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析

2018-07-07 08:06赵晨春
成才之路 2018年17期
关键词:设问独立思考能力鼓励

赵晨春

摘 要: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设民主氛围,激发独立思考积极性;精心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及时鼓励,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独立思考能力;民主;氛围;设问;鼓励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7-0039-01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而是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独立思考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之前的数学课堂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甚至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得数学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更不会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进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元角分。教师问道:“同学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接触过元角分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谈一谈你对元角分的认识呢?”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积极思考,并联系生活举出很多例子,如有人会列举买衣服的例子,有人会列举买菜的例子,有人会列举玩游戏花钱的例子,等等。总之,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进而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运用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如果学生的回答错误,教师可以先询问其他学生的看法,如果有学生回答正确就以这个学生的回答为准,如果没有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再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正。

二、精心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疑问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金钥匙,教师只有精心设问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进行讲解,恨不得将所有知识点都讲通、讲透,一下子都传授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花时间进行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减弱,就会对教师形成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精心的设问,运用设问艺术,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究、不断思考。

例如,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传授给学生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学生就会慢慢失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对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精心设问。上课之前,让学生们准备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此为依托,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运用设问法,问道:“同学们,你们手中的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呢?”“你们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你们有什么发现?”这样的设问,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动脑动手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思考者,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逐步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及数学素养。

三、及时鼓励,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被教师称赞和鼓励,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鼓励评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乐于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不仅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将学生的学习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纵向比较,能够及时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要看到学生的进步。教师可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将学生的进步翔实地记录下来,并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鼓励学生,即使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教师的鼓励要真实具体,在看到学生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的不足,并采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意识到自身不足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进,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不断反思,取得更大的进步。此外,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的方式和方法,要口头语言鼓励和物质鼓励并重,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口头表扬或者指正时,要尽量落在细节之处,比如说,“这次你预习得非常好,这几个问题都回答对了”或者“这道题你在思考的时候忽略了一个条件,才导致后面的思考走偏了”,等等。这种较为细致的引导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自己的思考方向。

总之,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教学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设民主氛围,激发独立思考积极性;精心設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及时鼓励,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参考文献:

[1]曲立君.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07).

[2]朱超,简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7(04).

猜你喜欢
设问独立思考能力鼓励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支架式”设问,点燃思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