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鼓励”的窗户

2018-07-05 08:02伍燕燕
读写算 2018年1期
关键词:藤蔓真棒鼓励

伍燕燕

陈鹤琴说过:“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深刻的体会到积极的鼓励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次,在美术课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都互相配合,踊跃举手发言,只有少数内向的小朋友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来。为了缓解气氛,我抛出问题“谁见过西瓜的藤蔓,知道是什么颜色?”这时一只小手缓缓举了起来,我感到很惊讶,举手的小朋友叫乐乐,她平时比较乖巧,胆子也比较小,在集体活动中比较安静。于是,我便立即点名请她发言。她慢慢地站了起来,低声轻轻地说:“是绿色的吗。”然后悄悄的抬头看了周围小朋友的反应。我见状顺势引导,对全班小朋友说:“乐乐说的真棒,藤蔓确实是绿色的,我们為他鼓鼓掌。”紧接着,掌声啪啪地响起来了。小朋友都微笑着看向乐乐,看,她明显没刚才紧张了。于是,我接着说,“乐乐,后排的小朋友没有听清楚,你可以再大声的说一次吗?”这一下,乐乐居然大声地回答:“我见过,西瓜的藤蔓是绿色的。”乐乐说完,脸上也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根据幼儿表现,及时给子一些语言鼓励,并也因此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你这个动作做的真棒,老师可能很难做到呢!”“你看,你这样的本领,老师还可能不会昵!”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大拇指,也很容易让幼儿产生满足和自豪感。当然,在鼓励时也要注意,评价语言应该避免过于单一,否则幼儿听之无味,效果欠佳。

我发现幼儿回答问题时,举手的积极性很高,但答案有时却不尽如人意。慢慢地我发现举手的幼儿中有一部分是坐着的时候知道答案,叫他起来回答,话到嘴边说不出口,而是重复之前别人说的内容。这时候我们不妨鼓励他们“老师相信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比其他小朋友讲得更加好,不知道你能否和大家共享呢?”借此激发孩子发言的热情,诉说的兴趣。

在一日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幼儿活动情况确定是否鼓励的标准。当幼儿发生偏差行为时,我们要予以正确的引导,不能一味地采用鼓励的方法来矫治。那么老师故意不表扬就好吗?当然不是。当孩子经过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一项任务时,应当受到赞扬。当孩子尝试去努力做一件事时,即使这件事是很难做到的,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告诉他们努力比结果更为重要。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孩子的“任性”。悦耳的音乐盒被孩子们拆的七零八落,是因为他们想知道音乐是怎么发出来的;新买的机器人被拆的零件遍地是他们在探索机器人的世界……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好奇的小脸,作为教师应改给予正确的引导与鼓励。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现问题,成长就是在逐渐地学习正确、美好生活的方式,这也就需要我们以宽容的胸怀接纳孩子,用鼓励的话语问他们打开探索世界的大门。

鼓励的效应,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鼓励教育中要注意实是求是,即不滥用鼓励,又不吝尚鼓励,鼓励要适度。因为不切合实际的鼓励容易滋生幼儿的虚荣心。鼓励要讲究方法,才能使幼儿及时而适当的鼓励和赞赏,帮助幼儿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与自信。而对于不同性格差异的孩子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去赞美,挖掘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教师就要心中有爱,因爱而工作,倾注了爱的教育,教师就能够真正理解、接受、运用鼓励这一教育手段,使他们自尊、自信,也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藤蔓真棒鼓励
文不加点
今天真棒
漫游藤蔓幻境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天际藤蔓
自食其力的感觉真棒
我真棒
儿歌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