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析

2018-07-08 14:16杨玲
商情 2018年25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城镇化农村

杨玲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中促进农民发展的同时,还要把政策带来的经济发展转移到如何更好的发展内涵式发展理念上,而农村教育相对城镇教育的落后现状给“三农”发展带来了阻碍。当前农村的教育主要问题就是现有学校的基z}建设较差、师资力量较弱,特别是幼師力量更加薄弱。很多留守儿童都是隔辈老人在带,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里。在这样的氛围中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找到有效的切入口转化老人们和儿童父母的认知观,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政策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可以长久的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 留守儿童 农村 教育

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城镇化是指农村转化为城市的演变过程,包括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其他相应的转变。我国正在稳步的推进城市化建设,发展的成果也切实的惠及到了广大的农民,“十二五”期间有超过5千万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这巨大的迁移势必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结合重组,农村的教育形态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就给农村教育带来了诸多棘手问题。格局的变动也出现了两个新的呈现群体,一个是留守儿童,一个是城市流动儿童。这一呈现凸显了城镇化教育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镇的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这些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甚至是在城市长期生活,在城市置业安家,但由于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各种制度还未完善,他们并未取得城市户口,从户籍意义来说他们并不是城镇人口。因为中国的这种城市化方式阻碍了他们成为完全城镇化的转变。

二、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家庭教育环境缺失,父母关爱缺乏

当前,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有限,农民普遍收入较低,种地只能是带来温饱,根本不能满足如今的社会发展带来经济支出。所以很多农村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在城市寻找发展机会。这就让父母失去了跟孩子相处的条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的一年回来一次,甚至有的几年才回来一次,致使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举个代表性的例子:我带的中班有个小朋友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有爷爷、奶奶照顾,老人为了给家里带来一些经济收入,承包种植了几个草莓大棚,平时都是忙着农活根本没时间照看小朋友,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有时候布置一些需要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小手工等,爷爷奶奶也无法准确的完成,想要跟他们深入的交流,他们也没有办法准确的理解实际意思,对于现代化网络通讯的使用就更别说了,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

所以说,即使他们有爷爷奶奶的陪伴,也代替不了父母的职能,也弥补不了孩子在母爱、父爱中的缺失。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也导致了一些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如把有父母陪伴和无父母陪伴的儿童做比较的话,明显无父母陪伴的儿童性格更孤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变化,也是家庭教育的重大缺失。

(二)学校教育条件落后,幼教师资力量匮乏

在很多农村的教育理念里,对于幼儿教育认知较少,觉得孩子还小,没有必要上学,且上学费用也是家庭一部分重要支出。隔辈人的思想里还认为孩子小,上学也学不到什么知识,也就是在学校玩,不如自己在家带。很大程度上就导致了儿童入园率低,生源的不足也导致了教学条件的滞后,教学设施也不够完善,幼师的师资力量更加薄弱、合格师资更是紧俏。往往一个幼教老师要身兼数职,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能就无法兼顾到,例如:美术、体育、音乐等这类的教师比较缺乏,像心理咨询教师这一类的就更谈不上了。而诸如此类的教育问题,很多的幼儿园管理层考虑的不够全面,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就缺少了相应的改变措施。

(三)社会帮扶力量薄弱

除了以上说到的两点外,农村社区的帮扶也很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帮扶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在我接触到的几个小朋友村里情况来看,社区对他们的关怀基本处于空白,村领导也并不觉得留守儿童需要他们的帮助和扶持,对于留守儿童教育应有的关怀并未有体现,也没有做过任何措施。很多村干部认为留守儿童是孩子父母的事,与村里无关,留守儿童的个人生活问题、教育问题自然也是父母的事。另外,现在的农村发展还不能够像城镇那样,有完善的社区服务组织,大部分村落也只有一个村大队,实际上起不到社区服务的作用,这也一定程度的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缺少社会组织的帮扶,再加上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很多的幼儿园合并、撤校,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四)缺少政府政策支持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人口流动大会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农民工大量进城。农民工的大量流程和流动频繁的这种特性,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这个问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是,在国家层面来看,实际我国对留守儿童这方面的相关政策并不完善。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资金支持不到位,各方面对于幼教的不重视,导致对幼教的投入不足,相应的学校配套设施投入不足,儿童户外设施投入匮乏,此类等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五)农村留守儿童个人问题

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的个人问题也尤为突出。首先,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尤其是人身安全,因为缺少家长的看管,经常会有媒体报道小朋友自己玩耍被拐卖和掳走的情况发生。受教育的权益缺失,有些留守儿童家庭觉得孩子还小,并不需要上幼儿园、学前班这种类的学校,等到可以上小学的年龄直接上小学就可以了,对幼儿园的认识不够明确。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相对于有父母陪伴的同龄人来说,学业失败的风险更大,幼儿园这段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在上小学时文化程度和接受新知识的程度不及其他小朋友。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一)完善政府政策

首先,要充分做好城乡长期发展规划,在教育方面要做好以人为本,以公平、公正的教学理念为农名工子女提供当地的就学机会,让更多的农民工有能力、有机会在打工的同时可以无忧的把孩子放在打工地的学校接受教育。其次,完善教育经费的投入,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如有教育负债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借助社会资助等方式来改善教育经费的不足。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确定留守儿童监护人,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条款。加强我国对户籍制度的调整,减少一些地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收取的不合理费用,减轻他们的负担。

(二)完善教育环境

环境对于留守儿童受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留守儿童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特别是这个特殊群体,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家庭父母关爱的缺失就是一种伤害,那么完善社会教育体系实际就是在给他们创造一个弥补的心灵的场所。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借助一些退休教师和社会义务工作人员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还需要加大对农村文化环境的投入,让农村对于文化的认识更清晰。加强对校园周边的环境治理,让有碍儿童身心健康的不良场所清理掉。结合媒体宣传,让更多社会有爱人士了解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例如,慰问下乡村一对一,让城市的小朋友帮助农村的小朋友,建立友谊。从各个方面出发,尽可能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三)学校要及时掌握会社变化,满足教育需求

作为一个县城边界的幼儿园,可能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还不够创新,那我们更应当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改变现在的教育理念,调整办学方针。要认识到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断的探索和完善现有的教育方式,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准确的引导。加强师资的素质教育,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结合家庭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

很多父母因为觉得自己不在孩子的身边,就推诿责任,觉得不在身边所以管不了孩子,也不去想办法解决这种状态,这样是不对的,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伤害,也给孩子心理上带来伤害。关爱儿童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社会的责任,为留守儿童有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而留守儿童缺失家庭关爱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所以家长们在打算外出打工的同时就要提前规划好孩子的教育问题,选择适合的监护人,及時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保持与老师的有效沟通,现在信息发展的这么发达,完全可以实现及时的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无论如何,孩子是未来,最好的教育方式,还是希望父母能够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如果能把孩子安排在身边接受教育,让他们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一个牵动社会性的话题,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一个举足轻重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的努力和坚守。不管是要得到社会的关注,还是家庭和学校的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政府也要完善制度和政策的实施,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公平的教学理念,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为留守儿童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1]路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

[2]吕七.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7).

[3]丁品德.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5,(10).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城镇化农村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