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
摘 要: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城镇化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配置,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民族地区进行城镇化,不能是简单的人的城镇化、城的城镇化,它涉及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才能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1 引言
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过程,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风貌,又能快速推动贵州经济大步向前需要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工作。
2 冲突与融合中的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
中国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贵州作为欠发达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以城镇化寻求转型的道路进行探索,更应当是处理好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和城镇化中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不是城镇化的唯一目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也并非阻碍城镇化的障碍。两者之间在对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转变上是可以达成统一目的的。
一座城镇的生存发展状况,既包括物质系统的合理化程度,也包括心理、精神和情感等文化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程度。传统文化在这里不仅能增添城镇文化氛围,而且有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作用。只有传统文化底蕴厚重的城镇,才具有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由传统文化熏陶和塑造的城镇形象正是现代城镇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标志。传统文化具有营造和谐文明风尚的功能。现代社会是以法律契约为纽带形成的民众的集合体,与传统社会相比较,更重视个体独立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一般来说,以某种生活方式体现出来的“熟人文化”,不仅有其共同的价值目标,而且有各种经济社会条件作支撑,它们在“熟人社会”和相对闭塞的乡村,往往左右和支配人们的决策行为。如火如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浪潮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在生存空间、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也可能因之造成传统文化发展继替的断裂,甚至解构传统社会所独有的那套整合机制。民族地区群众在由农村生活转向城镇生活的过渡期,部分沿袭千年的传统文化,一时还没有寻觅到合适的传承空间; 某些地方政府严重的“重新城、轻古镇”倾向,使城镇同文化越来越远; 尤其是某些官员盲目追求 GDP,蛮横地筑城、造景,拆除真古迹、建造假古董的行径,既暴露出他们急于出政绩的心理,也反映出他们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以及对当代文化的不自信。根深蒂固的乡土文化对民众的教化和启示功能在巨大的冲击波面前显得越来越弱; 在还未融入新城镇文化生活的这一阶段,人们会感到迷茫和不适应。
但由于每个民族本身固有的多元要素彼此交织与融合,随后会生成新的、具有无穷生命力的文化内涵,以承续和替代过去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焕发了青春的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提升文化品位、营造和谐文明风尚、潜移默化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功能,而且可以因势利导地转化为助推城镇产业发展的力量。
3 贵州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现状
3.1 城镇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贵州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市数量增多,建成区面积扩大,城市的等级也进一步提高。《中国统计年鉴 -2014》数据显示 :2013 年,在贵州的 6 个地级市中,按城市市辖区年末总人口分组,200-400 万人口的大城市 1 个,100-200 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1 个,50-100 万人口的中小城市 2 个,20-50 万的小城市 2 个,全省城市人口密度为 3406 人 /km2。目前,虽然贵州的城镇人口还比较少,但从总体上来看,贵州城市数量逐步增多,城市人口规模正在逐步扩大。这主要是由于贵州正在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城市发展对工人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贵阳、遵义、六盘水等大中城市就业,促使贵州城镇化得到了较快发展。
3.2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贵州已经步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化速度稳步提升。2010 年 , 贵州城镇化率 33.81%;2011 年 , 城镇化率 35%;2012年 , 镇化率为 36.4%,2013 年城镇化率为 38.2%,其中有 7个市(县)的城镇化水平达到了 30% 以上。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比重逐年下降。《2014 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 年全省年末常住总人口 3508.0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 5.82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403.5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78.68 万人 ; 乡村人口 2104.4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 72.86 万人。
3.3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加
目前,贵州省城市建设的投资主体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大量优秀国企及私人企业选择到贵州发展,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逐渐增加。《2014 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778.40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23.6%。其中,中央投资 605.60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2.9%;地方投资 8172.80 亿元,增长了 2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 173.85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19.6%;第二产业投资2321.46 亿元,增长了 18.9%;第三产业投资 6283.09 亿元,增长了 25.6%。
4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断代
传统观念淡薄,精神内核遗失中国文化传统源于农耕经济,随着农耕经济的大面积消失,与之紧密相连的乡土传统和观念正在被人為抛弃;而农村青壮年长期向城市的涌动和迁居,面临着劳作模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方面的巨大变化,以他们为主体所组成的大量新型社区,其组织过程和文化建设等成为重要问题;不同阶层、群体、文化习俗文化价值观、审美情趣发生碰撞与融合;多样化的人员流动,必然带来各个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特别需要包容性的文化支撑。
4.2民俗生存艰难,传统文化式微
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老建筑、老街道的消失使得城市民俗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视野。中华民族拥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促成了农业文明的发达,农业文明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存在于乡村之中,尽管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但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无论是面对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的侵蚀,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显得十分脆弱,其保护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传统文化陷入发展甚至是生存的困境,一些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退化和消失的危险。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农耕社会为特点的、表达乡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式微不可避免。另外,很多现在保护下来的古镇或是古村落,大部分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韵味,商业气息太浓,失去了淳朴的民风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所谓的“民俗热”,即各地以乡土乡情为旗号的民间工艺展览、新民歌、民俗旅游度假村以及各种各样的民俗研讨会 ,很大程度上沦为商品经济刺激性发展的产物,而真正为乡土社会提供价值理念与文化意义的民俗文化却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4.3 不切实考虑当地实际情况
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城镇化经验,忽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没有注意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特色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当需要保存和创新的地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散落在乡间仅存的支离破碎的生态环境,正处在深度破坏之中,整体人居环境安全系统长期缺少规划建设。部分中小城市也進行新城、生态城、大学城的规划建设,一些地方市政中心、豪华会展中心竞相面世,而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民生工程、文化场馆、艺术博物馆等却鲜有投入。
5 促进贵州城镇化进程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对策探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背后,民族地区浓郁风味渐渐淡去,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记得住乡愁,让各民族和谐共生而又不失自我,值得我们思考。
1)加强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民族地区的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由于历史的和民族自身的局限性,民族地区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精华部分是凝聚本民族积极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本民族的根、本民族的魂。如何从众多的本民族文化中提炼出其中精华的部分,让它成为本民族的特征,让它成为本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过程中让这一文化成为本民族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得到本民族成员认同,并在城镇化过程中用以凝心聚力,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2)发展产业中发展民族文化。城镇化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的生活逐渐过得好起来,让老百姓脱贫奔小康。怎么实现这一目标呢?其实就是在空间上让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的整合,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最终提高要素的生产率。民族地区要实现发展,城镇化是重要的抓手,它也是解决我国“三农”的抓手。城镇化不光光是把人简单的聚拢在一起,实现人的城镇化。没有产业作为支柱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产业兴旺才能带来城镇的欣欣向荣。民族地区城镇要发展产业,就要发挥比较优势,这样才能促成产业比较优势,形成产品和服务的优势,才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带来产业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充分就业。民族地区除了有一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外,最大优势应该是本民族特有的难以复制的文化优势。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把这一巨大优势溶入产业的发展,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中,就会在城镇化过程中彰显出本区域城镇化的优势,以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不断注入,促进本地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3)在城镇化中加入乡愁元素。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在占有更多物质的同时,精神家园能获得的东西在减少,面对钢筋水泥的丛林,人们开始产生视角的乏味。开始到偏僻的乡村去找回儿时的记忆,去扎实的体验一把乡愁。贵州省在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立足我省文化多元特色,加大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积极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城镇,在城镇化推进中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在传承文化、彰显特色中推进城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根据这一思路,为了让久居民族地区的人在城镇化中体验到: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更多地把长期生活中丢不下的乡愁元素带到城镇化的每一个细节中,一片瓦、一块砖、一根柱……,让他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仿佛还置身于袅袅炊烟、鸟语花香的境地之中。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一性与互补性[J].思想战线,2010(01).
[2]王福帅.民族特色仪式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思考[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9).
[3]丹珠昂奔.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5 (005).
[4]李先明,成积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理论、实践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