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念,张长思
(1.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 100191;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当下,太极拳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和经典符号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其所蕴藏的深邃哲理以及独特的健身修身价值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作为一项教育内容进入高校体育课程以来,太极拳深受广大学生的推崇与喜爱。大学生是当代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主力军,亦是传承太极拳的重要群体和中坚力量。对于大学生而言,学练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修性怡情,还可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传承主体,大学生对于传承内容——太极拳的认知水平与认知需求是对其有效传承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换言之,大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太极拳的教学效果与传承效率,对太极拳的认知需求及其被满足的程度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练习太极拳的动机和持续性。对此问题,学界虽然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但限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普遍缺乏深度,仅为泛泛之谈,且忽视了对大学生太极拳认知需求的研究。而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现状和认知需求,探寻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困惑所因、目标所向、需求所在,无论对于太极文化的推广,还是对高校太极拳课程的完善,亦或是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家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纸质文献资源库,收集相关书籍20余本;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电子文献资源库,以“太极拳教学”“武术教学”“太极拳功能”“太极拳文化”“太极拳历史”“认知现状”“认知需求”等为关键词,查阅相关学术论文,精选60余篇研究文献。
1.2 访谈法依据访谈提纲,对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北京市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每校各选10人)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录音方式记录访谈内容,并对每次的访谈录音进行命名,以此收集充分的信息和数据资料,为进一步的理论论证提供依据。此6所高校均为综合类大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有体育专业,但本研究选取的访谈对象均为非体育专业学生,以达到对普通综合性高校大学生的代表性。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1.3 逻辑分析法本文前期的文献分析、框架设计、访谈提纲设计,以及后期数据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中均使用了逻辑分析法,并通过对资料不断提炼,以经验事实为依据,逐步形成理论。
2.1 高校太极拳课程及受访者现状分析在这6所高校当中,学生基本上都具有“宿舍—餐厅—教室”式的单一循环生活方式。原因在于:1)当代大学生还未毕业前就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就业形势严峻,竞争压力大,面临着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社会潮流,导致他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充实自己,从而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2)在大学生的休闲时间里,基本上都是不太喜欢体育运动的,女生觉得体育运动太累,宁愿去逛街、看电影和睡觉,男生大多数喜欢呆在宿舍打游戏或者上网聊天;3)可能受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观上减少户外运动。在受访的60人当中,有26人参加过太极拳相关课程的学习,34人没有学习过太极拳。
2.2 大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途径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简而言之,认知即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1]。由此,人们对太极拳的认知可以理解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太极拳的活动及其结果。掌握大学生太极拳认知途径可为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太极拳认知水平以及制订太极拳推广策略提供有力参照。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太极拳是一项既熟悉又陌生的运动。熟悉,是因为太极拳相关题材的影视和小说以及大众健身人群对太极拳的公开演练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太极拳,使其能够进入大众的视野;陌生,则是因为从太极拳专业的角度来看,普通大众只知道太极拳的个别动作名称,而未能深入认知和体验这项运动。高校大学生对于太极拳也基本上处于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认知状态,他们对于太极拳的认知途径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李XX在接受访谈时说:“我是通过看到公园里老人们打太极拳从而选修学校的太极拳课的,是通过观看影视剧中的太极功夫和一些太极拳比赛了解太极拳的”,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学生在谈到了解太极拳的渠道时,则表示“对太极拳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阅读武侠小说,小说中的太极拳在实战中以柔克刚的实战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还有就是学校的太极拳课程和一些有关的表演。”
可见,高校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电影、书籍、公园健身人群和学校开设的太极拳课程了解太极拳的。除此之外,通过对访谈录音进行归纳得出,目前在北京市的高校当中,大学生了解太极拳的途径主要是学校的教学和社团活动,其次是电视、电影和社会各界的宣传,最后是网络和书籍。原因:在学校当中,学生接触和了解到太极拳最简单、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老师的教学及各种与太极拳有关的社团活动;通过观看太极拳的影视节目,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到太极拳,通过网络和书刊能够让大学生知道更多在课堂当中学不到的太极拳知识。
2.3 大学生对太极拳历史的认知“读史可以明志,读史可以鉴今。”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今天,了解民族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不仅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必要条件,同时对于培养青少年民族精神和文化自觉自信也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发声:“让青少年学生学习历史,自然会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民族精神。”[2]对太极拳历史的学习亦是如此。
2.3.1 对太极拳起源的认知分析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拳种之一,早期不叫太极拳,而被称为“长拳”“十三式”“软手”等。关于太极拳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就有着不同的说法。即便在专业的太极学术领域也存在不同的说法,例如有唐代许宣平、明代张三丰开、清代陈王廷、清代王宗岳等开创太极拳的说法。当前,大多学者和民众认为,明朝末年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所创编的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最早门派,后来经过太极拳大师们逐渐演化,就有了当今的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征的太极拳流派[3]。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太极拳的起源,少部分人表示了解太极拳的创造者,其中多数人认为太极拳是由张三丰所开创,个别人提到了陈王廷、王宗岳和其他一些太极拳“创始人”的名字。可见,目前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未能充分关注对于太极拳历史知识的科普。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与高校太极拳教学目标有关,更为直接的原因则是专业师资和教师专业知识的匮乏。高校太极拳课程由非武术专业的教师承担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套路方法的传授和教习,忽略了对太极拳其他知识的传播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极拳的有效传播与传承。
2.3.2 对太极拳流派的认知分析众所周知,中国武术内容丰富,流派繁多,就某一拳种来看,又分为不同的派别,太极拳便是如此。“太极拳在我国源远流长,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创新,派生出了多种流派。有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5大派系,被誉称为‘五式太极拳’。”[4]每个流派的太极拳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陈式太极拳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动作和顺,姿势柔软,落落大方;孙氏太极拳结构紧凑,逢进必退;武式太极拳是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连绵,等等。可见,虽然同属于太极拳,不同式别太极拳却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运动风格。
通过访谈得知,在北京市的高校中,大部分大学生是只知道太极拳有陈、杨两大流派,只有少部分大学生知道除了陈、杨两式以外还有孙、吴、武等太极拳流派。在跟他们谈到太极拳各流派风格特点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模棱两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XX就说“我知道太极拳有陈式和杨式太极拳,但是要说他们的特点的话我就不清楚了。”北京理工大学的王XX说“对于太极拳的流派我知道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和吴式太极拳,知道杨式柔、陈式刚的特点,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由此可见,北京市高校大学生中知道陈、杨两式太极拳的较多,对于他们的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孙、吴、武等流派了解得较少。
2.4 大学生对太极拳特征的认知太极拳特征是太极拳在文化内涵和运动形式方面区别于其它运动文化尤其是异域运动文化的特别之处。大学生对太极拳特征的认知情况能够直接反映其对太极拳的认知基础并进而影响其太极拳学习兴趣和锻炼过程。
2.4.1 对太极拳文化特征的认知“太极”一词源出《周易》,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但无不在渐渐老化,正如俗话所说:只有变是不变。太极拳就是把这些种种变化,在拳里演练出来。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的控制之中,这就是太极拳。太极拳有着“身心兼修,道德先行”的传统美德,有“阴阳互补,刚柔并济”的哲学理念,是将传统的儒、释、道的文化精髓融入到拳法当中,正因为如此,太极拳也被称为“哲拳”。
大学生对于太极拳文化特征的认知比较粗浅和零散,缺乏系统性。在接受访谈时,学生普遍能够说出一些与太极拳文化特征相关的词汇,如“阴阳双鱼图”“八卦”“圆”等太极文化符号,以及“形神合一”“天人合一”“意念”“包容、谦让、礼仪”等文化理念。尽管如此,仍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太极拳文化特征缺乏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知。
2.4.2 对太极拳运动特征的认知任何运动项目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和操作特征,运动特征是一个项目存在的根本,也是其魅力所在。太极拳是现在普及较广的拳术,对太极拳的运动特征可以总结如下: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意体相随,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式式均匀,连绵不断等[5]。《太极拳论》中有“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6]之句。
对运动项目动作规律和技法特点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学习和提升该项目运动技能的关键。太极拳作为一项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理论指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具有独具特色的运动方式,而作为内家拳,太极拳的运动特征又更难以把握。访谈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太极拳运动特征的认知多停留于表面,即从外在的动作形态来判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太极拳“是一种慢和柔结合的运动”“像是老年人的运动”,甚至不乏调侃,称太极拳就是“一个大西瓜,一分为二,一半给你,一半给他。”当然,也有认知比较深刻的学生,在他们看来,太极拳的运动特征体现为“松沉柔顺,圆活畅通”“形神合一”“虚实分明”,等等。还有的说,对太极拳,“就是那种轻缓却不飘逸,就是一种厚重感,很扎实的感觉。”
2.5 大学生对太极拳功能与价值的认知太极拳是遵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而形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传统拳术,他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技击对抗、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7]。
2.5.1 对太极拳功能整体的认知分析大众运动实践和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习练太极拳是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和技击对抗的。如1959年周恩来在北京体育学院会见日本松村谦三时所说:“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7]”因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和学练太极拳。
在谈到对太极拳整体功能价值的认知时,中央民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赵XX说:“太极拳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身心的修炼,它能够让我的内心渐渐地由浮躁转入宁静,让我整个身心都进入放松的状态。”北京理工大学的戚X说:“我觉得太极拳的功能太多了,最初级的就是强身健体,其次可以养生保健,还可以修身养性。”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苏XX说:“除了强身健体以外,还可以进行表演展示,或者像电视电影中的那些武林高手一样进行对抗吧。”“太极拳是一门技击与养生并重的拳术。”大学生在对太极拳功能价值进行叙述时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有健身、强身、保健、养身、修身、养性、技击、对抗、表演等。
大学生对太极拳功能价值的认知是较为全面的。高校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健身强身、养生保健、修身养性的功能绝大部分是持认可态度的,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太极拳是不具备技击对抗的功能价值的,认为太极拳看起来是慢悠悠的,像是老年人的运动,所以不具备技击对抗的功能价值。因为大多数同学因看到过太极拳套路运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其健身、强身、保健、养身、修身、养性等的功能价值是有感觉或者体会的,但对太极拳技击对抗的功能接触不多或者使用不到该功能,从而了解不够深入。
2.5.2 对太极拳技击价值的认知分析武术有技击对抗的功能,太极拳本源就是武术。技击功能是太极拳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技法,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舍己从人”的技击技巧来克敌制胜[8]。
访谈时,部分学生对太极拳有技击对抗的功能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大多数大学生对太极拳的技击对抗功能表示怀疑或否定。中央民族大学的王XX说:“太极拳的技击功能我觉得是有的,以前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视频,太极拳高手对跆拳道高手,太极拳高手轻松地化解了跆拳道高手的攻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部历史学系的陈X说“我对太极拳功能的认识与大部分人一样,都认为它是老头老太太们上了年纪之后的娱乐消遣外加强身健体的活动,那些电影电视里能够打架的动作我是不看好的,觉得有点不实际,那么慢怎么能够打到人,应该是电影夸大了吧。”在对其他大学生的访谈中也有类似的话语,例如软而无力、慢悠悠、软绵绵、花架子、华而无实、老人拳等,这些大学生认为太极拳是没有技击功能的。由此可见,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在高校的传播不理想,高校目前对太极拳技击功能的传播与教育存在缺失,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如果得不到传承与发展,对太极拳将是极大的创伤。
究其原因,当前,高校太极拳教学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在教学内容上以太极拳的套路教学为主,导致太极拳的散手不能为广大的学生所知。虽然在一些影视作品或者书刊中有对太极拳的散手的介绍与传播,却又把太极拳的技击对抗功能夸大了,这也是大学生对太极拳技击对抗功能缺乏认知的原因之一。
2.6 大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需求人在思考问题和处理信息时,就会有不同的反应倾向。例如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认知需求高的人会通过从各种渠道搜索寻找各种相关信息,经过分析整合后去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相反,认知需求低的人就会安于情境的模糊性,仅关注表面线索且仅凭自己感觉去草草地做出决策。有时外界环境所提供的线索也会影响人的认知需求,从而也会影响人需求的结果。对太极拳的认知程度不同的个体,对太极拳的需求程度也不一样。对太极拳的认知需求就是人们由于对太极拳在认知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要求,是人们从事太极拳运动的内在动力和基本动机。
2.6.1 大学生对太极拳理论的认知需求在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求的对象,从而产生对某些活动的动力与动机。[9]对太极拳在理论上的认知需求对人习练太极拳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是激发人们对太极拳活动进行认知的重要动力。
在对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访谈中,谈到对太极拳理论的认知需求时,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对太极拳还想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有学练或者接触过太极拳的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2015级汉语文化学院的张XX说:“通过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发现自己的性格与其很相似,我慢慢地体会到了太极拳包容和谦和的文化魅力;除了太极拳的招式以外,我个人还希望老师能再介绍一些和太极拳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它和太极剑的区别、阴阳的结合、太极拳的养生理论,等,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太极拳以及中国文化的体会。”中央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罗X谈到“我还想了解太极拳各派中的一些宗师人物,太极拳的比赛是怎样来评分的,太极拳都有哪些大型的赛事等。”在受访的这些大学生当中还有人想要了解太极拳的流派特点、太极拳的拳式规定、太极拳的传承礼仪等。由此可见,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对太极拳认知的需求是强烈的,对太极拳文化是有着强烈的探求欲望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北京市高校太极拳课程教学仍存在不足,对太极拳的教学应适当增加太极拳的背景知识、对太极拳赛事活动等的介绍等内容。
2.6.2 大学生对太极拳实践的认知需求太极拳的实践认知需求,是指主体在身心体验和运动技能方面对于太极拳的需求,它是主体从事太极拳运动的直接动力。太极拳之所以能够盛久不衰,成为传统武术拳种中的一枝独秀,不仅因其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丰厚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更在于其在独特的理论体系之上形成的技术体系和运动方式,通过这种特殊的身体练习,主体会在逐步掌握与驾驭动作的同时获得体质增强、身心愉悦的双重效果。
依据个体的现实情况及个体对太极拳历史、文化、功能认知的不同,大学生对太极拳实践的认知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3个方面:1)健身养生的需求。太极拳自上世纪50年代被改造成体育健身运动以来,其健身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彰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太极拳的普及和发展,造福人类健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狭隘和固化了人们对于太极拳其它价值功能的认识。在接受调查时,大多学生表示希望通过太极拳锻炼提升体质。2)技击防身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1名学生在接受访谈时表示,“在练习拳法动作的过程中多讲解一些技击技巧,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练拳的积极性。”也有学生提出“希望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对实战技法的讲解”“如果能够讲解看似柔软的太极拳能够怎样成为防身技能就更好了”“太极拳课上应该更多地穿插对这个动作在真实情况下运用的科普”等等;3)文化体验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的1名学生在被问及为何选修太极拳课时,说“不仅是因为教授汉语的需要,也为了加强身体素质,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历史专业的1名学生则表示练习太极拳旨在“体味其中的文化意蕴”。经管学院的1名同学则“希望把从前道听途说的内容在现实中亲身体验,身体力行地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于太极拳的实践认知需求主要集中在掌握运动技能,强身健体;了解文化内涵,体悟太极文化;学习技击方法,掌握防身技能。
3.1 结论1)北京市综合类高校大学生了解太极拳及其相应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对太极拳的最初认知途径主要是学校教学、影视作品、网络书籍、周围环境等。
2)在太极拳文化的认知上,多数大学生对于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特点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太极拳本质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
3)北京市综合类高校大学生对太极拳的文化特征有所理解,但仍缺乏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知,对太极拳的技术风格限于杨式和陈式太极拳,其他流派了解极少。
4)北京市综合类高校大学生对太极拳功能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健身养身和修身养性,对太极拳特有的文化教育功能和技击对抗功能缺乏认知。
5)北京市综合类高校大学生对于太极拳的实践认知需求主要集中在掌握运动技能,强身健体;了解文化内涵,体悟太极文化;学习技击方法,掌握防身技能等。
3.2 建议1)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提高太极拳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和扶持太极拳在高校中的发展,并在政策制定和工作实践中发挥引导作用,切实将太极拳在高校中的开展落到实处。
2)在学校层面上,强化太极拳的文化意识,注重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在高校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太极拳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传播,如在校园的某处设立“太极拳文化走廊”、开展太极拳展演活动或者比赛等。
3)在教师层面上,提高高校教师和太极拳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太极拳教师和传播者应当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着手来提高自我,为太极拳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4)在学生层面上,高校大学生作为太极拳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应当正视这个角色的责任,在太极拳的学习中,应当保持积极主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承担这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与传播者的责任。
5)在课程层面上,应拓展和调整教学内容,在24式简化太极拳套路的基础上,增加其它太极拳械套路以及太极功法、太极推手、实用技法的讲解和练习,以增进大学生对太极拳技术体系的掌握和对太极拳文化的理解,同时体现出高校太极拳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多样性;应调整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单纯体育教学的一般模式,结合传统武术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太极拳课程特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