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江
一
研究性学习是近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点,也是一个亮点。在2003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15个必修学分,而传统意义上的所谓语数外大学科,各科只有10个学分,可见研究性学习分量之重,也可见当时课改力推研究性学习的决心之大。课程方案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和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强调问题意识,强调实践,强调在参与中获得知识,习得方法,形成态度。概言之,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要义在于自主建构知识。显然,课程方案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的设置向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发起冲击,寻求突破,从而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事实上,毋庸讳言,十多年耕耘的结果并未尽如预设的那般理想,甚而至于说很不理想。在我的观察中,研究性学习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在研究性学习被研究、被倡导的本世纪初以及2003年被明确写进课程方案后的一个时期,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到师生,整体上热情探索,积极推进。我参与了当时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案设计与过程指导,还参加了省级研究性学习教科书的编写,印象尤深的是把这门课郑重地排进课表,每周三个课时,并进行考查与督查。这一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可谓春潮涌动,方兴未艾。第二,研究性学习依然写进课表,但实际上形同虚设。第三,“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研究性学习淡出课表。这一似乎令人唏嘘的情况其实基本无人关注,因为研究性学习这门课压根儿就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于是,在紧张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在高考分数依然作为学习水平衡量参数的情况下,研究性学习不可避免地渐趋式微,悄悄变身为“变革学习方式”沙龙探讨时的一声叹息和一个回忆。
研究性学习为何只是一个回忆,而不能成为一个向往呢?其好处与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国内外的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主动建构知识;有利于学以致用,培养能力;有利于保护童心,发展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总之,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学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益如此,阖试为之?
其实,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与学科日常学习并无冲突,我们不仅要有研究性学习之“形”,还要得研究性学习之“神”。课程方案所设置的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专门化的课程,它要求有完整的课程目标、有固定的课时支撑、有专业的教师指导、有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等等。我们在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有机渗透到常态的学科学习中,让研究性学习低空飞行,贴近学习,融入学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培养学习习惯,滋养学习能力。
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豪放词的代表作,多用典故,内涵丰富,情辞慷慨,文质兼美,历来是教材经典选文。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考察,本文信息量大,艺术张力强,有价值的研究点比较多,是学科研究性学习的上好选题。学生对此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在预学阶段展示出研究性学习的素养积淀,学习采点之丰富多元让教者看了兴奋不已: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典故解读;(这一条实实在在)2.论豪放词风的继承与发展;(学术研究的口吻)3.是“北固亭”还是“北顾亭”;(看来喜欢考证)4.辛弃疾到底想说啥;(注意到怀古词的写作意图了)5.辛弃疾抗金演义;(看看标题便觉风雷激荡)6.从辛弃疾的心路历程看南宋风云。(跨学科研究,文史不分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解放学生,点燃他们心中的求知热情,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会回报给你惊喜。
当然,如何“点燃”是值得思考的,也是体现教师价值的地方。上述选题还显得不够精当,一篇课文的学习自然不可能如此奢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做旁观者。那么教师的作为在哪里?引领,指导,帮助学生去粗取精,贴近文本,突显语文,在刀口上用力。于是,我们组织讨论本课学习的目标,得出大家认可的两点主要意见:1、本词用典很多,要能了解典故的内容,理解用典的意图;2、这是一首怀古词,要能把握怀古与讽今的内在联系,也就是理清辛弃疾到底想说什么。
如果至此为止,又显得过于局促,因为学生在预学的梳理中都关注到豪放词风的继承与发展这一问题,这是真问题,不能忽略。但这个题显然过大,教师于是贴近教材给学生以点拨:角度一,提醒学生注意课后“文本研习”中提到的问题,“这两首怀古词所抒发的情怀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角度二,提醒学生揣摩教材的编排意图,除了本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千古江山”板块,还收录了苏轼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个点拨好处有三,一是提醒学生要有整体意识,注意到通过本板块的学习来大致了解宋词豪放风格,了解这一流派的继承与发展;二是提醒学生要做有心人,语文教材上的每一个字都在讲话,学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三是强调一个重要的阅读方法,就是比较阅读,这既是阅读技术路径的开拓,也是阅读视野与阅读思维的拓展。
经过这样一个矫正的过程,学生对本课研究性学习的方向更明确,力量更集中。按照平时集体攻关的作战经验,同学们在课代表组织下迅速组成研究小分队,查找资料,展开讨论,编写提纲,修改润饰,直至终端展示。
学习成果撷英之一:
借古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为辛弃疾的“掉书袋”点赞
辛弃疾《永遇乐》几乎句句用典,据说当时有人批评这首词用典太多,辛弃疾本人也认为有此不足并试图改动,但“累月未竟”,这说明这些典故不是简单堆砌,而是与词的意境融为一体了,如果把这些典故剔除,这首词也就架空了。
词题是“京口北固亭怀古”,如同苏轼泛舟赤壁想起周郎一样,辛弃疾登临北固亭,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历史上与京口有关的英雄人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回想当年,孙权19岁继承父兄基业坐领江东,打败了来自北方的强大敌人曹操,保卫了自己的国家。物换星移,沧桑巨变,当年的繁华已随时光流逝而风流云散,就是说,江山依旧而世事全非。辛词感怀此事,难道仅仅出于吊古伤怀吗?词人未明言,接下去想到另一位英雄刘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夕阳斜照、草树迷离之中,有一条寻常的巷子,那曾是宋武帝刘裕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啊。刘裕出身寒微,在京口起兵,建立刘宋王朝,并两次挥师北伐,光复洛阳长安等地,可谓战绩辉煌,烜赫一时。这些振奋人心的前朝旧事被词人形象地描述为:“想当年,金戈铁马,氣吞万里如虎。”用借代、比喻的手法,盛赞刘裕北伐的声威气势,统率千军万马横扫中原收复故土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英雄的业绩多么令人神往啊!词人为何神往这些英雄呢?显然是在借题发挥,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发的是思古幽情,抒的却是现实感慨。无论是孙权还是刘裕,都是身经百战,建功立业,这和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的怯懦表现形成鲜明对照,可见咏史是为了写今天。怀古之意显而易见,伤今之意见于言外。
作者如此向往建功立业,是不是就主张立马出兵?不是。辛弃疾虽然坚决主张北伐复国,但他审时度势,对当权者未作充分准备就急于出兵深表忧虑,所以下片笔锋一转:“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是典故中套用典故,宋文帝刘义隆“有封狼居胥意”,草率出兵,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大举南侵,刘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这一史实对南宋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这就是要告诫当权者,千万慎重啊,但当权者不听忠告,轻举妄动,重蹈覆辙,于第二年草率北伐,“赢得仓皇北顾”。这个典故是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的抗战主张,表现了词人老成谋国,见识高远。“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最后这个典故以廉颇自比,来抒写怀才不遇的愤慨。
理解了词中这些典故,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心境,才能理解他的忧愤。这些典故句句说的是作者自己,而且前后连缀成片,有一条明晰的感情脉络。这么丰富的内涵如果不用典故,不知要用多少言语才能道明,这就在语言上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不仅使容量更大更深,也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所以评价本词用典多是一个特色,不如说用典精当更是一个特色,这是辛弃疾词的特殊艺术成就。我们理解了用典的意图,还嫌啰嗦吗?还说辛词“掉书袋”吗?
撷英之二:
辛词《永遇乐》“四十三年”小考
辛弃疾词《永遇乐》中说“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其中“四十三年”如何理解呢?
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他的家乡已沦陷敌手15年了,身为亡国奴的辛弃疾自小立志报国,21岁时散尽家资,招募二千余人参加抗金义军,后率领兵马投奔南宋。这一年是公元1162年,辛弃疾23岁。“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他自己在另一首词中写的飒爽英姿可不是艺术虚构,而是真实的“气吞万里如虎”。所谓“四十三年”,就是指从1162年南归,到1205年他被重新起用坐镇京口,前后43年。
北固亭登临远望,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的遍地烽烟还记得很清楚,而现在眼前的情形却是让人不堪直视:“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是侵略者建在华夏大地上的神庙,江北的百姓如今正在那儿迎神赛会,完全是一片和平景象。沦陷区的子民经历数十年沧桑,那种“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民族感情日渐淡薄。“望”渐渐演变为“忘”了,这是令人忧心的,也是最可怕的。这种感慨的背后隐藏着词人强烈的愤慨,当权者偏安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而作者个人,其實是一位将军,本无心做文人,南归43年,却有20年闲居,如陆游所言“报国欲死无战场”,当时果真是无战场吗?词作“字字看来皆是血”,辛弃疾恢复中原的壮志无从实现,登临北固亭,触景生情,永遇乐一曲,成千古绝唱。
撷英之三:
一亭两登临,情同调不同——辛词《永遇乐》《南乡子》比较阅读
辛弃疾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宗师,其豪放风格,在不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格调也不完全一样。《南乡子》和《永遇乐》都写京口北固亭,同属登高感怀之作,都用典故,都歌咏与京口有关的建功立业的南方英雄,都直抒胸臆,词句都有弦外之音,都以议论入词,有散文化倾向。但在风格上,则不完全一样。比较而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更为沉郁顿挫,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则表现得雄壮明快,满纸英雄气,一腔壮士情。
撷英之四:
知人论世读苏辛,一样豪放两样情
说起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常以“苏辛”并称。豪放词开创于北宋苏东坡,蔚成大观于南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这一板块选录的正是苏辛二人的代表作,同为豪放派,两首词同中有异,各有特色。
相同之处在于:“大江东去”和“千古江山”都是豪放沉雄之作,内涵丰富,境界阔大;都是怀古之作,借古讽今,都抒写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两首词的表达方式都融写景叙事议论于一体。
不同之处在于:“大江东去”上片写景,下片写人议论抒情,“千古江山”上下片都以怀古议论为主,融情于叙事议论之中;“大江东去”以诗为词,“千古江山”以文为词;同为豪放风格,苏词清旷超逸,辛词沉郁顿挫。
原因分析: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政治文化环境不同,经历处境与命运遭际不同,个性禀赋区别也很明显。苏东坡词更多着眼于个人情怀,感叹自己功业无成,虽屡屡受挫但能“想得开”,较为旷达洒脱。而辛弃疾毕生以恢复为已任,辛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千古江山”虽苍凉沉郁,但豪迈奔放,洋溢着忠肝义胆的爱国热情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本色,所以在评价上,辛弃疾要比苏东坡多个“勋章”:爱国主义词人。
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战斗精神,如学习成果所示,学生能以词人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把握怀古与讽今的内在联系;能掌握典故的内容及用典的意图,合理开掘词句的隐含信息,理解言外之意;尤其是能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阅读,进一步加深对词作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对创作风格和艺术方法的鉴赏能力。也就是说,按照研究性学习的路线图,学生基本达成了学习目标。其实,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到何种程度,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培养了问题意识,通过质疑与发现、分析与探究、思考与讨论、表达与交流等等环节,有效实现了学习方法的优化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本课学习的总结中,我主要表达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充分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深入文本,探得文心,深刻领会辛弃疾的“登临意”,尤其对成果之四所表现出来的研究视野表示赞赏。古诗文阅读能结合传统的“知人论世”,无疑在方法论上更胜一筹。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告诉同学们,这一分析还可以从西方文论的角度加以阐述,并适时补充了“风格即人”的著名论述。同时扼要概括二者的不同,苏词属于文人词,而辛词实乃壮士词或者英雄词。二是介绍了郭沫若写辛弃疾的一副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副联语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了辛弃疾词章的思想内涵和创作风格,以及对苏东坡所开创的豪放词风的继承与发展。这副对联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学习资料。三是给大家进一步的学习提出建议。辛弃疾推动了豪放词的发展,使之蔚成大观,使之能够与婉约词比肩并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价辛弃疾“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而异军突起,能于翦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我们可以把豪放词与“翦红刻翠”的婉约词放在一起再作一些比较,以进一步加深对两种词风的认识。
这些总结和建议是必要的,这个环节体现了教者的主导作用。研究性学习并非“放羊”,倡导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偷懒“无为”。研究性学习是对满堂灌教学方式的一种反拨,从而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实现由“代替”向“带领”的转变。
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突出了“人”“人文性”“互动”“生成”这些要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能真正做到“目中有人”,而研究性学习无疑可以为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带来有力的推动。当然,纯粹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还有待多方面的磨合。大概基于这样的考量,2017版课程方案中研究性学习的学分只设6分,占比必修学分6.8%,比2003版的12.9%明显降低。我们觉得这样的调整更为务实,不过,倒是十分希望在课程方案中能出现这样一个明确表述:要不断探索研究性学习理念与方法在学科学习中的渗透与融合。学科学习不断呈现开放态势,不断加强自主研究,这应当成为课程改革与“课堂革命”的一个努力方向。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中学]
教师上好常态课的指导性建议
1. 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在备课中有学科思想,有了学科思想的引领,就能预设课堂可能发生的问题。
2. 思想不会自己生长,必须建立在广览博取的基础上,要想拥有思想,就要学会读人、读书、思考。
3. 课上要关注所有学生的习惯,比如学习中的基本习惯:站、坐、执笔、读书、表达……养成最起码的习惯,制订相应的课堂常规。
4. 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习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学习。课上听课很重要。不是听结果而是听思路;要听要求,知道审题的重要性。会边听边记,边记边思考。
5. 教师的语言要精炼,有穿透力,突破重难点的能力强。
6. 教师会倾听学生们的回答问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言,便于推进课堂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