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知识管理作为当前知识密集型社会的新管理思想,将其运用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之中,将有效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知识管理能力,推进群体的专业化进程。
【关键词】知识管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5004103
【收稿日期】20171017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编号为EKA130431
【作者简介】王鹏(1982—),男,太原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执行者和推进者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群体也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大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力度。”引入“知识管理”理论,通过加强知识储备、分类、升级、迁移等活动,促进个体知识的动态生成,有效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水平。
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内涵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组织或个人的知识创造能力,提高组织绩效,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的获取、储备、升级、共享和创新等过程。简言之,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过程管理,是组织或个人运用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学理论,以科学的方式对知识或信息资源进行储备、整合、升级、转化、迁移和应用,以提高组织或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知识管理运用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可能性1有助于缓解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
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体现为社区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压力和心理体验下表现出的自身态度、职业效能和情绪耗竭状态。一直以来,由于社区教育的边缘化地位,作为教师群体中的小众——社区教育工作者面临着社会认同、职业发展、薪资待遇等多方面的问题。有调查显示,社区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明显职业倦怠,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成效。[1]专业化发展是个体应对外界压力、增强职业认同、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为此,在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过程中引入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可以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从日常的繁琐的事务管理者转变为高效能的集约型知识管理者,帮助社区教育工作者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时间消耗,进而缓解他们的工作耗竭和现实负担。同时,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升级有助于社区教育工作者将日常的经验性教学与管理升级为系统性知识管理,有助于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成就感和认同感的形成,进而推动队伍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
2有助于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胜任能力
Harrison在社会胜任模型(Social Competence Model)中指出,职业倦怠与自我工作胜任感有关,职业倦怠与个体的职业胜任能力存在密切相关,如果个体体验到较强的工作胜任感,其工作动机将大大增强。所以,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将有效提升其职业胜任力,缓解其职业倦怠。社区教育工作者作为基层社区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因为其教育对象在年龄、职业、社会地位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教育的实施过程充满复杂性,需要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实现业务的提升。经验形成是典型的隐形知识,面对当前社区教育工作从业人员的知识背景、学历层次、工作年限的差异,使得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群体相互之间的分项和传递难度较大。引入知识管理,能够充分借鉴管理学和信息学中的技术方法,将优秀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经验和知识储备的隐形知识进行“信息编码”,实现典型知识的数据重组,形成可供分项和学习的外部化“知识库”,提高群体的学习效能和业务水平。
3有助于变革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管理机制
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而排在首位的就是要有规定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面对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要从原先的单一学科向全科发展,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知识等。传统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职后培训管理机制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培训内容陈旧、培训方式老套、培训过程粗放,多为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个别案例的经验推广和形式上的问题解决等,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引入知识管理就是要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和培训方式,立足社区教育工作者发展需要,尊重人的价值与人格,关注人的潜能与创造,将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个人发展的需求和目标有机统一。[2]知识管理视域下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管理机制的变革就是要充分了解学员的需要,建立新型的合作式、扁平式管理机制,建立学员和主讲教师以及学员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分享机制,有效增强培训效果。
4有助于丰富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实践
虽然社区工作者这一职业在我国存在了30余年,但是关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研究在我国还比较薄弱,能够搜集到的文献和专著非常有限。因为社区教育的交叉性和特殊性,现有的研究者主要来源于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和成人教育研究人员,其他学科背景研究者的参与非常少。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内涵、必要性、胜任因子、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在具体专业发展路径方面,主要有职前学科培养和职后专项培训。同时,提出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条件保障等。但是,总体上,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都比较模糊,多从宏观的视角来建构整个发展模式,但具體到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具体方法的研究有待深入。将企业和组织中的知识管理引入社区教育的工作与实践,为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供借鉴的方法,将更有利于社区教育工作者提高知识获取、转化和应用的能力,拓展其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视域。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策略分析1理念先行:强化知识管理与创新
管理首先是一种理念和认同,管理理念的革新与内化成为实施的起点和关键。社区学校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向教育对象传递知识、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场所,在其组织实施过程中充满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其中,显性知识体现在已经进行数字编码化的知识,如教材、电子文档、数字期刊等教學资源。隐形知识体现在个体化的、未能够进行符号编码的知识,它存在于个体和组织的头脑中和文化中。社区教育工作者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主体,使其具有知识获得、准备、审计、转化、迁移和应用的能力是知识管理的最终归宿。作为社区教育的管理部门,首先,要制定《社区教育工作者知识管理发展规划》,明确知识管理的具体目标和进度安排。其次,要建立完善统一的知识管理制度,以规章的形式确立知识管理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组织全体成员对知识管理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学习,提高群体对知识管理理论的重视和认同。再次,要深度调研,充分了解和掌握现有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知识结构及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期待和困惑,为全面开展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最后,要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成长型”激励机制,[3]激发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知识分享的热情和动机,建立导向性的绩效考评机制,将知识分享作为个人和团队绩效考评的重要组成。
2组织变革:畅通知识沟通与流动
组织变革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自身的规模、结构和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行为及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传统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一般以自上而下的科层等级的方式来建构,各等级之间和同一等级各组织部分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和范围,阻碍了社区教育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个体长期处于“孤立”和“封闭”状态,既不愿意自己“走出去”,也不愿意别人“走进来”,使组织失去了系统的整体观,缺少了彼此之间知识交流与分享的愿望与热情,因此,建立“学习型组织”成为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首先,要推进组织变革,建立扁平式组织结构,畅通不同等级之间及同一等级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渠道,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速度,使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更加便利。其次,要建立专门化的知识管理部门,统筹知识管理相关事务,负责搜集和整理对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初步的储备与分类,推进知识的学习与使用,提高知识的利用率。[4]最后,要唤醒“两馆”的“沉睡”知识,使其真正介入知识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图书馆和档案馆软硬件建设,组织专门人员对信息流中的知识节点进行整理加工,为使用者提供系统的知识来源。
3技术平台:促进知识储备与升级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云端服务技术,结合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建立社区教育工作者知识管理的信息平台。从当前的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来看,整体建设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学校虽然硬件设备较好,也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开辟了“资源库”“素材库”等空间,但是由于对相关资源没有进行的系统的梳理与分类,加之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信息化技术的欠缺,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较低。首先,要绘制“知识地图”,建立社区教育工作者“知识库”。知识库可以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公共空间,但是其中的知识必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类,如按照区域可以从国外和国内、省内和省外等范围进行知识整理;按照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进行知识整理;按照展示形式可以从文字版和视频版等进行知识整理。其次,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打造教育知识网络。充分利用学校已有局域网络,联通在线学习资源,发挥知识管理与ELearning之间的合力。最后,要建立区域社区教育工作者虚拟学习社区,为参与群体提供灵活的知识交流与分享平台。同时,利用手机等便捷式信息处理工具,实现客户端的知识共享和知识推送。
4实践应用:推动知识转化与组合
实践是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知识的重要标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隐性知识的价值必须通过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来实现。1958年,迈克尔·波兰尼从哲学领域首次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主观的经验或体会,是不容易运用结构性概念加以描述或表现的知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隐性知识主要体现为非正式且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成为知识管理的难点。首先,要积极组织各类非正式群体活动,拉近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距离,通过学习论坛、师徒配对、工作沙龙等方式,促进其深度交往和经验分享,在非正式活动中感受到隐性知识的外化。其次,要开展各类观摩和示范教育活动,邀请经验丰富、成绩显著的社区教育工作先锋人物进行示范展示,其他人员现场观摩,课下共同开展问题式研讨,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最后,要建立区域社区教育工作者知识联盟,鼓励区域内或跨区域进行挂职锻炼或交换学习,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协作,组织之间彼此合作、共同提升。
5合作文化:实现知识共享与创生
合作文化的营造和建立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保障,这里的合作文化指社区教育工作者按照某种合作方式,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彼此信赖、协作,以达到个体和组织的预期目标,从而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共同发展的关系形式。合作文化可以分为人为合作和自然合作两种,人为合作是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合作由外在的行政力量控制,自然合作是出于个体本意的自愿合作。当然,自然合作才是营造合作文化的理想状态,合作的本质在于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实现个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知识共享。首先,要建立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型组织并开展合作。社区教育工作者学习共同体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进行知识交流、经验分享、科学研究等活动,形成集体智慧,促进个体成长。通过主题活动、专家讲座、经验畅谈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助性教研活动,引导社区教育工作者逐渐走向自觉、自愿的合作。其次,要建立有效的传帮带合作模式,促进新人的快速成长。新型的师徒关系是建立在本意内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资深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引领,建立一种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最后,要多方协同,合理实施知识管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既涉及职前的专业培养,又涉及职后的发展培训,所以,需要地区、社区、高校等多种力量形成合力,在行动上切实提供支持,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程仙平.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版,2015(5):83—87.
[2]邱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34.
[3]彭明成.论知识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6(10):85—87.
[4]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162.
(编辑/乔瑞雪)2018第5期(总第376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5 2018Total No.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