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亮
摘 要:固定资产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行的基础保障,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越来越受到国家各级部门的关注,本文探讨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对管理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及使用的,其来源包括购入、自制、接受捐赠等渠道,使用了一年以上的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非盈利性质,其主要作用是能够为单位提供一定的办公环境和条件,最终目的是提高工作的整體办事效率和质量,为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民政系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包括六个大类:建筑物房屋及相应的附属设施等,通用设备类如计算机、打印机等,专业设备类如机械设备、教学仪器录像机、投影仪等,交通运输工具类,档案资料类,家具设备类如桌椅沙发等。
从实际情况来看,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我国行政任务及事业规划能够有效完成的重要保障,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客观性需求。其次,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等相关环节的运行,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有配置,最终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得以一定的提高。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从单位性质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固定资产的购置的资金多源自于政府的拨款,然而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单位缺乏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就造成了固定资产盲目预算及购置的现象,形成了浪费。由于意识不足,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不爱惜,造成了如办公用品、车辆等的损坏,为单位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意识的不足,存在向国家申请物资随意的现象,导致过度所申请来物资无处可用,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浪费。
(二)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和体系不完善
首先,固定资产管理中没有较为完善的核算制度。如有些固定资产做报废处理,尽管在固定资产的账目上有一定的记录,但却没有相应的会计核算,以至于最终出现账物不相符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会计核算缺乏时效性和准确性,不能体现出单位的真实的固定资产状况。
其次固定资产处置不合规。随着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相应的办公设备及设施仪器等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对于更换下来的旧设备存在无人管理,随意处置的现象。很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上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透明度不高,缺乏严谨的管理流程或相关进程存在一定的漏洞。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较低
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单位信息化水平密切相关。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互联网应用水平低,这使得资产管理的衔接步骤出现断层现象,造成管理不规范。由此可见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一)强化管理意识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在年度会议中强化加强单位相关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其次领导层应充分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以切实行动规范管理,强化管理氛围,最终使得职工的固定资产使用及管理的理念得以固化。
(二)完善管理制度,形成规范体系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形成一定的规范体系化,是规定资产管理的关键。制度的完善应根据各部门对固定资产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使用及管理的整个流程,形成规范化体系,使其发挥最大效益。首先参考内控体系确定人员的有关权限,形成监督体系,杜绝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会计舞弊现象。其次要规范固定资产使用及运作的各个步骤,形成一定的规章制度,使管理程序更加公开透明。
(三)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应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应大力研发和引用相关软件及网络系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管理。快速有效的衔接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获得变得更加对等,也使得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迟晓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3(3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