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丙梁
[摘 要]在教学中注意整合优势资源,结合实际生活,让他们在生活化、经验化的场景中再现,提供给学生们一个直观的学习场景,让她们深刻的认识到数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是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的,生活中的事物到处都与数学息息相关,通过这一点不断地引导同学们建立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场景学习;策略研究
一、创建“体验场景”,唤醒学生的数学认知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开展体验式教学,以引导为主,教导为辅,变主为辅,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真正的将知识内化于心,完成高质量的学习。因此,场景教学方法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就显得格外有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场景教学将同学们的注意力带入到一定场景中,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让同学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海洋中,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领悟力。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场景教学方法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也可以利用数学课本中的图画,同时,还应该设计一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结合实际生活。就比如在研究“追及问题”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甲先骑车出发,乙半小时后开车,多久追上甲”、“甲比乙速度快,乙先跑一圈后甲出发,跑到几圈时两人跑的圈数相同”等问题,我们可以把相关的教学案例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可以编成一些情景剧,让学生们分角色扮演相关人物,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场景中去。场景学习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记忆,他们会在场景中更加直观的认识到速度较慢的一方出发的即使较晚,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也是可以追上先出发速度相对较慢的一方的。在关于追及问题的场景教学中,大多数的同学都可以轻松地得到其中的关键等量关系,有不少同学可以认识到,当二者速度不同时,后者追上前者所用的时间不同,但二者行进的路程是相同的,这样获得的认知比通过老师正常的讲课所获得的要深刻得多。
二、创建“探究场景”,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我们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在情景教学实际操作中有重点的重现人類获取知识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变主为客,不应该转居主导地位,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寻找自己的定位,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自主的探究、观察、发现和获取知识。当然,老师也可以适当的为同学们提供一些特别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数学思维。
我们可以举一个关于《时、分、秒》的案例,这部分内容有些枯燥和抽象,但它的核心知识点是一个小时是由多少分钟构成的,一分钟又是由多少秒构成的。这部分内容虽然听起来非常抽象,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时间概念也是源于生活的,我们快要将其生活实际相结合,再进一步的结合课堂教学去深化对这个概念的认识。相应的在学习年、月、日的时候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小常识,我们都可以通过日历来确定一年有多少天、多少月,我们可以借助我们的拳头,从右往左,第一个月份为31天,第二个的月份为30天,以此类推。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口诀、儿歌记忆法等。盘活学习思维后,我们会发现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建“模拟场景”,引领学生的数学实践
我们可以借助特定场景让同学们自主的选择自己想要去表演的角色,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还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加深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
我们建立了一个给长方形墙体贴墙纸的场景,同时给出了正方形的墙纸,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中,每个人都很积极的参与,他们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数学知识,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个事例表明,借助特定场景可以不错的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当然实际效果也是不错的。
四、创建“支持场景”,助推学生的数学创造
利用场景进行学习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技术层面上的支持,还可以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形成知识、方法和情感上的多重支撑。同学们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同时还会提高自信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的形成一种沉浸式学习的氛围。
下面分享一个教学实例,关于《分数》,我们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学习2/4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种田为例:假设有一块田地,我们将其均分为12分,十份种水稻,两份种玉米。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十份水稻田是不是就相当于10/12,这剩下的两份玉米田是不是就相当于2/12呢?
再比如说中午分组做课间操,一共有三十个小朋友,我们将他们均等的分成六组,其中男生组有个,女生组有2个,那么全部的男生组是不是就相当于4/6呢,剩一下的女生组是不是就相当于2/6呢?
通过这些与同学们简单的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同学们对于分数的理解其实过于片面,仅仅局限于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认知。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分数的时候仅仅是简单的把一个我们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分成均等的几份,然后将其中的几个等份拿出来,作为对这个的理解就过于狭隘了,不具有普遍意义。
如果我们用一些比较零散,数量繁多,不容易清点,做等分的事物来表示呢,情况又如何,比如说黑芝麻、绿豆、红豆等,它们体积较小,数量较多时,清点数量几乎是不可行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想黑芝麻这类的体积较小得大量物体是无法清点数量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均分吗?如果可以该如何分呢?……
我们这个时候就应该安排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的针对我们在场景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展开细致的讨论,通过交流讨论,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小组内成员达成共识;在实际操作中,不管我们找到的物体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由许多小物体组合起来的整体,我们都可以将它们均等的分成四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的两份我们就可以用2/4来表示了。
在这个场景教学中老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经验和教学工具上的支持,学生们也应该在感性的教学模式下建立起理性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均分的物体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们经历自我审视、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在肯定这样一个不断地试错过程,他们就会对分数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的理解也会由浅入深,将均分的对象从具体事物到一般化的抽象概念。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建构有思维深度、思想深度、生命深度的教学场景,能够让学生在场景学习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的思维品质,开掘自我的学习潜能。场景学习,不仅仅触及自我的数学经验、生活的本身,而且,学生置身于场景之中,能够感受、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