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雏鸡的免疫效力研究

2018-07-04 01:54章振华景小冬张建伟史爱华郑小兰姜北宇
动物医学进展 2018年6期
关键词:法氏囊活疫苗三联

章振华,李 林,景小冬,张建伟,沈 佳,史爱华,郑小兰,姜北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97)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及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的疫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4]。为了有效地控制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及H9亚型禽流感的发生[5-12],减少疫苗接种次数,在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及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等研制成功的基础之上[13-14],开展了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BJQ902株+WD株)(简称新法流三联苗)的研究。本试验采用本研究室制备的新法流三联苗分别免疫1、7、14、21日龄的SPF鸡和普通雏鸡,免后3周~4周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antibody,HIAb)、IBD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及AI(H9)HIAb,同时用IBDV BJQ902株强毒进行攻毒,观察新法流三联苗对不同日龄SPF鸡和带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的免疫效果,以便为该疫苗的使用提供技术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疫苗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BJQ902株+WD株),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免疫与预防研究室制备,批号为201301,生产日期为20130308。

1.1.2 抗原 ND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nhibition,HI)抗原、AI(H9)HI抗原及IBDV BJQ902株CEF细胞适应毒病毒抗原,均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免疫与预防研究室制备。

1.1.3 攻击用强毒 IBDV BJQ902株强毒[15],批号为20130118,毒价为106.3BID50/0.2 mL,攻毒途径为点眼、口服,剂量为每只105.0BID50。

1.1.4 试验用鸡

1.1.4.1 SPF鸡 1、7、14、21日龄SPF雏鸡,从北京梅里亚维通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购入SPF鸡种蛋,在本研究室孵化出雏,饲养至所需日龄使用。

1.1.4.2 普通鸡 1、7、14、21日龄普通雏鸡,从北京礼贤日欣养殖孵化场购入京粉商品蛋鸡种蛋,在本研究室孵化出雏,饲养至所需日龄使用。

1.2 方法

1.2.1 1、7日龄雏鸡免疫试验

1.2.1.1 SPF雏鸡免疫试验 15只SPF雏鸡被分成3组,每组5只,第1组于1日龄时用新法流三联苗免疫,第2组于7日龄时用新法流三联苗免疫,每只经颈部皮下注射0.3 mL,第3组不免作为对照。在鸡只29日龄时,3组试验鸡采血测定ND HIAb、IBD NA及AI(H9)HIAb,并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BJQ902株强毒攻击,每只点眼、口服0.2 mL(含105.0BID50),72 h后全部扑杀,检查法氏囊病变情况。

1.2.1.2 普通雏鸡免疫试验 30只普通雏鸡被分成3组,每组10只,第1组于1日龄时用新法流三联苗免疫,第2组于7日龄时用新法流三联苗免疫,每只经颈部皮下注射0.3 mL,第3组不免作为对照。在鸡只29日龄时,采血测定ND HIAb、IBD NA及AI(H9)HIAb,并按1.2.1.1项用IBDV BJQ902株强毒攻击及观察。

1.2.2 7、10、14、21日龄雏鸡免疫试验

1.2.2.1 SPF雏鸡免疫试验 52只SPF雏鸡被分成8组,第1组、第2组、第3组及第4组每组8只,分别于7、10、14、21日龄时用新法流三联苗经胸部肌肉注射途径免疫接种,每只0.3 mL;第5组、第6组、第7组及第8组每组5只,不免疫,分别为上述4个免疫组的对照组;各组试验鸡均分别隔离饲养。各组试验鸡分别在免疫接种后21 d采血测定ND HIAb、IBD NA及AI(H9)HIAb,并按1.2.1.1项用IBDV BJQ902株强毒攻击及观察。

1.2.2.2 普通雏鸡免疫试验 80只普通雏鸡被分成8组,每组10只,第1组、第2组、第3组及第4组,分别于7、10、14、21日龄时用新法流三联苗经胸部肌肉注射途径免疫,接种每只0.3 mL;第5组、第6组、第7组及第8组,不免疫,分别为上述4个免疫组的对照组;各组试验鸡均分别隔离饲养。分别在免疫接种后21 d采血测定ND HIAb、IBD NA及AI(H9)HIAb,并按1.2.1.1项用IBDV BJQ902株强毒攻击及观察。

2 结果

2.1 1日龄和7日龄雏鸡免疫试验结果

2.1.1 SPF雏鸡免疫试验结果 疫苗免疫SPF雏鸡3周~4周后,1、7日龄免疫组鸡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ND HIAb、IBD NA及AI(H9) HIAb,其滴度分别为8.0 log2、14.0 log2~14.2 log2及8.2 log2~8.4 log2,两个不同日龄免疫组鸡所产生的抗体水平基本相同,对照组为阴性;IBDV攻毒后,免疫组鸡均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均5/5保护,而对照组鸡,均5/5出现了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饮食减少或废绝、排白色、黄白色水样稀便等IBD临床症状,3/5死亡,剖检病、死鸡,5/5对照组鸡均出现了明显的病理变化,表现为法氏囊水肿、出血及黄色化,肾肿大花斑状,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胸肌及腿部肌肉出血,肝呈黄色质脆(表1)。

表1 1日龄和7日龄SPF雏鸡免疫试验结果

2.1.2 普通雏鸡免疫试验结果 疫苗免疫普通雏鸡3 周~4周后,1日龄组免疫鸡产生的ND HIAb、IBD NA及AI(H9) HIAb抗体滴度分别为5.9 log2、12.1 log2和5.6 log2,7日龄组免疫鸡产生的抗体滴度分别为6.3 log2、12.6 log2和6.6 log2,对照组为阴性;7日龄组免疫鸡的3种抗体水平均高于1日龄组鸡;IBDV攻毒后,1日龄免疫组鸡6/10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4/10出现了IBD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死亡1只;7日龄免疫组鸡10/10正常;而对照组鸡10/10出现了IBD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表2)。

2.2 7、10、14、21日龄雏鸡免疫试验结果

2.2.1 SPF雏鸡免疫试验结果 疫苗免疫7、10、14、21日龄的SPF雏鸡21 d后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ND HIAb、IBD NA及AI(H9) HIAb抗体,其滴度分别为7.9 log2~8.3 log2、13.9 log2~15.8 log2及8.0 log2~8.9 log2,对照组均为阴性;比较不同日龄免疫鸡的抗体滴度,总体来说免疫日龄越大产生的抗体滴度相对越高;IBDV攻毒后,各组免疫组鸡均无任何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均8/8保护,而各组对照组鸡,均5/5出现了典型的IBD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2/5~3/5死亡(表3)。

表2 1日龄和7日龄普通雏鸡免疫试验结果

表3 疫苗免疫7、10、14、21日龄SPF雏鸡试验结果

2.2.2 普通雏鸡免疫试验结果 疫苗免疫7、10、14、21日龄普通雏鸡3周后产生的ND HIAb、IBD NA及AI(H9) HIAb抗体滴度分别为6.1 log2~7.0 log2、12.8 log2~14.5 log2及6.0 log2~7.5 log2,对照组均为阴性;比较不同日龄免疫鸡的抗体滴度,总体来说免疫日龄越大所产生的抗体滴度相对越高;IBDV攻毒后,各组免疫组鸡均无任何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均10/10保护,而各组对照组鸡,均10/10出现了明显的IBD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表4)。

表4 疫苗免疫7、10、14、21日龄普通雏鸡试验结果

3 讨论

用本室制备的新法流三联苗分别免疫1、7、10、14、21日龄SPF雏鸡和带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21 d~28 d采血测定ND HIAb、IBD NA及AI(H9) HIAb抗体,并用IBD强毒攻击,观察该疫苗对雏鸡的免疫效力。结果显示,疫苗免疫1、7、10、14、21日龄的SPF雏鸡后,ND HIAb、IBD NA及AI(H9) HIAb抗体滴度分别达到7.9 log2~8.3 log2、13.9 log2~15.8 log2及8.0 log2~8.9 log2,IBDV攻毒均100%保护,该疫苗均可使不同日龄SPF雏鸡产生较好的免疫力。而疫苗免疫1、7、10、14、21日龄带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后,1日龄组免疫鸡产生的ND HIAb、IBD NA及 AI(H9)HIAb抗体滴度分别为5.9log2、12.1 log2和5.6 log2,IBD攻毒保护率为60%;而7、14、21日龄组免疫鸡产生的ND HIAb、IBD NA及AI(H9) HIAb抗体滴度分别为6.1 log2~7.0 log2、12.6 log2~14.5 log2及6.0 log2~7.5 log2,均高于1日龄组免疫鸡,IBDV攻毒均100%保护。将SPF雏鸡和普通雏鸡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SPF雏鸡的免疫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雏鸡,其原因是普通雏鸡带有的母源抗体对免疫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此外,比较不同日龄雏鸡的免疫效果,日龄越大免疫效力越好,1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所产生的免疫效力明显低于其他日龄;综上所述,新法流三联苗可使1、7、10、14、21日龄SPF雏鸡获得良好的免疫力,使1日龄普通鸡产生部分的免疫力,而使7、10、14、21日龄的普通鸡产生较好的免疫力,在生产实际中疫苗的使用对象均为带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鸡;另外,考虑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6周龄的雏鸡[1],如果接种时间过晚,会错过IBD最佳保护时机。因此,推荐该疫苗对雏鸡的使用日龄为7日龄~14日龄。

根据我国养鸡生产的需求,开展了新法流三联苗的研究,该疫苗的特点是采用DF-1细胞取代传统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的IBD抗原,显著提高了疫苗中IBD抗原含量[16],用其制备的新法流三联苗,免疫鸡后可获得非常高的IBD中和抗体效价(达到14.0 log2~16.0 Log2)和非常好的抵抗IBDV强毒攻击的保护效果[17]。目前,我国IBD的防控主要采用中等毒力(如B87株、BJ836株等)和中等偏强毒力活疫苗(如MB株、G-61株等)进行免疫,中等毒力活疫苗尽管安全性良好,但保护力不理想,而中等偏强毒力活疫苗可导致法氏囊明显的萎缩,对养禽业带来的明显的安全性隐患[18-20]。因此,研制安全、高效的IBD疫苗成为该疫苗发展的方向。笔者在进行该免疫试验的同时,用中等毒力IBD B87株及中等毒力偏强的IBD G-61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SPF及普通雏鸡,免疫后观察不同疫苗的安全性及对IBDV强毒攻击的保护力。结果IBD B87株尽管安全性良好,免疫后对鸡的法氏囊无明显的病理损伤,但其保护率仅为2/10,而IBD G-61株活疫苗可导致法氏囊明显的病理损伤,免疫后导致鸡的法氏囊明显的萎缩。试验证明新法流三联苗安全性良好,不但能有效控制IBD的发生,解决了中等毒力IBD活疫苗免疫效果差的问题,并避免了毒力偏强的IBD活疫苗使用后所带来的安全性隐患,同时还可有效控制ND及H9亚型AI的发生,一针可防3种病,该疫苗不仅可用于成年种鸡,还可用于不同品种的雏鸡,将成为养禽业中一种应用广泛的禽用灭活联苗组合。

参考文献:

[1] Saif Y M.禽病学[M].苏敬良,高福,索勋,主译.1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81-110,171-209,210-239.

[2] 甘孟候.中国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8-24,55-81.

[3] 刘月焕,姜北宇,郑世兰,等.禽流感的发生与防制[J].北京农业科学,1999,17(5):36-38.

[4] 甘孟候.禽流感[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14.

[5] 宁宜宝.兽用疫苗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22-327,336-344,344-350.

[6] 王宏俊,姜北宇,校海霞.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最小免疫剂量试验[J].中国兽药杂志,2004,38(11):13-15.

[7] 姜北宇,章振华,李 林,等.禽流感H9亚型流行毒株交叉免疫保护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8):29-33.

[8] 章振华,李 林,沈 佳,等.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的保护效果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2013,34(9):11-14.

[9] 李 林,章振华,景小冬,等.不同油佐剂ND-AI二联苗及ND-IB-EDS三联苗比较试验[J].中国家禽,2010,32(8):28-31.

[10] 张建伟,李 林,章振华,等.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9亚型禽流感三联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检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17-8618,8652.

[11] 景小冬,章振华,李 林,等.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6):134-137.

[12] 李 林,景小冬,张建伟,等.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检验[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10):53-58.

[13]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三部)[M].2010年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8-19.

[14] 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编.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汇编[M].2009:16-17.

[15] 郑世兰,刘福致,姜北宇,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的分离、细胞毒的培育与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1994,20:12-14.

[16] 王永生,周 欣,杨 霞,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DF-1细胞系上繁殖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11,45(6):662-667.

[17] 李 林,景小冬,章振华,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免疫鸡中和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力的相关关系[J].中国兽医科学,2011,41(7):717-722.

[18] 杨恒东,刘学贤,高 松.商品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对鸡法氏囊的损伤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132-135.

[19] 于建立,王 雷,魏 波,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91-92,155.

[20] 鲁俊鹏,刘 闯,曾凡贵,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J].中国畜牧兽医,2012,39(4):221-223.

猜你喜欢
法氏囊活疫苗三联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鸭黄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复方黄芪对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