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以沈阳市为例

2018-07-06 03:41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辽宁沈阳0044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307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龄幼儿教师差异

万 超, 冯 璐, 卢 阳(. 沈阳大学 师范学院, 辽宁 沈阳 0044;2. 东北师范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 长春 307)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以辽宁省沈阳市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 以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为调查维度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了解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情况及幼儿园信息化设备配备状况, 探讨了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年龄、教龄、性别和学历的相关性, 从中挖掘出有利于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实证依据, 提出了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2. 研究工具

在参考相关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1-2],形成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幼儿教师基本信息、园内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幼儿教师信息素养3个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教龄、学历、性别和园所类型等人口学变量;园内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多媒体、电子白板配备和园内网站设置等信息;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4个维度。采取斯皮尔曼公式对问卷的信度进行验证(折半信度系数为0.773),问卷信度良好。问卷单选题选项数量不相同,采用3级和4级两种量化方式。3级量化赋值1分、2分和3分,2.55分以上为理想,2.1~2.55分为良好,1.8~2.1分为及格,1.8分以下为不理想。4级量化分别赋值1分、2分、3分和4分。3.4分以上为理想,2.8~3.4分为良好,2.4~2.8分为及格,2.4分以下为不理想。采取随机抽样法,利用网络平台发放问卷,对沈阳市45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共405份,有效回收率90%。使用 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样本特征

幼儿教师的基本信息统计(见表1)表明,青年教师仍然是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中的核心力量。本次调查对象大都是新入职的教师,符合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不强的特点。新入职教师的学历与往年相比有了很大提升。

表1 被调查人员基本信息

二、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结果

1.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1)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指的是人们对于信息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及对信息的创新能力。信息意识维度有3道单选题(见表2),“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幼教活动的频率”得分良好;“信息素养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得分最为理想;“是否会有意识地关注幼教相关信息”得分良好。可见,幼儿教师信息意识水平较高,能够认识到信息对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作用。

“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多媒体”多选题的卡方检验结果见表3(p<0.05),4个选项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约有85%的幼儿教师在公开课情况下使用多媒体,约有60%的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与教研活动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大多数教师认识到多媒体信息化设备辅助教学的意义。然而通过数据差异不难看出,一部分教师只在公开课上使用多媒体,幼儿教师还没有从内心层面认同多媒体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幼儿教师信息意识处于中上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2 幼儿教师信息意识水平

表3 “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多媒体”卡方检验

注: ***表示在0.001水平(双侧)上差异显著。

(2) 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信息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信息知识维度有5道单选题(见表4),“Office软件熟练程度”水平良好;“多媒体使用方法熟练程度”“信息网络了解程度”的得分为及格水平;“基本术语的了解”得分水平较低;“软件掌握情况”中,绝大多数幼儿教师会选择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极少数教师会选择用Flash。可见,幼儿教师的信息知识处于中等偏低,需进一步完善教师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与学习。

表4 幼儿教师信息知识水平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多选题卡方检验结果见表5(p=0.07,p>0.05),4个选项的频率并不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各因素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力差异不大。绝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教学设计水平、课件制作水平和教学媒体使用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反映出幼儿教师更迫切希望了解多媒体操作方面的知识。

表5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卡方检验

“阻碍信息技术用于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多选题卡方检验结果见表6(p=0.022,p<0.05),5个选项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幼儿教师普遍认为:幼儿园硬件条件差、领导意识不足及教学资源少是阻碍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的主要因素,加大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学的主要措施;但是,教学评估体系不是促进幼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表明目前幼儿园在信息化教学评估方面做得不到位。

(3) 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指搜集、分析、理解、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维度有4道单选题(见表7);“常见设备的安装与使用能力”得分较为理想;“网络下载工具的熟悉程度”得分结果良好;“是否通过幼教网站继续学习”得分为及格;“教学素材处理能力”得分不理想。说明幼儿教师的信息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普通教学软件的使用及下载资料的能力较好,但基础素材的处理能力较低,幼儿教师信息能力多停留在表层。

表6 “阻碍信息技术用于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卡方检验

注: *在0.05水平(双侧)上差异显著。

表7 幼儿教师信息能力水平

“常用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多选题卡方检验结果见表8(p<0.05),6个选项被选择的频次存在很大差异。教师更愿意选择通过教育网站和教学光盘获取教学资源,而选择图书期刊、电子图书期刊和电视节目的频次不高。幼儿教师更擅长网络搜集信息,但由于幼儿园基础信息化水平较低,幼儿教师信息能力在信源和信道的约束下处于低水平初级循环状态。

表8 “常用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卡方检验

注: ***表示在0.001水平(双侧)上差异显著。

(4)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人们在搜集、加工、传播和利用信息的各个途径中的行为准则。信息道德维度有4道单选题(见表9)。“是否应该标明引用和参考文献”显示为良好,证明多数幼儿教师能够意识到要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不侵犯他人权益。有关教学资源版权、互联网安全常识及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得到的反馈表明,幼儿教师对其了解甚少,信息道德薄弱,有关互联网安全基本常识的学习还有待加强。

表9 幼儿教师信息道德水平

2.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水平现状

调查发现,幼儿教师所在园86.67%都配有多媒体设备和机房,61.48%有自己的网站,幼儿园内硬件配置程度比较理想。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发现(见表10),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在多媒体、机房配置上并无明显差异(F=2.026,p=0.79>0.05),而园内宣传网站设置情况存在极显著差异(F=6.750,p=0<0.001)。民办幼儿园拥有网站的数量比公立园少很多,民办园网站的建设还有待加大投入。

表10 不同幼儿园信息化设备配置情况分析

注: ***表示在0.001水平(双侧)上差异显著。

三、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影响因素

1. 年 龄

对不同年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进行ANOVA分析和相关分析(如表11)。31岁以上教师得分最高,以下依次是26~30岁教师、20岁以下教师和20~25岁教师。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存在显著性差异(F=5.063,p=0.002<0.05),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年龄存在显著正相关(r=0.288,p=0.001<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成提高趋势。年龄是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表11 不同年龄教师信息素养分析

注: *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差异显著; **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相关显著。

2. 性 别

对不同性别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如表12)。不同性别幼儿教师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性别因素与信息素养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别不是影响信息素养的因素。

表12 不同性别的教师信息素养分析

3. 教 龄

对不同教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进行ANOVA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果(见表13)。5~7年教龄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最高,以下依次是教龄7年以上、3年及以下、3~5年的幼儿教师。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F=6.904,p=0<0.01)。 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 5~7年与7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信息素养无明显差异(p=0.365>0.05),3~5年与3年以下教龄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无明显差异(p=0.875>0.05),而5年以下与5年以上教龄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 5年教龄是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时间, 根据D.C.Berliner的观点, 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为成手教师。 分析结果表明,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年龄存在显著正相关(r=0.283,p=0.001<0.05),教龄是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表13 不同教龄的教师信息素养分析

注: **表示在0.01水平上(双侧)相关性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双侧)差异显著。

4. 学 历

对不同学历幼儿教师信息素养进行ANOVA分析和相关分析(如表14)。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最高,其次是中职、大专、初中及以下学历。 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1.695,p=0.171)。 近10年来,由于国家重视与发展学前教育, 幼儿教师的学历有了普遍的提升, 幼儿园中本科学历教师的数量呈增长趋势。 教龄高的教师虽学历不高,但其工作年限较长, 自身素质较高, 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本科毕业的幼儿教师受到过较为系统的信息化教学与培训, 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相关分析发现, 学历与信息素养存在正相关, 但不显著(r=0.163,p=0.059)。 学历是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但由于学前教育发展的特殊性, 学历暂不列为显著影响因素。

表14 不同学历教师信息素养分析

5. 初步结论

总的来说,当前沈阳市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从信息素养各维度统计的结果来看:幼儿教师在信息意识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信息知识方面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信息能力方面处于中等水平;在信息道德方面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需要重视与能力结构相对应的行为表现及过程[3],这正解释了幼儿教师信息意识较高,但信息行为不多的现象,也说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是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变。进一步的访谈支持了上述结果。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个别条目得分偏低,反映出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既要解决“物”(软硬件设备)的问题,又要解决“人”(技能、意识、道德)的问题,更要解决深层的“管理”(培训、评估)问题。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要达到“深度融合”“创新应用”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素分析表明,教龄、年龄因素与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具有一定相关性,而性别与学历的相关性不明显,但并不否认提升幼儿教师学历的重要性。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把硬件设施建设与软件资源建设整合起来,共同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

四、 对策与建议

1. 更新培训内容,适应时代发展是重点

5年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教龄,这也侧面显示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园本教研、实践提升等形式是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所以应以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更新学习内容为重点。“互联网+”为培训内容的更新提供多维的侧面,教师培训内容应保留传统的课件制作、教学材料的处理、网页制作等,还应增加大数据挖掘、学习分析、资源开发、网络维护、微课制作、MOOC制作等内容。除了技能技巧的培训之外,还应加理论课程的培训,如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检索、信息意识、优质课、优秀课件评析等方面的内容。

2. 完善培训模式,分流分层培训是关键

幼儿教师在年龄、学历、信息素养水平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若采取统一的培训形式则不易达到预期效果,分流分层培训是完善培训模式的关键。①由各地方电教馆组织培训骨干教师,由骨干教师对园内教师进行园本培训。园本教研时可以采取专家进园等多种形式,既可以减少培训费用,也可以减轻幼儿教师负担。②根据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自评及测评结果,将幼儿教师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个性化培训,如“信息意识与道德学习小组”“信息获取与整理小组”“信息知识与技能小组”等,每个教师可以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根据学习评价标准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进行测评。③根据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如幼儿园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学习现代化办园理念、信息环境下幼儿园文化构建等,目的是提升信息化领导力;幼儿园中层领导可以学习教育信息化管理、大数据分析、信息化服务等,目的在于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一线教师可以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教学、网络教研、教学资源开发与使用等实操性内容,目的在于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学习网络安全、网络维护、软硬件管理等前沿技术内容,目的是提升幼儿园的信息化环境保障。

3. 建立考核标准,健全激励机制是动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是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如果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动机,信息时代的教师依然会按照传统的方式开展教学[4]。幼儿园有必要建立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把信息技术的应用细化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中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在考察其工作量的时候可以有所奖励;对于经培训获得信息技术结业证书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时应优先考虑。开展公开课、优质课件、信息化大赛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以评促教,从工作量的认定、资格认证、日常考核、教学比赛等方面激励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4. 优化资源配置,创设信息环境是保障

幼儿园的信息技术设备条件与教学信息资源等是提高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物质保障。增加教育投资,均衡幼儿园的资源配置非常重要。幼儿园应该注重硬件资源的配置、设施的日常维护及软件投入,并积极构建教学资源库,为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提供更多支持。在投入数字化设备的同时,调动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且保证师生都有接触数字化设备的机会,以免造成更大的代际数字鸿沟[5]。幼儿教师也是信息教育资源的开发者与管理者,幼儿教师也应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参与到资源开发的路径中。硬件建设与资源开发同步,共同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及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

5. 构建学习社区,线上线下结合是补充

幼儿教师的年龄、教龄都显著影响着信息素养,将信息素养有差异的教师组合成学习共同体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种培训之外的有效补充模式。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开展基于 Web 2.0环境的教师移动学习是“互联网+”时代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4]。构建网络社区,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模式是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虚拟学习社的形态可以是QQ群、微信群、学习论坛等,学习内容的组织是O2O学习效果的关键,可以采取基于教学问题和教研项目的网络研修活动策略[6]。社区的群主及专家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2016年在辽宁省开展的“辽宁省乡村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网络移动学习,惠及辽宁省大部分乡村中小学,从实施效果来看,这种线上学习模式既能弥补集中培训的不足,又能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有必要为辽宁省幼儿教师开展类似的网络社区式培训。

参考文献:

[1] 彭瑞霞,赵庆刚. 以回归分析法构建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3):114-118.

[2] 范媛媛.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设计[J]. 焦作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3):59-60.

[3] 汪晓东. 从教师信息素养到教师信息行为[J]. 开放教育研究, 2012(4):26-35.

[4] 桑国元,董艳. 论“互联网 +”时代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演进及其提升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 2016(11):108-112.

[5] 姜宛彤,王翠萍,张艳婷. 后喻文化视域下师生代际数字鸿沟弥合策略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6(1):66-71.

[6] 林秀瑜,杨琳. 基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网络研修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5(7):90-95.

猜你喜欢
教龄幼儿教师差异
相似与差异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找句子差异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