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模型构建的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大学生创业园为例

2018-07-04 02:44耿广汉杨仕勇
关键词:创业园应用型因子

耿广汉 杨仕勇 吴 汉

(安徽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一、前言及文献简述

1.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五位一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学生显著增加。李克强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批示中强调,教育部门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培养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到底如何,什么因素影响学生创业能力,这是培养人才须把握的前提。大学生创业园,是高校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协同融合的最佳结合点。入驻大学生创业园的学生,是高校开展创业实践的典型。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园的创业大学生为样本,通过走访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以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并跟踪18个月,建立主因素与创业孵化毕业后学生是否继续创业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该模型指导下,由入驻创业园的特殊群体推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普通学生,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对策路径,旨在为应用型高校特色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指导。

2.文献简述

迄今不少学者,以不同方法研究过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一是文献综述法。杨伦超(2008)总结文献指出,创业知识、专业技术、创业心理是影响创业能力主因素[1];杨雪(2010)把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归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主成分[2]。高明(2014)基于文献提出,创业职业资格与创新研发能力决定创新创业实施,创新创业心理与创新创业知识决定创新创业实现[3]。二是比较分析法。Thomas W.Y.M.等(2008),通过比较指出,关系能力、把握机会能力、组织能力直接决定学生创业能力。何忠伟等(2010)分析认为,创业品质、创业意识是关键因素。三是调查研究法[4]。李芳凝等(2011)调查发现,反省与学习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创业能力[5]。甄月桥等(2012)调查大学生网店创业者,得出成功创业者要具备市场分析、沟通协调、资源整合、敬业等9项能力。丁志忠(2014)调研发现,领导能力、认知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依次按不同重要程度影响学生创业能力[6]。综合上述方法优点,本文将借用现有文献和已有成果,对研究对象调查,通过实证分析,从数理层面研究主要影响因素与创业能力间的逻辑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1931年由Thurstone提出,表达一种降维思想,把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归为一个公因子,不同公因子间相关性较低,基本目的是用少数几个公因子去描述多变量间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是研究二分类因变量与多个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量化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因果关系。

2.指标选择

本文借鉴文献成果,访谈应用型本科高校滁州学院、合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园的大学生,调研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蚌埠WM众创智慧谷、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反复征询创业导师、创业企业高管和大学创业园学生意见,确定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9项,即创业动机(X1)、心理品质(X2)、专业技术能力(X3)、机会识别把握(X4)、资源整合能力(X5)、经营管理能力(X6)、团结协作能力 (X7)、金融财税知识(X8)、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X9)。问卷采用likert 5点量表计分法,设置(很重要、重要、比较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五个级别,对应等级向量(5、4、3、2、1),衡量各因素影响学生创业能力的程度。

3.调查对象

面向1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安徽科技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合肥学院、滁州学院、黄山学院、黄淮学院、皖西学院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或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采取网络和实地调查方式,2016年1月完成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有效问卷调查216份。对接受调查的创业学生跟踪18个月,统计其创业孵化毕业后是否继续创业,至2017年6月。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因子分析过程

问卷信度分析。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用Alpha系数(α系数)来衡量。α系数值越大,信度越高。α系数>0.8,则问卷信度较好,α系数<0.7说明信度不大,则放弃。用软件SPSS17.0分析,由表1可知,α系数0.853>0.8,说明问卷信度较高,内部一致性较好。

表1 可靠性统计量

KMO统计及Bartlett检验。KMO检测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KMO统计量>0.7表示可接受因子分析,KMO统计量<0.5则不可接受。由表2可知,KMO统计量为0.808,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是检测数据是否来自于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总体。表2显示,Bartlett检验卡方值282.430,Sig值为0.000,说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进一步分析。

表 2 KMO 和 Bartlett 检验

提取公因子。以累计贡献率大于80%,确定取前几个成分作为研究对象的主成分。由表3可知,特征值>1的因子有2个,为保证累计贡献率>80%,则选取5个公因子(F1、F2、F3、 F4、 F5),使累计贡献率达到83.794%,并保存变量为 FAC1_1、FAC2_1、FAC3_1、FAC4_1、FAC5_1。

标准化因子公式。经过正交旋转,得出旋转成分矩阵(表4)。旋转成分矩阵,是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使每个公因子的载荷分配更加清晰。通过Scores操作,得出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5)。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即主成分表示为原来多个变量线性组合的系数。由表4和表5,用标准化值推算出因子公式,将公因子表示为各初始指标的线性组合。本文仅列出公因子F1表达式 ( 其他公因子略)。

F1= -0.114X1+0.076 X2 -0.114X3 -0.144X4 -0.023X5+0.005X6 -0.177X7 +0.566X8+0.620 X9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表4 旋转成分矩阵

表5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参数设置。对接受调查216名学生跟踪18个月,以学生创业孵化毕业后“有无继续创业”为因变量,“继续创业”赋值“1”,“没有创业”赋值“0”,以五个公因子数值变量(FAC1_1、FAC2_1、FAC3_1、FAC4_1、FAC5_1)为协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创业孵化毕业后学生继续创业与影响学生创业能力主因素之间深层的因果关系。

Logistic回归。执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得出表6(模型汇总)和表7(Hosmer 和 Lemeshow 检验),发现R方值虽表现一般,但Sig.值为0.851>0.05,说明模型显著性很好,适合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由表8(方程中的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Y=-0.577+0.057F1-0.251F2-0.047F3+0.705F4+0.027F5。

表6 模型汇总

表 7 Hosmer 和 Lemeshow 检验

表8 方程中的变量

四、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

本研究发现,第1公因子支配 “金融财税知识(X8)”、“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X9)”。从成功实践看,创业者须有丰富的商业知识,熟悉企业管理流程。对于大多非商科学生,金融税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急需且必要。我们把第1个公因子定为创业知识因子(F1)。第2公因子代表 “资源整合能力(X5)”、“团结协作能力 (X7)”。企业创立与成长需整合各类人财物,协调内外各种关系。将第2个公因子称为关系建立因子(F2)。第3公因子指向 “创业动机(X1)”、“心理品质(X2)”。创业动机是创业欲望的内驱力。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耐挫折等优秀品质是创业前提。将第3个公因子命名为创业潜质因子(F3)。第4公因子支配“机会识别把握(X4)”、“经营管理能力(X6)”,创业即发现并把握机会,通过经营管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发展,这是最关键的因素,把第4个公因子命名为核心能力因子(F4)。第5公因子“专业技术能力(X3)”。很多创业者即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专业化生产。把第5个公因子命名为专业技能因子(F5)。

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孵化毕业后学生继续创业数量与公因子F1、F4、F5呈现同向变化,表现出正相关,而与公因子F2 、F3呈现出反向变化,表现出负相关。从显著性看,以“机会识别把握(X4)”、“经营管理能力(X6)”为主要内容的公因子F4 (核心能力因子)对应的Sig.为0.007<0.01,呈现为极显著,而F1、F2、F3、F5对应的Sig.不显著。说明 “机会识别把握”、“经营管理能力”对学生创业孵化毕业后是否继续创业影响显著。

2.对策建议

从本文研究结论看出,“创业知识”、“专业技能”,尤其是“创业核心能力”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与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的“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原则不谋而合。创业园大学生是学生创业的典型,由典型到一般,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上,应牢固树立“理念是先导,专业是基础,实践是本体,创新是灵魂,能力是核心”理念,着力点要有所侧重。一是明确理念定位,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二是要教授创业知识,使学生掌握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三是要强化“实践”这一关键,利用好校内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企业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创业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等形式,强化学生识别创业机会、创办与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四是与专业结合,通过理念与课程融合、实践与体验融合、岗位创新与实体创业融合,推动学生以专业积淀催生创新精神,以专业视角发掘创业机会,以专业技能开展创业实践,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同生互促。

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研究,并开展创业跟踪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但因文献收集、问卷调查等局限,所选取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学生作为研究样本,用典型推及一般,所得结论广适性仍待于在实践中检验。

[1] 杨伦超.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要素体系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4):158-160.

[2] 杨雪,李文生.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1):90-92.

[3] 高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促进因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4(6):183-184.

[4] 何忠伟,任钰,郭君平,等.基于AHP法的我国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2010(12):111-116.

[5] 李芳凝,张建哲.大学生创业素质模型构建及培养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8):105-108.

[6] 丁志忠.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及综合测评方法[J].教育理论研究,2015(6):172-174.

猜你喜欢
创业园应用型因子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影响因子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