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自由、闲适:阅读的三个关键词

2018-07-03 09:40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新校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书籍作家

文 / 杨 赢(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使我得救的,是看书……接触文学,接触世界文学,不啻是逃出民族虚荣心的监狱、市侩的监狱、强迫性的地方主义的监狱、愚蠢的学校教育的监狱、不完美的命运和坏运气的监狱。文学是进入一种更广大的生活的护照,也即进入自由地带的护照。……文学就是自由。尤其是在一个阅读的价值和内向的价值都受到严重挑战的时代,文学就是自由。(苏珊·桑塔格)

近年来,笔者找到了一条还算恰切的带领学生进入经典阅读的途径,就是三个原则:有趣、自由、闲适。

一、自由

(1)自由阅读

我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展自由阅读课。现在整本书阅读比较热门,但是大家都聚焦在阅读策略上,忘记在共读整本书前,需要一个自由阅读的提前。

我将自由阅读放在首位,首先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将读书常态化,整本书阅读才有可能。学生没有书读,就要拿书给学生读。民族的未来不要去期待官方的动作,真正的希望在民间,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私人藏书一直是蔚为风气的,而私人藏书最可贵的在于分享。

因此,教室里得有书,要让学生近距离、自由方便地接触到书籍,尤其是经典书籍。还要有一个阅读的场域,一间满是书的屋子会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有鉴于此,笔者在学校建立了一个小型图书馆,拿了藏书1000多册放在其中,也选择了一些放在班上。在教书的过程中提到的书籍,班上或者图书馆都有,因为获取非常方便,学生就有可能去读。而我每个星期用1~2节课带学生去这间图书馆读书,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地阅读自己想读的书籍。

(2)自由选择

首先要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学生非常喜欢阅读课,虽然我的书不多,但是学生还是读得非常投入。我做了一个资料梳理,发现发达国家无论是图书馆的数量还是借阅的方便程度都远超我国,所以国民能够养成读书的习惯。我们不爱读书很大的因素是没有办法读到书。

很多学生终其中学生涯,可能阅读的经典作品无外乎选进教材、高考要考的几本,很多作品在中学阶段都没能进入学生的视野。这些书籍躺在图书馆里睡觉,对学生来说恍若云霄。

我有一个学生,以前只读玄幻小说,我推荐艾西莫夫的《基地》,他一口气看完了,自己还买了全套,从此,他在经典科幻小说阅读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阅读趣味。

刘仲敬《论读书之必要浪费和错误》里面说:“路径要在芜杂中自己显露,才有野草一样的力量。杂质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根据营养要素输液的病人总是迅速死于恶液质。必读书当中,删掉的恰好就是杂质。”

教师可以推荐书籍,范围尽量广泛,但不要强求,把好的坏的放在一起,给学生比较区别,让他们锻炼品位。就像上面那位学生,你给他选择,他能区别好坏,要有耐心。

我的做法是,建立班级书库,撰写班级书单,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我做书单都是做推荐书目,没有必读书目。

(3)自由交流

我对高一新生每两个月开一次读书报告会,让学生自由地交流所读的书籍。每学期末还会举行读书报告会,让学生总结一个学期的收获,分享读书心得。

读书报告会是这么操作的,课前每人撰写书籍推荐,上课之后按照以下流程来进行:

1. 小组内交流讨论每人的推荐语;

2. 小组内帮助打磨推荐语;

3.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推荐语写在黑板上;

4. 每小组简单用一分钟时间说说推荐理由;

5. 各小组看别的小组推荐语;

6. 选出最想看的三本书籍,推荐人上台分享。

读书报告会在高一新学期,1~2个月一次。到了期末,我会带领学生进行期末读书报告会,梳理一个学期阅读的书籍。期末读书报告主要梳理:本学期阅读书籍、推荐书籍及推荐语、不必读书目和本学期的阅读状况反思。

自由交流的结果是,班上的学生对读书都是积极踊跃的,虽然程度不同,但是极其厌恶抵制读书的情况是没有的。究其原因,是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阅读和交流的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

二、有趣

有趣不仅仅是好玩。我理解的有趣,是从内心生出深层次的精神愉悦,它区别于低级层次的好玩而又涵盖它。教师追求的有趣,不是迁就学生,获得他们浅薄的笑声,而是唤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又有精神的提升和引领。

怎么做到有趣呢?就是打通经典和学生之间的壁垒,把经典和学生的生命经验联系起来,和兴趣点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经典作品、经典作家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如同《小王子》中所说的“驯养”,建立经典作品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1)发掘学生喜爱的作品、游戏和经典作品之间的联系

学生喜欢读网络小说,如玄幻和言情小说,还有各种日系轻小说之类。我学生时代也是玄幻言情小说的读者,现在也是网络小说的读者。学生喜欢读《悟空传》,我就从作者今何在入手,他名字的来历:《滕王阁》“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悟空传》中多处抄了海子等人的诗歌。

我最近在读一部网络小说《大王饶命》,里面有一个人立志贯通三教典籍,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修行道路。有人问他能读完么?他回答说:“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句话其实是胡适说的。网络小说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我要做的不过是把它们发掘出来,让学生认识到就算是网络小说也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很多网络小说家的经典作品,甚至化用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我把他们命名为“二道贩子”,我不反对学生读它们,我甚至和学生讨论它们,告诉学生这些作家的精神资源中有经典作家作品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从文类上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作品是长在经典作品的根上的:修真小说来源于道教文化典籍,玄幻小说来源于中世纪欧洲史诗,言情小说的鼻祖是中国的传奇或西方的骑士小说……由此出发,学生玩的游戏中有很多职业,都是经典作品中出现过的,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亚马逊是古希腊一个女战斗民族,德鲁伊是凯尔特人的祭司,萨满在我国的东北少数民族中就存在过,巨人来源于古希腊神话或者是北欧神话《萨迦》……

有时候,我还会倒退,在经典作品中找到通俗娱乐作品中出现的文字或者形象。这样做,很快消除了学生对于经典的恐惧。但是下一步要做的,还是要把经典作品送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去发现。

(2)为作家去魅——拆经典作家和学生之间的藩篱

我们的教材很奇怪,我们的文学史很奇怪。教材中选的课文,文学史上强调的作品,往往不是这个作家最有趣的作品。比如说,老舍的风格是幽默风趣,但是我们选中的课文,全是苦大仇深,读之无味,学生怎么可能喜欢老舍呢?我上《想北平》,必然要推荐学生去读老舍的《多鼠斋杂谈》。他一直在烦恼是搬回北京、留在青岛还是去上海,一个烦恼的作家幽默跃然纸上,更不用提他的小说《二马》或者《离婚》了。

再比如鲁迅,教材往往来自《呐喊》和《彷徨》,而我则更喜欢《故事新编》,我曾经给学生印过《铸剑》和《奔月》,学生非常喜欢,没想到鲁迅是这么好玩的人。我再给他们读《彷徨》和《伤逝》,他们的接受度就高了。

还有一点很值得关注,我们的教材选择作家的照片,我们的书籍选择作家的照片,都喜欢选择老年照,满头白发,脸色憔悴,忧国忧民,让人看了倒胃口。其实很多男作家年轻时是很帅的,女作家年轻时也很漂亮。不要小瞧照片的魅力,这个年头颜值很重要。我利用作家年轻时候的照片为很多作家增加了粉丝,比如说海明威、沈从文。还有一些作家的照片学生没有见过,见过之后直呼想不到,因为照片去读了这个作家的作品,比如说加缪和胡适。班上一个女生因为加缪的颜值,啃了很多加缪的书籍。在小组合作授课讲胡适的时候,一个小组甚至在学案上印上了“胡适好帅”的字样。

因为教材的选择和课程的设置等因素,经典作家离学生比较远。教师要拆除经典作家和学生间的藩篱,削弱他们的抵触感。

(3)打通生命体验

我们的教材还有一个毛病,总喜欢选二流作品,生怕学生看不懂。事实上,一流作品好懂,二流作品不好懂。一流作品是最真实的再现,哪怕是荒诞派,一流的作品和学生的生命体验也有很多契合点。教师要承认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

比如,学生读《局外人》,觉得默尔索面对母亲死亡的“冷漠”和自己很像。她认为这篇小说真实得不像故事,我们面对亲人去世的时候可能表现得不那么悲戚。她说:“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在我初三时,一天回到家,得知奶奶出了车祸人躺在医院里,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只感觉在做梦,坐在沙发上愣了一分钟,然后回到书桌前把当天的作业完成了。别觉得我过分,难道要我大晚上不睡觉去医院守夜?或者悲痛万分彻夜难眠,还是干脆请假别上学?别傻了,又不是肥皂剧。这是我对《局外人》产生共鸣的原因。”

在讲《变形记》的时候,我们读到这么一段:

于是他又滑回原来的位置,“早起,”他想,“使人愚钝,人要睡觉,其他的旅行者像闺阁妇女一样生活。例如,当我上午这段时间,走回接待室,记下已经分配到的任务时,先生们才吃早饭,要不信,可到我上级那儿去试一试,我立刻就飞出去……我已经积蓄了一点钱,为了向他还清父母的债——这债恐怕要还五六年——我是绝对要还清的;然后可以获得厚利。目前,我无论如何要起来了,因为我乘的是五点的车。”

自己已经变成了大甲虫,想的还是“我无论如何要起来了,因为我乘的是五点的车”。学生觉得很费解。我问:“你们早上起来发现自己感冒了,是欣喜若狂马上请假还是坚持上学?”大部分学生说,还是要来上学的。在这里,学生的生命体验就和作品相通了。

伟大的作品都是对生活高度真实的反映,里面是无限丰富的世界,和我们生活打通的地方不胜枚举。如果我们在带领学生阅读的时候能够巧妙地联系并打通,学生会在经典作品中找到阅读乐趣。

此外,还要让学生把读书当作乐趣。我采取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任何阅读都以学生的问题为主来讨论。尊重学生的阅读趣味、阅读感受,一切围绕着学生的阅读来教学。

我们的阅读课,有一个环节是每个小组的同学写自己小组的问题,这是教室最热闹的时候,接下来的讨论也是学生最关注的,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彼此提出的,来源于最真实的阅读。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阅读的积极性就更高了。第二个方法是组织阅读活动。

三、闲适

教育要在时间和空间的保证下,让学生有闲暇发展自己,以一种闲适的心情去获得进步。但现实是,学校越来越多的是束缚学生的天性。如果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就要回到教育的本源,承认读书有功利的效果,但是要抱着非功利的心态去做事。

我首先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就是创立阅览室,开设阅读课,提供阅读时间。其次,通过活动来促进阅读。

比如我会带着学生利用假期逛南京最有名的书店和二手书店,感受文化的气息,随便买个一本两本,不买也好,随便看看。

我会在世界读书日让学生推荐一本书,说一句读书感受,用这种方式庆祝世界读书日,加深自己对阅读的理解。

我会让学生选择一个作家,以小组的形式来向全班讲解这个作家,从而获得对这个作家更深刻的认识。

我会设立各种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喜欢的书籍大加赞扬,对讨厌的书籍尽倒苦水。

我会让学生排演莎士比亚作品,通过话剧排演的方式去阅读莎士比亚戏剧,在阅读和表演的互文中走近莎士比亚。

我甚至会定期带领学生看很多电影,这也是一种另类的阅读,因为我们阅读的不仅仅是书籍,还有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

雨果在《悲惨世界》的结尾是这么写的:“事情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就如同夜幕降临,白日西沉。”阅读其实就是如此。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书籍作家
鲁迅与“书籍代购”
作家的画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