……乃分兵,东围陕城。”春秋时期是虢国上阳城所在地,战国时被晋所灭。20世纪50年代在后川村及其附近发掘的一批东周秦汉墓[9]与此次发掘6座墓,一同见证了该地区政治文化历史的更替演变。

此次发掘的几座汉代墓葬,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秦文化在此地逐渐消弱,汉文化渐强的典型的考古学证明。东周时期,列国纷争,考古学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秦王朝建立统一六国,秦文化因素也强力渗透在广阔的疆域里。秦朝短暂,汉代秦,用了六七十年的时间,将秦文化及各地的列国文化再度融合,加上自身的一些新的文化因素,在西汉中期之后最终形成了汉文化。

总之,本次发掘不仅丰富了豫西地区西汉早、中期墓葬内容,而且对于研究先秦至汉代中国考古学文化演进历程与面貌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M].陕县东周秦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58,172.

[2]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三里桥秦人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3(4).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陕西眉县常兴汉墓发掘报告[J].文博,1989(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36,图一〇七;132,图一〇四.

[5]同[2].

[6]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向阳村两座汉墓发掘简报[C]//三门峡文物考古与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46,图二.

[7]同[1]:172,图一三三.

[8]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17,218,224.

[9]同[1].

发 掘:杨海青 赵小灿 郑立超

摄 影:赵 昂

绘 图:燕 飞 赵小灿

执 笔:胡赵建 郑立超 杨海青

猜你喜欢
墓道底径墓室
寿州窑瓷器里的碗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掘简报
古代陵墓墓道研究
——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研究之四
江苏省无锡市城南遗址瓮棺墓葬发掘简报
模糊生死界线:东汉墓内祭奠活动的考古学观察
墓室探秘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简评《墓道》中的宋若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