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志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几个材料之间没有联系,除了文字外,常以图表、图画、数据、说明书、清单等形式呈现。非连续性文本不仅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大量出现,在实际教学中,也会被运用到。因而,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编制策略,引导学生综合、比较、分析、归纳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多种信息,揭示其内在的科学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从而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简明性、丰富性的特点,它直观明了,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复杂的结构关系,精简的表格、图片、数据、文字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这是非连续性文本最显著的特点。小学科学教材中的连续文本存在逻辑关系强、篇幅相对较长的特点。不少学生在阅读相关材料时,由于阅读顺序凌乱、审题不清的问题,难以理解文本,造成信息筛选方向的错误。
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为例,对于“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这一问题的阐述,用如下文字描述:“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教师引导学生将该段连续性文本中的“关键词”提炼出来,用11个关键词编制成非连续性文本(见图1)。这些关键词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既揭示了“热胀冷缩”现象的本质,又揭示了温度与微粒运动速度、微粒间距与物体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可见,以教材中的连续性文本作为基础,将文本中的关键词提炼出来,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简明性、丰富性的特点,揭示联系性,能有助于学生学会信息筛选,避免以上错误。
当然,编制非连续性文本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关键词,重新组织语言复述与教材意思相同的连续性文本,通过经历“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的转化过程,进一步揭示联系性,验证所筛选信息的准确性,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图1
图是非连续性文本中最常见的形态之一,在科学课中尤为多见。小学生鉴于能力所限,往往不能完全用清晰的语言、文字表达科学概念或实验观察结果,因而更愿意用画图进行表达。学生运用画图法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难点,一是如何用图画表达准确的信息,二是如何在静态的图中绘制出动态的、过程性的信息。
例如,在《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涂有石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石蜡的变化情况,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蜡的融化过程是以加热点为中心逐渐扩大的。学生试图用几个同心圆来表示这一现象(见图2),但图2表现的是静态图,无法将“逐渐扩大”这种动态的现象准确表示出来。于是,教师通过追问让学生思考如何绘制“石蜡融化(热量传递的方向)是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的动态图。学生很容易想到,用箭头表示方向,将原图改为图3。在图3中,箭头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箭头和圆圈组合在一起表示:热量是由加热点向四周传递的,在金属片的各个方向上传递的速度是一样的,呈现了动态生成的过程。
图2
图3
图3是学生根据教学要求需要完成的作业。绘制这样的动态图,能生动形象、实事求是地呈现实验过程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热量传递方向”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实验教学在科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常常会应用到表单这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其可分为实验计划表和实验记录表。从阅读和制作表单的难度来看,实验计划表重在基于项目关联,正确填写内容,比实验记录表容易完成。因为,学生编制实验记录表,需要对实验设计的目的、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尤其要厘清因变量与自变量,而且还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一课中,教材和作业本中都没有提供实验记录表,为学生学习编制实验记录表提供了机会。教师首先出示本课的研究问题“气球大小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请学生分析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原因”和“结果”,明确研究的是“气球大小”和“小车行驶距离”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气球大小”是实验时要改变的量,即自变量,“行驶距离”是要测量的数据,即因变量。学生针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制作了二维实验记录表,如表1所示。
表1“气球大小与小车行驶距离”实验记录表
二维实验记录表,由于其项目较少,可以减少其他信息的干扰,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自变量和因变量。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实验操作的要求继续完善表格,编制出“升级版”实验记录表,如表2所示。
表2“气球大小与小车行驶距离”实验记录表
表2相较于表1,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气球大小”和“小车行驶距离(平均数)”这两组数据进行记录,有利于后续的实验数据分析,形成并完善证据链,提升学生科学实践的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具有非线性即“碎片化”的特点,在结构形式上给阅读者以跳跃的感觉,内容之间体现非直线的完整性。这一特点在思维导图(概念图、知识树)这类非连续性文本中非常突出。
编制小学科学非连续性文本的目的是获取文本信息,揭示信息中隐含的内在联系。编制以思维导图为代表的非连续性文本,旨在增强系统性,促进思维发展。
图4
图4所示的是《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思维导图,它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较为系统地传递给学生,系统化的非线性信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在单元复习阶段,思维导图通过每一课知识点组合的形式,呈现整个单元的框架,有利于学生发现各课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螺旋上升的关系,从而架构起有关“食物”的知识体系。
从图4不难发现,由学生编制的思维导图是半成品,教师已然提供了整个思维导图的框架和部分信息。究其原因,在于四年级的小学生阅读能力、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独立编制思维导图的要求过高,使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制作质量。半成品式的思维导图,兼顾了学生非连续性文本“读”与“制”的能力发展,通过阅读已有的思维导图,模仿制图,降低了难度。
小学科学非连续性文本编制的四策略,可以使学生逐步认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和优势,逐步掌握“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整合、筛选、分析文本信息,发现其内在的科学逻辑,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的方法,提升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
[1]邱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2]王瑾.小学高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5.
[3]甘雨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层级结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4]张祖庆,戴一苗.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评[M].杭州:浙江少儿出版社,2017.
[5]张耘博.解读与反思非连续性文本[J].辽宁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