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松 陈梅芳 杨 帆 袁 斓
(1.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四川 成都 610097;3.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4.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四川 成都 611137)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网络课程,旨在通过网络技术向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健康需求的医学人才已成为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慕课以便捷的使用、优质的课程资源及自主学习等优势在全球教育领域迅速发展,也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本文将从慕课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意义、国内外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四个方面阐述,以期为信息技术时代下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出台,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融合,建设国家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建设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等医学教育是培养医药人才的关键,对保障我国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意义深远。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主要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慕课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适应目前高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
慕课平台 类型 参与学校代表 总部 建成年代Stanford Online 非营利 斯坦福大学 美国 2006 Coursera 营利 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 2012 Khan Academy 非营利 美国 2006 WizIQ 营利 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 美国 2007 Canvas Network 营利 圣塔克拉拉大学 美国 2008 Udacity 营利 乔治亚理工学院 美国 2012 FutureLearn 营利 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 英国 2012
慕课于2008年由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学者戴维.科米尔(Dave Cormier) 首次提出。2012年,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组建教育在线(edX)。同年,斯坦福大学创办了勇敢之城(Udacity)和课程时代(Coursera)。三大在线教育平台的出现, 推动了网上课程的大规模运用,因此,2012 年被 《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年”。截止2014年,美国大学及学院已经提供了超过900门在线课程。2013年, Udacity 与圣荷西州立大学联合推出了慕课学分项目并于2013年与乔治亚理工学院联合设立了慕课硕士学位。慕课供应商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
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均开设了医学健康课程。截止 2014 年,美国三大慕课网站Coursera、Udacity 和 Edx 共开设了99 门医学类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统计学等医学相关课程。在美国,护理专业学士学位 (BSN) 配有慕课,学习者不需要去学校,在慕课平台上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就可以拿到学位。
根据斯坦福大学学习分析研究组的一项调查,慕课学习者被分为四类:听课者(看完课程视频,但仅参加少数测验或考试)、完成者(看完绝大多数课程视频并参加绝大部分测评)、逃课者(很快放弃课程)、抽学者(偶尔看看课程视频)。四类慕课学习者在不同学历层次中分布如下[2]:
课程 听课者 完成者 逃课者 抽学者高中生 6% 27% 29% 39%大学生 6% 8% 12% 74%研究生 9% 5% 6% 80%
2013 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顶尖大学相继加入 EdX,复旦大学、台湾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陆续加盟Coursera,同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课程”。2014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牵头,与全国182所高等医学院校合作,成立了“中国医学教育的慕课联盟”,旨在协力打造非营利性的中国医学教育慕课平台。截至2018年3月,平台上已经推出了包括临床医学、药学、中职护理、高职护理、中医中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口腔医学的八大类医学课程,共计102门。其中,临床课程内科学-心血管系统听课学生高达到2000余人[3]。这是传统医学院校班级制度无法比拟的,实现了大规模学生参与学习的宗旨。
目前,慕课评价多采用学生打分和评论的形式。学生学习效果测评主要有:测验、考试、学生互评,但是由于缺乏监督,这些评价方法均无法保证诚信度。慕课引入之初,高等医学院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建设和维护慕课。各高校往往直接将由政府资助设立的精品课程直接发布到网上,没有考虑到网络在线学习的特点及要求,致使课程对在线学习者缺乏吸引力[4]。建立慕课质量评价体系,设置慕课质量标准,是慕课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与传统教材再版成本较低不同,慕课对于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要求较高。硬件方面,慕课需要在学生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进行观看且对教室格局安排与传统课堂不同。要推广慕课,许多高等院校还需要校园网络建设、教室改造、教师学生终端购买等。软件方面,慕课教学需要高质量的教学师资团队及专业的视频录制、网站管理维护等相关人员,这也增加了教学成成本。目前国内医学慕课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一旦建设经费用尽,课程资源无法更新,课程的持续性、系统性建设得不到保障。
建立完善的、优质的医学慕课课程是构建慕课教学模式的核心之一。对慕课课程设置研究发现,课程资源碎片化,课程数量不足,优质课程资源缺乏。从课程学科结构分析,慕课能够基本满足八年制医学专业学生对于人文社科等非医学知识和小部分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要求。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数量不足且缺乏优质的课程资源。我国高校从2013年起逐步建设慕课课程,许多医学学科仍然未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5]。因此,慕课在医学教学领域发展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尽快建立慕课质量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财政后续投入挂钩,从源头上提高慕课的质量。建立学分认证机制,将慕课纳入继续教育学分,增大慕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建立课程质量标准,对课程的注册、使用进行量化评估,决定未来经费的投入力度和方向。
发展慕课要坚持政府、企业、与高校三位一体的原则[6]。应该尽快建立以市场主导,以学习需求为指引和重点来搞好课程建设,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一方面可以推进高等医学院校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建共享,构建成熟的慕课体系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校企合作,引入商业资本赞助慕课平台,通过实习、人才输送等途径,促成企业与高等医学院校实现双赢。此外,教育部门应加强学校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财政经费投入,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高校可组建慕课联盟,共同开发慕课资源。参考国内外优秀医学教材,依托国内外的优秀专业人才,积极组织学科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讨论和研究,根据医学慕课制作的流程、标准、设计原则和框架结构,制定完善的规范。各大医学院校应该建立课程开发师资团队,致力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保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与系统性,避免慕课制作碎片化、随意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人们学习及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成为大多数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慕课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高等医学教育借鉴国外优秀的慕课资源,开发适合我国医学生的优质慕课资源,是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1]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ssive_open_online_course, 2018.
[2]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ssive_open_online_course, 2018.
[3] 人卫慕课 [DB/OL]. http://www.pmphmooc.com/web/open?type=0,2018.
[4] 普奕,贾婧蓥.国内慕课研究现状分析及对医学教育发展的启示[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6,37(6) :91-94.
[5] 阎紫菲,李武. 高校慕课平台医药类课程统计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5):35-37.
[6] 冷瑞雪,陶文凤. 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慕课认知、使用和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6,20 (11):115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