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华
摘 要:赏识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后进生,成为后进生建立信心、持续前进的动力。在实施赏识教育中,教师应当改变原本的认知,从内心角度探究,在情感上走进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荣誉感,不断激励、赞扬,让后进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在情感中引发共鸣,开始积极行动,不断进步。通过对执行赏识教育激励转化后进生的方式给予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赏识教育;激励;转化;后进学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力竞争愈发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中处在基础位置,国力的增强依赖劳动者的素质,依赖各种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这就对培养并造就我国21世纪全新人才提出了极为紧迫的要求。可以看出,未来教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以,培养人才时,使用哪种教育方法与模式极其关键。
一、关心后进生,建立人人成才的意识
教师对后进学生的关注,有利于后进学生找回自信并看到希望,因此不断努力,获得较大的进步。教师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够促进学生在智力、情感乃至个性方面健康成长,而教师对学生的厌恶则会令学生智力下降、精神萎靡、情感扭曲。对于转化后进生而言,教師应当建立“生生发展、人人成才”的理念,通过无私的关爱保护学生,真心诚意对待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教师的信任、期待与尊重,学生就会有快乐的心情,不会与教师之间产生敌对心理,会对教师讲真话,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及帮助。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感与学习激情也会随之产生,建立“我可以学好”的自信,提高“我要学好”的自信。教师知晓后进学生的想法,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指导,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成为改变后进学生的第一步。
教育实则为爱,爱心成为赏识教育的根基,一个内心有爱的教师,将会真情全身心灌注给学生,找出学生的优点,赏识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自信。
二、加快后进学生的转变
为后进生做好思想基础铺垫后,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加速学生的转变,这也成为转变的重要环节。若想获得显著的成效,则应做到以下方面:
首先,赏识教育需要找到后进学生的优点,班主任需要透过诸多层面进行分析,例如通过他们周围的好友、亲人更多地了解学生,尽量找出学生的长处与兴趣所在。
其次,通过分析,运用赏识技巧十分关键。教师应当拥有认真热情的态度,有效运用后进学生的爱好、兴趣及长处,通过不同方式让后进学生多加表现,提高后进学生的信心。并且注重后进学生细微的转变,及时了解学生积极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让后进学生获得应有的关心与表扬,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最关键的则为重视赏识的方法,不将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进行对比,避免打击后进学生的自信,并且不断地对后进生进行赏识与赞扬,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再次,教师对后进生要有耐心,不可由于只有一点进步,或进步极为缓慢,则放弃后进学生。
三、促成后进学生的转化
找到优势后,教师要有效运用不同条件为赏识教育打下根基,尽量将后进学生的光芒真正展现出来。教师要通过少数班干部关爱后进学生,提高后进学生的学习,尽量提高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随时了解到自身获取的成果。班主任需要通过思想、学习、生活关爱后进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重视及热情,不会在内心形成心理落差,让他们从本质上了解到自己的优势。教师应当通过一些成功案例指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希望,让学生向着自身的目标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教师应积极改变自身的价值观
教师应当有积极向上的教育态度,须意识到后进学生是动态的、可变的,了解学生的差异性。相信所有学生均有自身的亮点,多关心、多理解,对成功之处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提升对学习的热情。从而,消除他们恐惧与敌对的心理,建立对学习的自信。
后进生时常被家庭、学校、教师批评,或遭遇冷落,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需教师积极了解后进学生,通过不断关心,缩小教师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假如在课堂中发现问题,教师不可指责及讽刺,可以通过课后时间,讲事实感染后进学生,以此提高教师在学生内心中的亲切感。
教师应当认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所需,不同学生具有不同需求,教师应当心中有数。教师不应以成人视角看待问题,而应当考虑到学生、孩子的位置,只有真正体会到学生的内心想法,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教育。
爱心是建立师生关系的有效根基,尊重、信任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渠道。只有老师通过自身行为让学生体会到教师是真正可信的朋友,学生才能够对教师打开内心。
综上所述,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后进生转变工作十分艰辛。学校及教师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赏识教育,不断尊重、表扬、关怀、肯定后进生,激发后进生的兴趣,激励后进学生自我规范学习行为与道德行为,促进后进生的转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琦.辅导员的赏识教育理念与后进生转化策略[J].考试周刊,2010(5):195-197.
[2]李庆亮.浅议对后进生的赏识教育[J].课堂内外,2010(7):84-85.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