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宜川县虫坪塬遗址墓葬出土人骨研究*

2018-07-09 09:17陈靓丁岩熊建雪李彦峰
考古与文物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骨骨刺关节

陈靓 丁岩 熊建雪 李彦峰

(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3.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

考古遗址中出土的人类遗骸是保存了大量古代人群生存状态、营养健康以及与环境互动的信息载体。通过对人骨的种系成分、疾病、创伤的研究,可以更精准地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如古代人群种系构成、迁徙与融合、食物结构、健康状况、流行疾病、人群之间的暴力冲突等,这也正是生物考古学所关注的透过人骨材料考察社会与文化关系,即“透骨见人”的问题。本文以虫坪塬遗址出土人骨为出发点,力求为考古学研究提供春秋时期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地带人群的交流、疾病、创伤等信息。

虫坪塬遗址位于陕西宜川县丹州镇虫坪塬村。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了该遗址的21座墓葬,18座能够采集人骨。遗址的时代为两周之际到春秋早期。所有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葬方向多东向,有少量北向及个别西向。葬式多为仰身直肢与仰身屈肢葬,少数为俯身直肢葬[1]。以下按照性别与年龄的分析、颅面部观察、测量特征、种系分析、病理与创伤等内容进行报告。

一、性别及年龄分析

虫坪塬人骨性别、年龄的判断标准参照吴汝康[2]、邵象清[3]及朱泓[4]的相关论述。可鉴定性别年龄的18例个体中,男性7例,女性11例,结果见表一。

表一 虫坪塬人骨性别和年龄鉴定结果

该人群男女性比为0.64∶1,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他们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1.15岁,男性平均死亡年龄为44.50岁,女性平均死亡年龄为38.8岁。

二、头骨的形态观察及测量特征

(一)形态观察

虫坪塬男性头骨可进行形态观察的出自M21、M38、M39、M40、M44、M46中(图一)。女性头骨出自M11、M29、M34、M35、M36、M37、M42、M47、M48中(图二、三)。

颅形:6例男性中3例为卵圆形,圆形、椭圆形和五角形各占1例。9例女性中5例为卵圆形,2例为五角形,椭圆形和楔形各占1例。

眉弓突度:6例男性中4例为中等级,2例属于显著级。9例女性中7例为弱级,2例为中等级。

眉间突度:6例男性中5例稍显,1例为中等级。8例女性中5例为不显级,3例为稍显级。

眉弓范围:6例男性中4例大于等于眶上缘的1/2,2例小于眶上缘1/2。9例女性中6例小于眶上缘1/2,3例女性眉弓缺如。

前额:6例男性中4例属于中等倾斜,倾斜和平直各占1例。8例女性中斜和平直者各占4例。

颅顶缝:除1例男性顶段、1例女性后段为复杂型外,其余个体均为简单型。

乳突:个体差异较大,6例男性中3例为小级,2例为大级,1例为中等级。9例女性中7例为小级,中等和大级各占1例。

枕外隆突:5例男性中稍显级3例,显著和喙状各占1例。9例女性中8例属于稍显级,1例缺如。

眶型:5例男性中3例属于圆角斜方形,2例为椭圆形。7例女性中3例为圆形,2例为长方形,椭圆形和圆角方形各占1例。

梨状孔:5例男性中4例为梨形,1例为心形。8例女性中6例为心形,梨形和三角形各有1例。

梨状孔下缘:6例男性中4例属于鼻前窝型,2例属于锐型。9例女性中锐型占5例,钝型占4例。

鼻棘:3例男性和4例女性鼻棘发育均属于I-II级。

犬齿窝:5例男性中3例为弱级,无和中等各占1例。7例女性中3例为中等,弱和显著级各占2例。

鼻根凹陷:4例男性的鼻根凹陷均为浅级。8例女性中5例无鼻根凹陷,3例为浅级。

翼区:5例男性中3例为顶蝶型,2例属于额颞型。9例女性中5例为顶蝶型,3例为额颞型,1例为翼上骨型。

顶孔:2例男性分别为左右全和仅有左孔。8例女性中3例无顶孔,左右全和仅右孔各有2例,仅左孔为1例。

矢状嵴:6例男性中5例为弱级,1例为显著级。7例女性中6例弱,1例为中等级。

鼻梁:2例男性均为凹型。6例女性中5例为凹型,1例为凹凸型。

鼻骨:3例男性分别属于I、II、III型。7例女性中4例I型,3例II型。

额中缝:6例男性中4例无额中缝,1例额中缝全,1例保留小于1/3的额中缝。6例女性均无额中缝。

腭形:5例男性中4例属于V型,1例为椭圆形。9例女性中5例为V型,椭圆和U型各占2例。

腭圆枕:6例男性中瘤状3例,嵴状2例,1例无腭圆枕。8例女性中4例嵴状,3例无腭圆枕,1例属于瘤状。

图一 M40(男性)颅骨正面观、侧面观、顶面观、后面观

图二 M34(女性)颅骨正面观、侧面观、顶面观、后面观

图三 M48(女性)颅骨正面观、侧面观、顶面观、后面观

下颌颏型:6例男性中3例为圆形,2例为尖形,1例为方形。8例女性中5例为尖形,2例为圆形,1例为方形。

下颌角区:6例男性中4例属于外翻,内翻和直型各占1例。9例女性中直型和外翻型各占4例,1例为内翻型。

颏孔位置:5例男性中3例属于P2位,2例为P2M1位。8例女性中P2M1和P2各占3例,另2例为P1P2位。

下颌圆枕:6例男性均无下颌圆枕。9例女性中7例无下颌圆枕,2例有下颌圆枕的分别为中等和大级。

摇椅型下颌:6例男性中4例为非摇椅型下颌,轻度摇椅和明显摇椅下颌各占1例。9例女性中5例为轻度摇椅下颌,3例为非摇椅型下颌,1例属于明显摇椅下颌。

颧骨形状:6例男性中颧骨纤细占3例,中等占2例,宽级占1例。9例女性中4例为纤细级,3例为中等级,2例为很宽级。

颧颌下缘转折特征:6例男性中颧颌下缘方折明显占4例,2例方折不明显。9例女性中颧颌下缘转折处方折明显者5例,不显者4例。

虫坪塬人群的颅面部形态特征除了男女在性别的差异外,大体趋向一致。他们颅形多为卵圆形,眉间突度多不显或稍显,颅顶缝多简单型。眶形多圆形或者圆角斜方形,梨状孔男性多梨形,女性多心形,其下缘多锐型,其次为鼻前窝型和钝型,鼻棘发育弱,鼻根凹陷均为无到浅级,翼区多顶蝶型外,还有相当比例的额颞型,矢状嵴多弱级,鼻梁多凹型,鼻骨多I和II型。腭形多V形,腭圆枕多嵴状和瘤状,下颌颏型以尖形和圆形为多,下颌角区多外翻,次为直型,颏孔多P2M1和P2位。无下颌圆枕者居多,男性多为非摇椅型下颌,女性多轻度摇椅下颌。颧骨纤细者居多,次为中等,宽者最少。颧颌下缘多为方折明显者。

(二)颅面部测量特征

虫坪塬人群的测量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颅形测量特征:3例男性的颅指数显示2例为短颅型,1例为接近短颅形上限的中颅形。6例女性颅指数显示3例属于短颅型,2例为中颅型,1例为长颅型。

从颅长高比例看,3例男性和7例女性均为高颅型。颅宽高指数显示2例男性同为狭颅型。6例女性中3例为狭颅型,2例为中颅型,另有1例为阔颅型。

面型测量特征:仅有1例男性可以分析。M40的上面指数、面部与颅部的比例分别是57.97和55.68,属于狭上面型和大的垂直颅面比例。3例女性上面指数分别属于狭、中等和阔型,6例女性中垂直颅面比例属于中等级的占2例,属于很小、小、大、很大级的各占1例。

鼻型测量特征:鼻指数显示3例男性中2例属于狭鼻型,1例为阔鼻型。5例女性阔鼻和中鼻各占2例,1例为狭鼻型。从鼻根指数看,3例男性都具有弱的鼻根部突起程度。6例女性中4例具有很弱到弱的鼻根突度,2例鼻根突度为中等级。

眶型测量特征:眶指数I表明,3例男性中2例为高眶型,1例为中眶型。6例女性中3例为中眶型,2例为高眶型,1例属于低眶型。

上面部在水平方向的突起程度:从鼻颧角的测量值看,3例男性中,上面部扁平度大、中等和小级各占1例。6例女性小、中等和大级各占2例。

面部在矢状方向上的突起程度:该特征通过测量法兰克福平面上的面角和齿槽面角反映。该项男性无用作分析的测量数据。6例女性中4例面角属于平颌型,2例属于中颌型,从齿槽面角看,5例女性突颌和中颌各占2例,1例为平颌型。

虫坪塬人群的测量特征可概括为颅形以短颅结合高颅、狭颅为主,短颅结合中颅阔颅占很少比例。面型及面部与颅部比例变异范围较大,狭面、中面、阔面以及从很小到很大的垂直颅面比例都有分布。鼻型上男性以狭鼻为主,女性多中-阔鼻。鼻根突度为小到中等。眶型以中-高眶为主。上面部在水平方向突度变异范围从小-中-大都存在,面部在矢状方向多平颌型,其次为中颌型和突颌型。

三、种系特征分析

虫坪塬男性头骨保存较好的只有M40一例,M21、M38、M39、M44、M46有部分数据可以测量。该遗址的文化属性与隔河相望的晋文化相似,发掘者认为代表晋文化势力西进的最前沿。鉴于此,表二选择与该遗址在时间空间范围存在一定联系的山西曲村组[5]、上马组[6]、乔村合并组[7]、內阳垣组[8]、陕西西村周组[9]、碾子坡组[10]、寨头河组[11]、河南殷墟2组[12]以及宁夏彭堡组[13]的15项测量值和指数项目进行比较,以期探讨虫坪塬人群与其他人群的生物学距离,比较项目见表二。

用SPSS19.0软件计算表二中10个男性对比组的欧式距离系数结果见表三。从欧式距离系数的大小来比较虫坪塬人群与其他人群的生物学距离远近,可以看出虫坪塬男性与其他9个对比组的关系都较为疏远,特别是与彭堡组、西村周组、寨头河组距离最远。比较而言,该组与晋文化中心区的上马组、乔村合并组生物学距离相对较近。

表二 虫坪塬与周邻地区古代组的比较(男性) (长度:毫米;角度:度;指数:%)

表三 虫坪塬男性与9个古代组之欧式距离系数数值

利用表三的欧式距离系数值绘制的虫坪塬男性与其他古代组聚类图见图四。图四将山西晋文化为代表的上马组、乔村合并组、曲村组与陕西代表周人的西村组、河南代表商人平民阶层的殷墟中小墓2组区分成两个小的聚类群,长武碾子坡东周组处于两个小聚类群的过渡位置。虫坪塬组、彭堡组与其他8个组相对疏远,最后松散聚类。

种族人类学研究所用的比较标准习惯上以男性为主,女性的材料往往不会参与到比较研究中去,即“重男轻女”现象。假如某一遗址男性标本保存欠佳,女性头骨保存状况好,样本量多。仅仅由于所采集的头骨均为女性而弃之不用,就丧失了女性标本应有的价值。早在十年前就有学者关注了这一问题[14],虫坪塬组头骨情况恰巧如此。

图四 虫坪塬男性组与其他古代组聚类图

虫坪塬遗址男性头骨只采集了1例相对完整,该头骨的几项测量项目绝对值又偏向极端,如颅高值、眶指数超出亚洲蒙古人种上限,颅宽值和上面高值接近亚洲蒙古人种上限。该人群中女性头骨保存好,个体相对较多,可测量的数值便于与其他古代组比较,因此本文尝试用虫坪塬女性组数据来分析其所处种系坐标。用于对比的古代组与男性组大体一致,女性组数据缺少殷墟对比组资料,因此代之以晋南地区与北狄有关的浮山桥北组[15],比较数据见表四。

同样用SPSS19.0软件计算出虫坪塬组与其他9个古代女性组欧式距离系数值见表五。

表五中虫坪塬女性组与乔村三、四期和乔村二期欧式距离系数最小,同时它与碾子坡东周组生物学关系也相对较近,与彭堡组和浮山桥北组生物学形态距离较远。

虫坪塬女性组内部的种系特征尚存在亚洲蒙古人种下的次一级区系类型差异。以M48为例,该例头骨颅指数、长高指数、宽高指数分别为83.20、75.63和90.90,属于短颅、高颅和阔颅型,垂直颅面指数为55.57,拥有很大的面部与颅部比例。左眶指数I为87.83,属于高眶型。鼻颧角值144.5度,上面部扁平程度中等偏大。这些测量数值与北亚类型更为接近,与东亚类型差异较大。

表四 虫坪塬组与周邻地区古代组的比较(女性)(长度:毫米;角度:度;指数:%)

利用表五绘制的聚类图见图五。图五中虫坪塬女组与乔村三、四期及二期首先聚类,刻度在10以内的组还包括碾子坡组及曲村组,她们与西村周、浮山桥北,特别是彭堡组最后聚类,关系最疏远。

表五 虫坪塬女性组与9个古代组之欧式距离系数数值

四、口腔疾病、骨关节炎及创伤

虫坪塬人群病理和创伤主要从口腔疾病(龋齿、牙釉质发育不全)、骨关节疾病以及骨骼上的创伤状况分别记录。

(一)口腔疾病

1.龋齿的观察

表六统计了虫坪塬人群附着于齿槽窝内286枚恒齿,其中24枚为龋齿,患龋率为8.39%。观察个体共计14人,11人不同类型的牙齿出现龋齿,龋齿率达78.57%。罹患龋齿的24枚牙齿中属于后牙(前臼齿和臼齿)的占19枚,属于前牙(门齿和犬齿)的占5枚,患龋位置集中于齿冠咬合面。

2.牙釉质发育不全

牙釉质发育不全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生存压力指标”,表现为釉质表面呈线状、沟状凹陷,常见于门齿和犬齿的颊侧面[16]。虫坪塬M34左侧C1、P1齿冠处有两至三条平行的浅细凹线。M35左侧I1、I2、C1,右侧I2、C1齿冠处可见两条平行细横线(图六)。M34和M35分别为29~30岁和30~34岁的女性,死亡年龄较之该人群平均值偏低很多,不排除与“生存压力”导致的健康状况恶化相关。

(二)骨性关节炎

图五 虫坪塬女性组与其他古代组聚类图

表六 虫坪塬人骨牙齿保存状况

骨性关节炎又称为增生性、肥大性或退行性关节炎。好发生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颈椎、腰椎等关节。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组织变性和长期磨损有关。早期主要累及关节软骨,发生变性软骨板出现裂隙、软化或脱落,骨质裸露;以后软骨周围组织增生,骨形成,关节面骨质致密,并可出现囊性病灶,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17]。

M8左右侧跟骨后端有骨刺,左侧髋臼月状关节面周缘出现一圈增生骨赘,左侧股骨头关节面加宽改变(图七,1)。

图六 病理

图七 病理

M21第五腰椎骶椎化,2、3、4腰椎椎体边缘遍布骨刺,骶骨与尾椎融合。右侧股骨内侧髁关节面出现骨质缺损,圆形,直径约为14.8mm。

M29左侧股骨内侧髁关节面有小块骨质缺损。

M34腓骨靠近关节下端粗糙,第1节腰椎椎体严重变形,大致呈梯形,且边缘有骨赘。

M35寰椎枕髁关节面不对称,右侧大左侧小,与枢椎结合关节面亦不对称。右侧股骨下端关节面变形,光滑的关节面被凹凸起伏的粗糙关节面代替,右胫骨上端关节面亦变形,左侧股骨、胫骨同右侧;左侧肱骨下端关节面生有骨刺,尺骨鹰嘴关节周缘生有骨刺;桡骨小头关节盘处已被打磨呈象牙质,环状关节面骨赘生长,变形;右侧肱骨滑车处生有骨刺,右侧鹰嘴关节下缘骨刺厚,第3至第10胸椎椎体边缘有轻微的骨赘。

M37股骨、胫骨相连接的关节面出现改变,股骨增生,胫骨缺损。右侧肱骨下端肱骨小头部分呈现轻微的象牙面。左侧桡骨下端关节面上分布有一些小孔,左侧距骨、足舟骨与第一跖骨相连接的关节面有骨质增生现象,关节面有轻微的变形,还有一些小孔。左侧骰骨前后关节面边缘有骨质增生现象(图七,2)。

M38左右侧股骨下端关节面有骨质缺损,左右侧胫骨上端关节面也有骨质缺损,形成凹坑(图七,4)。

M39左侧第一趾骨(脚趾)骨质增生。第3、4、5、6颈椎椎体周缘遍布骨刺,上下横突关节面生有骨赘;3、4、5腰椎椎体周缘生有骨刺,5腰椎右侧出现压缩性变形。

M40第4、5颈椎左侧下关节面生有骨赘,关节面呈象牙状。第2、3、4腰椎下关节突关节面生骨刺,3、4腰椎椎体周缘生小的骨刺,右侧股骨嵴较发达。

M41第3、4、5腰椎椎体周缘生有骨刺。

M44胫骨、股骨骨间嵴特别发达,左侧胫骨上端关节面边缘有骨刺。

M46第2、3、4节腰椎椎体周缘有轻微骨刺,右侧距骨椭圆形关节面出现骨质缺损,为关节炎;左侧距骨大的关节面出现骨质缺损,即将被打磨。左右侧股骨下端关节面出现骨质缺损,左右侧胫骨上端关节面也有同样的现象。

M47仅第5腰椎椎体边缘有轻微骨刺,右侧肱骨下端滑车关节面出现骨质缺损(图七,3)。

(三)创伤

创伤一般分为四种类型,骨折、骨的位置异常或脱臼、神经或血液供应中断,人为的形态或者轮廓异常。

本文研究的人骨中M34第1腰椎椎体、M39第5腰椎前沿出现压缩性骨折,椎体呈楔形(图七,5)。

M21左侧胫骨、腓骨在下1/5处实施截肢手术,不见左侧跗骨、趾骨、跟骨、距骨(图七,7)。

M40左侧数根肋骨骨折(图七,6)。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虫坪塬人群的体质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虫坪塬18例个体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

2.颅面部形态观察反映虫坪塬人群颅形多卵圆形,具有简单的颅顶缝,圆形或圆角方形眶,鼻根凹陷浅,鼻棘和犬齿窝发育弱,颧颌下缘多方折明显者;这一人群的测量特征为短颅、高颅与狭颅配合,高眶配合狭-中鼻型,鼻根隆起程度低,面部在水平方向中等扁平,在矢状方向多平颌型,与东亚类型特征接近。个别头骨上的形态和测量特征与主体特征存在蒙古人种下区域类型的差异,如M48颅形更短、更阔,上面部与颅部的比例很大,面部在矢状方向更扁平,可能受到北亚蒙古人种的影响。

3.由于虫坪塬男性保存完整的头骨只有1例,本文运用女性组数据与陕西、山西时间上和文化属性上比较接近的9个古代组进行比较,女性组与隔河相望的代表晋文化的乔村三、四期、乔村二期以及代表东周时期周人的碾子坡组最为接近,与地理距离最近代表“北狄”的宁乡内阳垣组、浮山桥北组生物学距离相对较远,与代表北方游牧人群的彭堡组生物学距离最远。

4.对骨骼上病理特征的初步观察局限在口腔疾病中的龋齿和牙釉质发育不全、肢骨和躯干骨关节连接处的炎症以及创伤上。虫坪塬人群龋齿的罹患率为8.39%,且患龋个体没有明显的性别选择。患龋几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患龋率越高。

该群体中M34和M35前牙上出现了牙釉质发育不全的证据,占所观察14例个体的14.29%,牙釉质发育不全的两例个体同为壮年女性,推测与新陈代谢的压力有关,如营养不良或者儿童期患病等。

虫坪塬17例可以观察附肢骨和躯干骨的个体中,13例罹患脊柱、上下肢关节接触面、足骨等不同部位的关节炎,占观察人数的76.47%。

根据创伤的分类状况,M34、M39腰椎椎体前部上下边缘向前挤压,呈楔形,属于压缩性骨折。M40左侧数跟肋骨骨折,后修复并愈合。我们推测造成骨折的原因或许与生存环境的地面高低不平,个体从高处坠落导致肋骨、腰椎出现骨折。

M21胫骨、腓骨下端1/5处实施了截肢术,该截肢术有可能作为治疗方案,亦有可能作为一种刑法惩罚手段,《周礼·司刑》记载五刑为墨、劓、宫、刖、杀,其中“刖”释义为“断足也”,是对犯罪的一种惩治手段。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陕西宜川虫坪塬春秋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8(2).

[2]吴汝康等.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3]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4]朱泓.体质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潘其风.天马-曲村遗址西周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报告[C]//邹衡主编.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天马曲村(1980-1989)(第三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38-1152.

[6]潘其风.上马墓地出土人骨的初步研究[C]//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398-483.

[7]潘其风.侯马乔村墓地出土人骨的人类学研究[C]//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乔村墓地(1959-1996),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18-1255.

[8]贾莹.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C].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版) ,2006:98-128.

[9]焦南峰.凤翔南指挥西村周墓人骨的初步研究[J].考古与文物.1985(3).

[10]潘其风.碾子坡遗址墓葬出土人骨的研究[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邠州·碾子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23-489 .

[11]陈靓等《寨头河墓地人骨的综合研究》即将随《寨头河》报告出版。

[12]韩康信,潘其风.安阳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研究[C]//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安阳殷墟头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50-80.

[13]韩康信.宁夏彭堡于家庄墓地人骨种系特点之研究[J],考古学报,1995(1):109-125.

[14]方启,魏东.谈谈体质人类学研究的几个问题[C]//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新果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09-714 .

[15]贾莹.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版),2006:98-128.

[16]夏洛特·罗伯茨,基斯·曼彻斯特著.疾病考古学[M].张桦译.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82-85.

[17]同[16].

猜你喜欢
人骨骨刺关节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贴膏药并不能治骨刺
浑身骨刺的肯龙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肯龙的凶悍骨刺
曲阜奥体中心战国两汉与宋代墓地人骨的病理学观察
探秘最诡异的人骨吊灯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我死后,要当教堂一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