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鳞斜颌鲴养殖技术

2018-07-05 09:42史登勇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2期
关键词:清塘生石灰池水

史登勇

细鳞斜颌鲴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该鱼病害少,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食物链较短,自全长3cm以上的夏花鱼种开始主要摄食水体中比较丰富的、大多数经济鱼类不能利用的底生藻类、腐屑,与其他主要养殖鱼类没有食物矛盾,因此成为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主要的混养和主养品种,是我国一种重要经济鱼类。

细鳞斜颌鲴

一、苗种培育

(一)夏花培育

1.池塘条件

选择池塘面积为1~6亩,水深1.5m为宜,要求水源良好,进排水方便,保水性强,池底平坦,无水草、青苔。

2.清塘消毒

一般采用生石灰、漂白粉清塘消毒。

生石灰清塘通常采用干法或带水清塘。干法清塘:一般每亩用量为60~75kg,先将池水排至5~10cm深,然后在池底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加水溶化,不待冷却即将生石灰向池水顺风向均匀泼洒,泼洒后第二天最好再用长柄泥耙在塘底推耙一遍,使石灰浆与塘泥充分混合,以提高清塘的效果。此法的优点是生石灰用量比较少,比带水清塘成本低,缺点是重新加注新水时,病害虫和野杂鱼类可能随水进入塘内,在加水时应采取过滤措施。带水清塘:对一些水源不足或抽排不便的池塘可采用此法。一般按照平均水深1m每亩用量为150~175kg,将生石灰放入木桶或小木船中化水后立即均匀泼洒全池。使用此法不必加注新水,防止了病虫害和野杂鱼随水带入塘内,防病效果比干法清塘更好,缺点是成本高,生石灰用量大。通常在清塘7~10天后,即可以进行放鱼。

漂白粉清塘:通常采用干法清塘,先将池水排至5~10cm深,每亩用量15kg左右。漂白粉杀菌效果比生石灰强,用量少,药力消失快,但由于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不稳定,以上按照30%计算,一般市售品在15%左右,甚至更低,因此使用前要先测定其含量。通常在消毒后3~5天后,即可进行放鱼。

无论采用哪一种清塘方法,因药物毒性消失受诸如天气、水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鱼苗下塘前一定要先试水。

3.苗种投放

肥水下塘:因细鳞斜颌鲴鱼苗较同日龄的常规鱼苗小,刚开口摄食时,只能摄食轮虫和浮游藻类等细小生物,因此与常规鱼苗肥水下塘方法稍有不同,鱼苗下池前,底肥不能施得过早和过多,以防大型藻类太多,不利鱼苗摄食。水色以“嫩”一些为好。在实际生产中,鱼苗下塘前每亩施大草300~400kg或粪肥200~300kg,3~4天后,当轮虫和浮游生物繁殖达高峰时,鱼苗下塘。

放养密度:经多年试养经验总结,笔者认为,每亩水面放养水花以18~20万尾为宜。当鱼苗体长达3cm时,每亩分稀到5~8万尾为宜。以后随着鱼体增长,应逐渐降低密度。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与放养密度密切相关,放养密度过稀,鱼苗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但浪费水面,效益差;密度过密,势必影响鱼苗的生长和成活率。要特别注意的是,鱼苗分塘之前,一定要进行拉网锻炼,否则分塘成活率不高。

4.饲料投喂:放苗时每5万尾鱼苗投喂1个熟蛋黄,以饱食下塘。从第2天开始,投喂豆浆,每亩水面每天用黄豆2~3kg磨成豆浆,投喂20~30天。随着鱼苗个体长大,摄食量增加,要适当增大投喂量。当鱼苗体长达3cm以上时,可投喂米糠、麸皮或配合饲料。

5.日常管理:一是鱼苗下塘时水深0.7m,之后每天加注少量新水,一个月内水深从0.7m到1.3m;二是要确保水体的“肥、活、嫩、爽”,即: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cm,pH值在7.5~8.5之间,水体溶氧在5mg/L以上。

(二)鱼种培育

1.池塘条件

选择池塘面积为5~10亩,水深2m为宜,苗种放养前的要求与夏花培育类似,提前对池塘清塘消毒并施基肥培养丰富的生物饵料。要特别注意的是,鱼种培育的成败,下塘初期培育生物饵料是关键。

2.苗种投放

每亩水面放养经拉网锻炼后的3cm以上的夏花5~8万尾为宜。

3.饲料投喂

放养后根据鱼种生长的不同阶段把握过渡期的饲料衔接,饲料口径依次为粉料-破碎料-小颗粒料-普通饲料。日投饲量按鱼体重的3%~5%暂定,以投饲后1小时内吃完增减投饲量。

4.日常管理:一是坚持巡塘并作好记录;二是夏花下塘时水深1.3m,之后每天加注少量新水,一个月内水深从1.3m到2.0m;三是“三看四定”,即:“看水色,看溶氧,看摄食”情况,“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喂饲料;四是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使用生石灰、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药物定期消毒。

二、成鱼养殖

(一)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

对池塘面积没有要求,选择水源良好、水质清新,配套设施齐全,水深可达2.5m以上的池塘为宜,苗种放养前的要求与鱼种培育类似,要求清除池塘的杂草杂物,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然后下基肥培水,培育天然饵料。进水口要加套长度1m以上60目的网袋,以防止病虫害和野杂鱼随水带入塘内,影响养殖效果。

2.鱼种投放

放养密度通常为每亩2000~3000尾为宜,可按10%的比例搭配白鲢、草鱼、鲫鱼以调节水质,充分利用水体养殖空间。

要求投放的鱼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伤病。选择低温晴天进行捕捞和放养最利于减少鱼种受伤,操作过程要细致,避免挤压和长时间的离水操作。

3.日常管理

一是注意池水肥度的调节,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cm之间。二是池塘应配备增氧机。细鳞斜颌鲴对溶氧的要求稍高于四大家鱼,要保证水体溶氧充足。三是合理投喂适口饲料。细鳞斜颌鲴口裂小,刚开始的时候以粉料或破碎料为主,饵料蛋白含量要求32%左右,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5%,上下午各一次,投饲量根据水温、天气、水体溶氧等条件调整,确保不投喂霉变饲料。水质好、摄食旺、天气晴朗可适量多投,天气不正常应少投或不投,炎热夏季白天可多投,晚上少投,坚持投饲“四定”,以投饲后1小时内基本吃完为标准;四是每半月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cm,高温季节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30cm。

(二)池塘混养

细鳞斜颌鲴成鱼的池塘养殖通常为混养模式,即主养草、鲢、鲤、鲫、鳊、斑点叉尾鮰的池塘,每亩混养10cm以上的细鳞斜颌鲴鱼种200~300尾,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可增加细鳞斜颌鲴成鱼产量50~80kg左右。也可混养在河蟹、小龙虾、乌龟、甲鱼养殖池中,既可以调节池塘水质,减少以上养殖品种的病害,又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碎屑残饵,提高养殖效益。

(三)湖泊和水库养殖

细鳞斜颌鲴能刮取水体中有机碎屑、杂质及水表面残渣泡沫中的裸藻等,被形象地称为水体的“清道夫”。湖泊、水库水体通常有较为丰富的腐殖质、藻类、浮游生物等,且溶氧高,水质好,特别有利于细鳞斜颌鲴的生长。近几年来,许多地方开展了细鳞斜颌鲴的增殖放流活动,以改善湖泊、水库的水体环境。在大型湖泊或水库连续三年投放细鳞斜颌鲴的鱼种,一般能形成自然的种群,取得较理想的增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应注意的是在湖泊、水库养殖的关键在于:一是要投放10cm以上大规格鱼种,投放的密度,一般每亩投放100~200尾,具体数量还应根据水体条件和细鳞斜颌鲴的生长情况逐年调整,如投放的鱼种,生长快,肥度高,说明投放数量不足,可适当增加,反之,可适当减少投放数量;二是要控制肉食性凶猛鱼类养殖数量和规格;三是要尽量减少投放与细鳞斜颌鲴食性相似的鱼类品种。

三、捕捞方式

细鳞斜颌鲴的池塘商品鱼捕捞和四大家鱼相似,采用拉网捕捞的方式。湖泊和水库的捕捞相对困难一些,通常采用下丝网或“赶、拦、刺、张”联合作业的方式。

四、病害防治

渔药很多是从兽用或人用药物引进的,加之在水体中用药对药物的限制,因此没有特效药。细鳞斜颌鲴病害防治工作一定要有“养鱼先养水,治病先防病”的意识。平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大蒜素等免疫增强剂为主的内服药物,以增强鱼体抗病能力。高温季节,加强水质调节,定期对水体消毒。拉网、分塘、运输等操作要细致,尽量避免鱼体损伤引发疾病。细鳞斜颌鲴病害较少,池塘养殖常见病害防治如下:

(一)水霉病

病原:水霉菌或绵霉菌。

症状:鱼体外可见灰白色棉絮状菌丝附着,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

流行情况:5-6月危害孵化的鱼卵、早期鱼苗和产后亲鱼,阴雨天气,低水温,鱼体受伤期间流行。

防治方法:①抬网、运输和分塘等操作一定要细致,尽量避免鱼体受伤,下塘前使用3%的食盐水药浴5分钟;②用0.04%食盐和0.044%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0.3mg/L。

(二)锚头鳋病

病原:锚头鳋。

症状:虫体寄生在鱼体各部位,呈白线头状,随鱼游动。鱼体初被虫体侵入时,周围组织发炎、红肿,表现不安,游动缓慢,严重时引起细菌性和寄生虫病并发。

流行情况: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较为严重。

防治方法:①鱼种下塘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水体中锚头鳋幼虫及带有成虫的鱼;②全池泼洒90%敌百虫,用量为0.3mg/L,每两周1 次,连用2~3次。

(三)原生虫病

病原:车轮虫、鱼波豆虫、隐鞭虫病、斜管虫。

症状:肉眼可见病鱼头部、体表有灰白色点状物,分泌灰白黏液,鱼体瘦弱嘴张开,不能合上,游泳失去平衡。

流行情况:侵袭体长小于10cm的鱼种,水温为20~27℃流行。

防治方法:①用鲜活的苦楝树叶每亩约投50kg,在鱼池周边浸泡堆沤,有较好的预防和驱杀效果;②用3%食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连续进行3~4次,每次间隔24小时;③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0.6 mg/L。

(四)细菌性肠炎

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症状:腹部膨大,肠内多无食物,肠壁发炎,肛门外凸充血红肿,严重时消化道充血发炎,甚至溃烂。

流行情况:多危害低龄鱼种阶段,水温在22~32℃流行。

防治办法:①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是预防该病的关键;②高温季节15~20天定期加注新水一次;③用漂白粉或溴氯海因全池泼洒,分别使池水浓度达0.5mg/L或0.2mg/L;④每千克鱼用5g大蒜素或1g肠菌宁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

(五)细菌性烂鳃

病原:柱状黄杆菌。

症状:肉眼观察,病鱼在池中常离群独游,在水面游动缓慢,体色发黑,病鱼的鳃丝尖端软骨外露,附有许多黏液和污泥。显微镜检查可见许多细菌在鳃黏膜上。

流行情况:在鱼种培育阶段较多,成鱼养殖中偶有发生,往往与细菌性肠炎和寄生性鳃瓣病同时发生。

防治方法:①从6月份开始进行预防,用二溴海因溶液或二氧化氯溶液全池泼洒消毒,分别使池水浓度达0.1mg/L或0.2mg/L,每隔15~20天用1次;②用漂白粉在食场挂篓预防;③发病时,用二溴海因溶液或二氧化氯溶液全池泼洒,分别使池水浓度达0.3mg/L和0.2mg/L。

猜你喜欢
清塘生石灰池水
烧结用生石灰质量不稳定原因分析及改进
油茶粕制备复合茶皂素清塘剂产品对鱼和虾毒杀效能的研究
春山闲话
3种药物清塘效果对比试验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妙用
常见清塘渔药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消毒巧用生石灰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巧用生石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