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学术视域下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完善路径

2018-07-05 19:26何金开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专业发展

[摘要]文章指出了教学学术视域下完善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如教师选聘制度存在缺失,教师培训制度有待完善,教师教学研究与评价效能较低,教师教学学术氛围淡薄。最后提出应用型院校应基于教学学术视角,优化院校教师选聘制度、健全教学学术培训制度、改进教学学术研究与评价制度、创设教学学术研究氛围,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教学学术 应用型院校教师 专业发展 制度建设

[作者简介]何金开(1963- ),男,湖北黄梅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公立高校学费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148)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6-0109-04

教学学术理论最初由美国教育学家ErnestL.Boy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历经20余年的不断完善,已得到各国教育研究学者的普遍认可。教学学术被称为传播知识的学术,其含义较为广泛,既要求教师借助交叉学科知识应对教学问题,又要求教师对教学与学习进行再思考,从而获得对教学与学习的本质性认知。在教学学术视域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新知识的学习者,在知识的反复传播与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应用型院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教学学术观点。

一、教学学术视域下完善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必要性

1.制度是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当前,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一项基础性研究课题,是促进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还需要制度建设作为支撑。在此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改革理念的提出,为应用型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制度建设是教学学术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若缺乏完善的教学制度保障,将难以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应用型院校教育发展。纵观现代教育发展历程,英国作为现代教育发展成绩较为突出的国家,其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在于一直重视教师发展制度的建设。由此可见,加强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制度是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应对手段。从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职称评定、教學质量考核,还是日常培训,都需要相关制度来引导其不断完善与优化。具体而言,应用型院校教师虽然能够通过夯实自身专业基础知识、扩大教学视野、优化教育模式来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但难以从本质上提高自身教学技能。为此,应用型院校应加强教学学术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制度建设差异也造成教学改革形式和效果有所不同。为加快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建设,还需要加强地区之间、应用型院校之间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建设工作中的交流和沟通,这是解决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学术视域下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1.教师选聘制度存在缺失。首先,应用型院校在教师选聘过程中,过于关注候选教师的科研能力与专业知识储备,将教师的论文数量作为评价的量化指标。然而,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并不代表其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符合要求,这也就无法保障教学质量,更无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其次,在教师选聘过程中,大部分应用型院校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这使得诸多符合要求的优质师资无法进入应用型院校,不能体现教师选聘机制的公平性。最后,一部分教学能力较为突出的人才,因学历不能达到选聘的硬性要求而无法入选,导致错失了诸多具有创造性的教学人才。

2.教师培训制度有待完善。高校排名、学位点申报等评审工作,一般以高校的科研实力为评判标准,而应用型院校则普遍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提升的,以致大部分应用型院校在教师培训中,仅关注专业知识与专业科研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大部分应用型院校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但知识传播能力并不强,且初任教师多为应届毕业生,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在职前培训中又不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以致教学学术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3.教师教学研究与评价效能较低。首先,应用型院校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可谓寸步难行,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应用型院校教师普遍认为,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次于科研工作,这是因为科研成果能够带来物质奖励与职称评定优势,而教学成果却不被重视;另一方面,应用型院校为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设置奖励制度较少,且实践经验表明,教师在教学方面投入精力越多,其收入越低,而在科研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其收入将会得到显著提升,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应用型院校不够重视教师的教学工作。其次,教学评价制度存在缺失,导致评价效能较低。一方面,教师评价目标较为模糊。一部分院校重视奖惩性评价,而另一部分院校则重视发展性评价,由于评价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师更加忽视教学学术。另一方面,评价内容有待改进。目前,应用型院校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学态度、方法、内容以及成果等方面,忽视了课外活动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4.教师教学学术氛围淡薄。首先,大部分应用型院校尚未制定与教师相关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即使一部分院校制定了相应制度,其范围、力度也不强。狭窄的奖励范围使得教师仅能通过科研获得预期报酬,以致忽视了教学工作。其次,职称评定与科研项目申报均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这也使得教师将工作重心放于科研当中。在如此淡薄的教学学术氛围中,应用型院校教师自然远离了课堂,走进了实验室。唯有应用型院校给予教学学术与科研同等地位,才能确保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三、教学学术视域下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路径

1.优化教师选聘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是应用型院校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应用型院校教师教学情况与教学质量作为教师选拔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应用型院校要深化教师选拔和聘用制度改革,面向社会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对符合选拔和聘用标准的人才一视同仁。相关部门在选拔和聘用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聘用程序,设立专门的教师资格评审部门,这样不仅能提高选聘效率,也能吸收更多的优秀教师人才。这里的“专门”是指委员会成员与被评聘人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且相关评审人员不得入选被评聘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

2.健全教学学术培训制度。随着经济、科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发展已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其主要原因在于应用型院校教师知识储备不足,且没有意识到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当前,应用型院校教师发展普遍存在教学水平低、学科科研失衡、自主创新意识及学术意识缺乏等问题,要从本质上促进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的培训意识,相关教育机构也要加大对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培训力度。与初高中教师相比,应用型院校教师的入职门槛相对更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大部分应用型院校教师的入职最低学历为博士,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师意识培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以致研究生对教学学术的认识不够深入。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教学学术培训,提高学生的教学学术研究能力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兴趣,以确保其学术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可以齐头并进。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阶段还需与本科教学阶段形成良好衔接,应继续开设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并将其提升为必修学科,提高研究生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此外,相关教育部门还应对有意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研究生,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和模拟课堂,使其能够与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及时沟通与交流。

3.改进教学学术研究与评价制度。应用型院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和职能是教学工作,为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教师应进行大量的教学实验,并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断优化和发展适应现代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从本质上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

目前,应用型院校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阻力。例如,应用型院校教师们的教学压力较大,繁杂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占用了教师的大量时间,致使其没有多余的精力开展教学研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只有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才能避免简单重复的教学方法对时间和精力的占用,提高教学效率。一是应用型院校教师要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主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二是每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都存在一定差异,沟通和交流不仅能让彼此之间多一份理解,也能在沟通过程中实现共同提高与进步。应用型院校应积极开展公开课讲演和教学比赛活动,并设立优秀教学试点班级,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其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践行教学改革工作。三是要构建明确的评价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学术和教学考核,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探究型实验,提高其教学能力。无论是教师个人对教学学术理念的理解,还是教学学术素养,都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而不能奉行单一的唯成绩论,否则极易导致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

4.创设教学学术研究氛围。应用型院校要不断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目的、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办学水平差异,这对于促进应用型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应用型院校的大力支持。具体而言,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教育部门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应用型院校则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为教学学术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

第一,政府的政策扶持必不可少。例如,加拿大卡耐基基金会就响应国家号召,设立奖学金,同时建立了卡耐基教学学术研究会,有100多所应用型院校参与其中,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重视教学学术的良好氛围,为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还开展了多项活动,包括定期举办地方性乃至全国性的教学学术研讨会,成立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奖励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等。我国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國情和学情的相关政策,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促使社会大众进一步认可应用型院校教师的教学工作。

第二,建立学术休假制度。随着应用型院校科研任务的与日俱增,应用型院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并根据教师的教育背景以及职称差异决定其假期长度与专业发展目标,以提高其教学学术水平和专业理论。例如,对于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的助教和讲师而言,其基础技能相对扎实,要重视教学科研技能的提高;对于以科研为主的教授和研究员而言,则需参与更多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总结国际前沿的学科信息和知识。此外,不同的应用型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设置不同的休假标准,如部属应用型院校或地区重点应用型院校可以依据未来发展战略,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通过派遣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访学,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提高重点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发展教学学术基金制度。应用型院校管理者要明确基金是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积极发展教学学术基金制度,使教学学术研究机制真正运行起来。一方面,设置学术基金,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另一方面,要实现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将工资与教学成果相挂钩。

第四,在激励方面,要以教学表现和科研绩效作为评奖依据。应用型院校要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将优秀青年教师发展为教学骨干,将考核评价从课堂扩大到课堂以外的各方面。同时,应用型院校还要定期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匿名评价,组织专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估,这不仅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端正其教学态度,也可以实现奖励体系和监控体系的互补,营造良好的教学学术氛围和条件。

在教学学术视域下,推进应用型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建设,不仅关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也影响到学生群体的未来成长。唯有树立正确的教学学术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教学力量,促进高等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亚,陈琳.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分析——基于教学学术的分析框架[J].中国成人教育,2016(24).

[2]孙红艳.欧盟职教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探究及其对我国高职教师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7(6).

[3]宁晓静.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3).

[4]李凌云.教学学术共同体视阈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6(4).

[5]杨思帆.美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其经验——以密西西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7(4).

[6]王阿习,宋佳宸,牛双红,等.互联网时代的芬兰教师专业发展:从学科教师到新型学校社区的设计者——访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师教育专家HanneleNiemi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18(1).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专业发展
加强公德制度建设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