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瑶丽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江苏常州 213000)
综观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追问其改革或研究的终极目标,应该归结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健康、积极主动发展的人”,让课堂成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乐园”,让学校成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或一言以蔽之,一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毋庸置疑,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教师心中确立且坚定的“儿童立场”上。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一是姓“语”,一是姓“小”。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仅仅囿于对“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的思考,而忽视学生“我要学什么”“我可以怎么学”的思考,那么任何看起来指向明确的教学目标都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再精湛无比的教学策略都只是课堂中缺乏灵动的“摆设”。
我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沈大安先生曾说:“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8~14岁的儿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用成人的思维方式看待他们,其实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
曾听某教师执教完《生命的林子》(原苏教版第十一册第10课)一课后,参与评课的教师中有一部分人认为文本的育人价值应该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或价值所在。然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从文题和内容来看,文本更多的是阐述“生命”与“林子”,以及“成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此有初步的认识,至于探究生命的价值,我认为这种站在“哲学、文化、人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之“高”,与儿童仅有的12岁的年龄之“小”,生命成长阅历之“浅”,落差悬殊太大,必将导致教学走向死板沉闷的说教,让学生主体严重失衡。
导致教学目标虚泛、空洞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教师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导致儿童立场异化为成人立场之外,我认为另一个原因是确定的“教学目标”究竟从何而来?答案要么是从参考书上生搬硬套,要么是从网络中依葫芦画瓢。仍以教学《生命的林子》一课为例,学生可以从“法门寺名满天下,高僧济济,玄奘一开始为什么想要离开,而最终为什么又留了下来”的思考中获得逻辑思维的训练;可以从方丈一步步启发玄奘的过程中学习“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的写法等,这样才能真正突显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才能避免在小学六年的时间里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素养悬殊较大的现象。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1]。”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儿童的课堂反应并将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从而让我们的教案、教学在动态生成中趋向合理,走向完善。
目标的预设是需要教师在每一堂课前反复思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教师行为的唯一指针。课堂教学具有现场性,它始终处于变化状态中。“弹性目标”应成为每一堂课接纳新信息、调控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指针。
1.删繁就简,有的放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此时教师就应果断地删减教学目标,立足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删繁就简、有所侧重地完成部分教学目标。
2.随机增补,超越预设
学生在课堂这一“现场”中的表现,时而群情激动、思维活跃,时而被动懒散、拖拖沓沓,可谓千变万化。当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充分调动学习的兴趣时,教学就会提前完成教学目标,这时教师应随机提高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学习得到充分提高。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苏教版第十册第6课)一文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语言,感受《二泉映月》曲调的哀婉忧伤,从而感悟阿炳一生经历的坎坷与曲折。在学生的学习达到这一层面时,我觉得仅有了解乐曲、了解经历还远远不够,更应该让学生透过乐曲、人物经历,感受阿炳的精神。
课堂教学中的这些“意外”,或许打乱了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1.让“意外”成为教学资源
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教学《生命的林子》时,有一位学生说:“教师,我觉得如果玄奘离开法门寺,最终也能成才的,因为他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的人,而且他能吃苦耐劳,持之以恒,他终究都会敲开成功之门的。”这一说法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一下子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学生顿时议论纷纷。我顺势组织学生讨论后加以提炼和小结:“是啊,一个人能否成才,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而对于想要成才的人来说,具有竞争的环境会成为他成才的催化剂。”如果我们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怎能会有如此精彩的意外收获呢?
2.让“需求”成为调整标准
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广度、速度都大大超出了我们的估计,学生发言踊跃,思维敏捷,这时教师应加快教学节奏,随机调控教学流程,学生已掌握的不费时,学生急于想读的不滞后。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教学的标准之一,让教学任务与学生需求成为相伴相生的有机体。
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已逐渐将关注的目光从“教师”身上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学生学得怎么样,才是判断教师教得怎么样的标准。
在教学中,尤其在公开教学中,教师为了教学流程的顺利实施,常常会让较优秀的学生频频发言,导致发言面“窄”,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的网络覆盖面小。评课时“片面化”“窄化”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必须思考下列问题:(1)这些学生的精彩感悟并不代表其他学生理解了;(2)我们是否还要思考,为什么单单就这些同学获得了这样有价值的理解,而其他同学没有呢?究竟是教法还是学法上存在问题,然后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或给予学生帮助,让其他同学改进方法,获得成长。
教学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东西,也要渗透学生成长的隐性内容学习和培养。学生从文本故事中得到的启发,并不只是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学生从文本中看到的还应该是事关人生、生活的大价值。
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需要谨慎,有时甚至需要耐心等待。另外,儿童还没有完成,这里的“完成”是个过程。教师要学会在儿童不同的阶段,促使儿童一步步逼近目标,又在他们面前树起新的目标。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他小小的创造力?”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儿童立场,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能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只有让我们的教学从“儿童立场”出发,我们才会营造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才会构建师生间和谐的精神家园,才会看到学生生命成长的痕迹,也才会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幸福!
[1]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