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越 范良松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地铁物资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随着知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凸显,高校已经成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同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相统一,在服务社会中更好更快地发展。校地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区域教育实力、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因此,研究校地协同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校地创新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高校发展与地方的依存度之紧密也更加显示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已有的研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研究方法开展了校地协同创新研究,在问题剖析、路径分析或机制创新等研究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但本文认为,深入的研究影响因素,是协同创新有效实施的前提,也是具体校地协同创新案例分析的重要评价支撑。
要分析校地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需要梳理出校地协同创新的目标和校地协同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及关联,从而分析影响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关联的特点,即校地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校地协同创新目标是什么?
根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校地协同创新目标可分为协同育人、科技创新、行业发展以及文化传播四个方面,而协同育人是基础。成协设等[1]、蔡志奇等[2]探讨了校地协同育人的路径,吴昊荣等[3]分析了高校服务行业发展的模式,顾永安[4]和周红炜[5]分析了校地协同开展文化传播的案例。
校地协同创新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
如何实现结合校地协同创新的定义和目标,校地协同创新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了地方政府、高校以及地方企业/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详见图1和表1。
图1 校地协同创新体系关联图
表1 地方政府、高校以及地方企业/社会三者关联及影响路径
校地协同创新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分析?
从高校来看,满足地方政府以及地方企业/社会提出的需求是高校的影响力来源,决定了政府校地协同的动力,主要包括:密切联系地方;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体并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资源向行业及社会开放;提供具有先进性或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并促进成果推广及转化;输出符合要求的人才;发挥智力优势,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智库,促进协同创新政策体系的优化以及文化氛围的形成等。
从地方政府来看,满足高校的需求决定了高校校地协同的动力,主要包括:发挥好行为引导的作用,整合及协调地方资源;加强资源投入,同时寻求更多元化的创新或投资主体,推进区域创新联盟或协同创新体的建设,设立重大产业技术研发联盟及专项计划,引导、激励和支撑科技创新等,促进产业的发展及跨产业融合创新;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等。
从地方企业/社会来看,通过对高校或地方政府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地方企业/社会对校地协同创新的影响主要包括:地方经济发展领先程度、产业在全国的价值链分工,以及地方企业对人才教育和科技的重视或需求等。
随着《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的相继发布,发展健康产业已逐步提升到我国的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战略突破口。如何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摆在企业/社会、高校以及政府等面前的重要课题。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通过研究国外成功案例来提炼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研究较多,包括波士顿[6]、新加坡[7]等。同时,部分学者针对各地区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也进行了定性的探讨和研究。例如,吴凌放等[8]研究上海的健康服务业发展策略,苟梦雍等[9]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山西省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型及产业路径,唐慧等[10]等对广东省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探讨了人才培养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关系,例如王玉芬等[11]。
从《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八项主要任务来看,体现的主要是当前的弱项,反映出当前发展健康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一是健康服务的实施主体以公办的医疗服务为主,结构单一;二是健康服务业的产品或服务不够多样化;三是细分市场发展不健全,尤其是养老服务市场;四是健康服务业相关的支撑产业不健全;五是缺乏人力资源保障,从业人员少且素质低,服务水平和能力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六是相关的政策及机制不健全、技术应用仍滞后等,包括行业准入制度不健全、诚信体系缺失、医疗信息化应用不普及等。解决这些问题或破除这些障碍就是校地协同创新的目标和价值体现。
推进以发展健康服务业为目的的校地协同创新,就是要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协同创新的目标,结合健康服务业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及影响因素,推进校地协同创新的具体实施。
首先,促进高校与地方共建创新体,汇聚高校、政府、企业等的创新要素和创新动力,协同创新体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了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形成。一是建设健康服务业产业基地。例如,博罗规划建设健康产业园,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包括华润罗浮山风景区项目、华南养生谷基地项目以及总投资暨南大学产业研究院博罗项目等。二是建设健康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例如,延边大学成立“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贵州医科大学成立“贵州省健康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等。三是共建创新孵化载体。例如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东莞共建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以及国医堂项目,加强校地创新要素的集成和滚动式协同,推进了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的建设等。三是搭建健康服务业共享平台。依托中医药高校科技产业基地,与王老吉、无限极等企业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提升健康服务业公共研发和服务能力。
第二,形成政府政策引导及扶持机制,以重大专题和项目实施,促进健康服务业成果产出、转化以及产业化。随着国家政策文件的相继发布,各区域分别制定了健康服务业发展计划,例如广东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沈阳市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南阳市生命健康产业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及青岛市“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同时,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教育厅以及多个高校、企业一级科研机构于2013年共同组建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推动建立了健康医疗等多个协同创新中心。自2014年始,广州市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引导产业发展,促进了包括健康服务业等多个产业的科研创新。
第三,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完善形成健康服务业的完整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创新创业体制机制,通过吸引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和高水平团队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推进高水平先进技术研发创新,建设以校地协同创新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人才保障。例如,广州中医药大学通过推动教育教学改进,突出“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特色,积极探索和践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并重,导师全程培养、多导师联合培养和国家交流联合培养等,重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通过实验资源和科研项目资源,探索自主、开放和探索性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一方面,与协同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博士后人员,强化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及其多学科、产业化、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实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试验计划”,采用灵活的课程设置、考核评价及管理方式,建立以科学研究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探索“寓教于研”的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第三方面,推动发展健康服务业的继续教育方式,通过成人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等促进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和规范化经营。同时,加大全球相关领域拔尖人才的招聘,培养和选拔优秀的青年科研骨干人才,为中医药科研教育和健康服务业发展储备人才。
第四,建立完善校地协同创新实施绩效评价体系。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相关高校及地方发展的要事。协同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协同创新实践过程中的评价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是确保协同创新发展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成效的关键。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协同创新能力、知识共享程度、领导支持、有效沟通、激励机制、协同创新意愿、资源依赖性、利益分配和组织氛围等对协同创新实施绩效有正的影响,利益分配和协同创新能力是其中特别关键的要素[12]。推进建设和完善校地协同创新实施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相应的激励约束措施,将有助于整体校地协同创新的落实。
随着知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凸显,高校已经成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深入研究校地协同创新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校地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是协同创新有效实施的前提,也是具体校地协同创新案例分析的重要评价支撑。从校地协同创新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联和影响路径着手,提炼出校地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与地方政府的需求与职责。继而以健康服务业发展为例,从健康服务业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结合校地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路径建议:促进高校与地方共建创新体、形成政府政策引导及扶持机制、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以及建立完善校地协同创新实施绩效评价体系等。在研究分析过程中同时发现,尚缺乏校地协同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成功案例提炼,尤其在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校地协同创新方面尤其不多,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要点。
[1] 成协设,江珩,郑学刚.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2(2):69-70,10.
[2] 蔡志奇,黄晓珩.校地协同培养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新构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15-16.
[3] 吴昊荣,李晓晓,孙付春.校地协同创新模式探索——服务地方机械制造业[J]. 经营管理者,2015(30):240-241.
[4] 顾永安.校地互动视域下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常熟理工学院和常熟市的调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27(6):1-6.
[5] 周红炜.通过校地协同创新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情报信息服务平台之实践——以惠州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23(17):112-116.
[6] 吴晓隽,车春鹂,高汝熹.大都市健康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与生态初探——基于纽约、波士顿的案例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 ,2014(8):18-23.
[7] 姚恒美.世界健康服务业发展动态[J]. 竞争情报, 2015,11(1):54-60.
[8] 吴凌放,金春林,谢春艳,等.健康服务业发展策略分析:以上海为例[J].中国卫生资源, 2016,19(2):149-153.
[9] 苟梦雍.山西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D].中北大学,2015.
[10] 唐慧,李雅妮,耿庆山.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发展健康服务业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2):127-129.
[11] 王玉芬,文庠,司群英.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培养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5):5-8.
[12] 刘志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湖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