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联合动态固定与常规P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2018-07-04 09:34王旭阳
颈腰痛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棘突孔镜退行性

王旭阳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骨一科,陕西 渭南 714000)

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人群,其疗效确切,可达到充分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效果[1]。但传统PLIF手术破坏了脊柱的正常生理结构,这种刚性融合固定方式丧失了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在后期易出现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有研究报道其ASD发生率达到18.3%[2]。为了避免上述缺陷,近年来,以棘突间撑开装置(interspinal strutting device,IPD)为代表的动态非融合固定技术在在此类疾病手术中得以应用,在保障脊柱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了传统刚性融合固定的弊端,其近期疗效已有较多文献予以肯定[3-4]。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进行髓核摘除、减压的最新微创手术,我科自2012年以来,尝试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IPD治疗3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经2年随访,近期疗效满意。现与同期行PLIF手术治疗的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组对比,以探讨其临床优劣。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03-2015-03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1-67岁,平均50.3岁;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腰椎管狭窄症27例;手术节段:L3-421例,L4-547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IPD(采用In-Space棘突间动力装置)治疗,共35例;B组采用PLIF手术治疗,共3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经术前X线、CT和MRI检查,有神经根管、中央管及椎间孔狭窄者;②患者有明确的腰背痛、伴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痛,或间歇性跛行症状;③患者经3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④经其他微创手术治疗后,无效或再次复发者;⑤随访时间满足2年以上者。

排除标准:①拟手术节段有结核、肿瘤或感染等;②有腰椎峡部裂、伴有MeyerdingⅠ度以上的腰椎滑脱者;③有棘突或椎板发育异常者;④既往有腰椎手术史或外伤史者。

1.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A组:患者取俯卧位,以芬太尼辅助镇静;于G臂机透视确定手术间隙后,于后正中线旁开12-14 cm作进针点,局部麻醉后,作7 mm微切口,以10-20°角度将穿刺针穿刺进入病变间隙的纤维环处,G臂机透视见18号穿刺针侧位处于椎间隙后1/4处、正位处于椎间隙上关节突外侧缘处为佳。以22号穿刺针向椎间盘内注射造影剂和亚甲蓝,进行椎间盘造影和疼痛复制试验。经穿刺针置入导丝,沿导丝插入逐级扩张导管,经环锯扩孔建立工作通道,并确保工作套管插入纤维环2-3 cm处。插入椎间孔镜,摘除突出染色的髓核及周围组织,探查松解行走神经根与出口神经根,以射频热凝进行止血、纤维环皱缩成形后,拔除外套管。将椎间孔镜切口扩大至16 mm,侧位透视下插入导针,平行于终板垂直进入棘突间。透视确认导针位置处于棘突之间、且尽量靠近腹侧、处于小关节之上,正位透视见导针超过中线2 cm为宜。沿导针插入逐级扩张导管直至紧密接触棘突上下缘。在G臂机透视引导下,置入合适型号的In-Space棘突间动力装置系统,并通过2孔定位中线,将位置调整良好并打开侧翼。经G臂机再次透视确认位置良好、棘突间撑开满意后,冲洗切口,留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典型病例的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4。

图1:腰4-5突出症术前MRI;图2:术前CT片;图3-4:术后2年正侧位X线片,见椎间隙与椎间孔高度维持良好,内固定位置较佳,未见邻近节段退变加重

B组:患者全麻,取俯卧位,经透视确认手术节段后,作后正中切口,逐层分离肌肉、软组织,直至显露手术节段的椎板、棘突和小关节突,置入椎弓根钉,经G臂机透视确认螺钉位置良好。将手术节段棘突咬除,作全椎板减压,并将手术节段的上位椎体下关节突切除,作神经根管减压。彻底摘除手术节段髓核组织,对终板进行处理后,将术中切除的自体骨修剪成骨粒并填充入椎间融合器,将填满自体骨粒的融合器置入椎间前2/3处。安装好纵向连接杆并固定之,冲洗切口,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毕。

两组患者术后均以抗生素静脉滴注3-5 d;术后2 d内视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其中A组患者术后绝对卧床3 d,1个月后可去除腰围恢复正常活动;B组患者绝对卧床7 d,3个月后可去除腰围。

1.4 观察指标

(1)围手术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2)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腰腿痛进行评价,采用日常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questionnaire,ODI)进行腰椎功能恢复的评价;评价时间为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1年和2年。(3)随访期间,测量患者手术和上邻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B组2例出现硬脊膜撕裂,予以术中修补、术后改头低脚高体位等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出现椎间隙感染,予以持续抗感染治疗3个月康复;2例患肢无力,均予以保守治疗6个月后恢复。A组中未见明显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B组患者相比,A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A 组 35 115.2±17.4 53.7±9.2 7.6±1.5 B 组 33 119.6±21.3 351.9±41.8 11.2±3.6 0.935 41.178 5.438 0.353 0.000 0.000

2.2 VAS评分、ODI指数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1年和2年,其腰痛、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A组术后3个月的腰痛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内容。

2.3 腰椎活动度对比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手术节段腰椎活动度均显著受限(P<0.05);且B组的上邻节段腰椎活动度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2年的手术节段活动度保持较好,且上邻节段活动度亦无显著增加(P<0.05),具体见表4。

表3 两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对比(±s)

表3 两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对比(±s)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P<0.05;与B组相比,#P<0.05

组别 疗效指标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1年 术后2年A组(35例)腰痛 VAS(分)6.18±0.51 2.43±0.62*#2.21±0.38*1.62±0.37*腿痛 VAS(分)7.63±0.74 2.68±0.72*2.27±0.55*1.94±0.33*ODI指数(%)64.25±8.57 19.24±6.38*20.16±5.02*20.47±6.14*B组(33例)腰痛 VAS(分)6.05±0.71 3.14±0.55*2.16±0.41*1.65±0.40*腿痛 VAS(分)7.58±0.94 2.73±0.62*2.29±0.46*1.96±0.26*ODI指数(%)63.91±7.46 19.38±5.27*20.24±6.18*20.35±5.71*

表4 两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的腰椎活动度对比(°,±s)

表4 两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的腰椎活动度对比(°,±s)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节段 上邻节段术前 术后2年 术前 术后2年A 组 35 7.42±1.58 5.27±1.43*7.38±2.06 7.81±2.64 B 组 33 7.29±2.16 1.43±0.61*7.41±2.55 9.63±2.86*t值 0.284 14.247 0.052 2.729 P值 0.777 0.000 0.959 0.008

2.4 腰椎手术结局

随访期间,A组1例于术后1年再次复发,2例棘突骨折,均改行PLIF手术后好转;1例In-Space内固定器向后脱落,但未引起不良症状,总发生率为11.4%。B组1例融合失败,但未引起临床症状,未予处理;1例出现螺钉断裂,予以取出,总发生率为6.1%。两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虽然A组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9;P>0.05)。

3 讨论

椎间孔镜技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最新微创手术,仅需7-8 mm的手术切口即可建立工作通道,且经后外侧入路,避免了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脊柱后柱结构的破坏,同时亦仅需局部麻醉即可开展,降低了神经根损伤的概率。孔镜技术最初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但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开展,目前已较成熟地用于腰椎管狭窄症等其他腰椎退行性疾病,并取得较好疗效[5]。

IPD是脊柱动态非融合技术的一种,通过将退变节段的棘突间隙撑开,并防止过度后伸,增加椎管横截面和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减轻椎间盘和小关节的负荷,并控制异常活动,最大限度保持退变节段的活动度。目前,多数IPD装置在置入时需要破坏腰椎后方韧带结构和部分棘突骨质,术后有内固定松动、移位和棘突骨折等风险[6],而本研究所采用的In-Space棘突间动力装置,有如下明显优势:①可通过外侧入路置入,在操作过程中无需对棘突旁肌肉进行剥离、牵开操作,且无需切除棘突骨质,棘间韧带仅需穿孔即可,较好地保留了棘上、棘间韧带,有利于保留脊柱的后方解剖结构稳定性,术后失败概率亦明显减少[7]。本研究A组35例术后仅1例再次复发,2例棘突骨折,1例In-Space装置向后脱落,其发生率仅11.4%,显著低于相关文献报道的其他IPD装置。②In-Space装置可直接在原有的孔镜通道中微创置入,创伤性更小。

本研究基于In-Space装置的设计特点和安置条件,首先利用椎间孔镜技术进行减压操作,待孔镜操作完成后,将原切口扩大至16 mm,基于微切口即实现了In-Space装置的置入安装过程,与传统PLIF手术相比,其微创优势明显。本文中,采用本术式的A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也证实了这一点;另外,其术后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与B组相近(P>0.05),提示其疗效与PLIF手术相近。在腰椎活动度对比中,A组手术节段术后腰椎活动度显著优于B组(P<0.05),得到了较好的保留;且其上邻节段腰椎活动度于术后并未见显著增加(P>0.05),而PLIF手术的B组却增加明显。上述结果均体现了微创孔镜技术联合In-Space棘突间动力装置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优势所在。

[1]万仲贤,陈泽,李强,等.PLIF手术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脊柱骨盆参数影响及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6,37(5):416-420.

[2]管俊杰,石志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J].脊柱外科杂志,2011,09(2):83-87.

[3]Ghiselli G,Wang JC,Bhatia NN,et al.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in the lumbar spine.J Bone Joint Surg (Am),2004,86-A(7):1497-1503.

[4]Rahm MD,HaII BB.Adjacentsegment degeneration after lumbar fusion with instrumentation:a retrospective study[J].J Spinal Disord,1996,9(5):392-400.

[5]王作伟,菅凤增,王兴文,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的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32(12):1214-1219.

[6]郑召民.棘突间固定装置应用10年再思考 [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4(10):870.

[7]农鲁明,周栋,高共鸣,等.In-Space经皮棘突间撑开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的初步效果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1):26-31.

猜你喜欢
棘突孔镜退行性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体检报告“退行性改变”是有病了吗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搓腰
——壮肾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