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传统“刑—礼—仁”结构的逻辑展开

2018-07-06 09:54万远新
学习月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方法论秩序信仰

●万远新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问题。会议强调指出:“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显示了与腐败坚决斗争到底的决心。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我党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并在艰巨的反腐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反腐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强调惩戒、制度和信仰三位一体,同时坚持标本兼治、防治结合,体现了反腐斗争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其中,“不敢腐”是治标,以“惩”为主,属于事后补救,严惩腐败行为;“不能腐”是治本,以“防”为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源头治理,属于事前预防,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想腐”则是培根,以“信”为基,即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上保持主动廉洁。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方法论,可以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找到深厚的文化资源。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将“刑”与“礼”并立。孔子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将“礼、乐”植根于“仁”之中,从而形成了“刑—礼—仁”三位一体的秩序结构。这种秩序结构,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方法论如出一辙,可以说后者正是前者的逻辑展开。

一、“齐之以刑”:坚持法治反腐,高压震慑,使人“不敢腐”

对于已经发生的腐败行为,我们最直接的反腐对策就是严刑惩处,以儆效尤。这也就是先秦时期所谓的“齐之以刑”,目的是通过严刑酷法,让人们“不敢腐”。春秋后期,郑国子产“铸刑书”,标志中国成文法的诞生。在中国古代,“刑”与“法”的实质是一致的,“刑”更侧重于“法”之用,有时可与“法”通用,而“法”则兼具“法”与“律”两者。管子曰:“夫法者,所以兴功禁暴也,律者,所以定纷止争也。”韩非子曰:“治民无常,唯法为治。”中国历朝历代在制定刑律时,都将贪赃枉法作为打击重点,惩治力度相当严厉,如“夏刑三千条”中规定“昏、墨、贼,杀”,其中,“贪以败官为墨”,就是讲官场腐败,犯此罪者,唯有一死。

我们今天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对贪腐分子的法律惩处力度,正是我国传统的“齐之以刑”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只有在全体党员(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中设立党内政治生活禁区,高悬法治反腐利剑,对腐败分子依法严惩不贷,才能形成高压震慑之势,让人“不敢腐”。

二、“齐之以礼”:坚持制度反腐,防患未然,使人“不能腐”

法治反腐只是治标,不能解决腐败产生的根源问题。汉代大儒董仲舒便清醒地认识到,“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所以,在刑法之外,古人尤其注重以“礼”为根本的国家制度建设,从而形成了“刑—礼”并立的秩序结构。所谓“礼”,乃是“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也是“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相比于“齐之以刑”,孔子更加注重“齐之以礼”,因为“礼”能让人“有耻且格”。孔子所重之礼分为“官礼”和“仪礼”,“官礼”即以官制为核心的典章制度,“仪礼”则是规定祭、冠、婚、丧、乡射、朝聘等方面的礼节。《礼记·经解》篇说:“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因为“礼”有此防范于未然之功能,所以特别受到儒家的重视。

我们今天尤其要重视制度反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门为党内政治生活制定规矩,要求“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无疑将对党内各种权利的监督和各种腐败行为的防范起到关键的作用,真正形成全民“不能腐”的制度效力。

三、“志于仁”:坚持思想反腐,自律自觉,使人“不想腐”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之后,还要进一步将制度内化于心,在内心形成信仰,否则,再好的制度也都可能流于形式。孔子非常注重“礼治”,但是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大环境,他也极力倡立仁学,以“仁”作为“礼”的内在根据,以“礼”作为“仁”的外在体现,从而形成了“仁—礼”相依的秩序结构。孔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孟子拓展仁学思想,努力在人心中培植四端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北宋司马光又提“廉耻”之心,认为“廉耻,立人之大节”。明朝大儒王阳明提倡心学,主张“致良知”。如此这些,都是要在人心之中树立一信仰,作为行为的内在根据。

如今我们共产党人也要在心中立起信仰,从而筑牢思想之“堤”,增强拒腐定力,真正做到“不想腐”。这个信仰,就是十八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这是从思想上反腐,它应该是我们反腐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方法论秩序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秩序与自由
论信仰
铁的信仰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孤独与秩序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