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玲 李京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新时代课堂教学发展的历史必然,它的实施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整合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学生、媒体与目标的统一
众所周知,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要求授课教师在进行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我曾参与过一节初中语文网络课,是在一个多媒体网络教室上的。课前授课教师搜集整理了大量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制成多媒体演示文稿,并拷贝到每台学生机里(称作“资料库”)老师本人也做了一个计算机课件保存在教师机中,可谓是运用了不少信息技术手段来准备这节课。然而,上课时却让我大失所望,因为40分钟时间大部分仍然是老师在控制,其教学过程大体上是:老师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计算机演示)──学生回答──提出下一个问题─老师继续演示计算机课件─学生查阅资料“资料库”──小组讨论──组长发言──学生小结──练习巩固──师生总结──布置作业──结束新课。
虽然这节课有精心设计的计算机课件,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库”,也有轰轰烈烈的小组讨论,更有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这算不算整合呢?我们姑且不评判它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也不追究它的“资料库”是否名副其实。我们只想知道它“整合”的目标是什么?是促使学生主动的学还是协助老师轻松的教?显然,这节课从始至终都被老师那只无形的指挥棒操纵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自主探索或协作交流。学生的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仍然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片面强调以“学生乐学”为中心,盲目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哗众取宠,而原有的教学目标没能有效实现,这样的整合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围绕目标,整合的关键应该是教师、学生、媒体与目标的统一。
二、教无定法,整合不要形成套模式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既然是一个教学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因为整合涉及的问题太多,如:学科间的差别、资源的性质、设备的性能、教师的素质、学生的水平等等,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按照某一固定模式来进行整合。曾经有人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和教学内容特点提出信息技术与語文学科整合的一个基本教学模式 :
1.学生——问题引导,自主预习——小组交流,合作提高——目标引导,合作融合——展示交流,体现成功;
2.教师——引导预习——启发思考——指导求新——激励创新;
随之而来的就是,该校所有的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等都千篇一律地按照这一模式来进行教学设计,无需情境想办法捏造情境,没有协作内容搞个游戏活动也说成是协作学习……。姑且不说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至少缺乏针对性。如果将整合形成模式,生搬硬套,只会束缚授课教师的手脚,对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极为不利。所以,整合没有固定模式可循,要根据教学实际因材选法。
三、整合≠计算机+学生活动
目前很多学校把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有诸多人误认为整合就是“ 计算机+ 学生活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某种工具,整合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还是有所不同。对于以计算机或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整合的各个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
[2]《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2004年《创新教育》第四期).
[3]《关于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当代教育科学》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