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网络信息和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利用这些校园和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教育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当前必须要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当前,大数据时代下社会信息化、网络复杂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科技的竞争、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竞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以大学生为着眼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效性是今后将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内涵相关
实效性是指某一个实践活动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在张耀灿、郑永廷等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结果的可靠性”。从中可得到这样的结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即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可实施的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取得与党和国家预期目标相符的良好效果。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必须与党和国家制定的目标、预期设想以及最终追求相一致,才可以说是具有实效性。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众多学者也对其实效性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如刘川生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沈壮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李维昌、盛美珍主编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多维透视》等。
2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和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同样深刻复杂,增强其实效性是必须且必要的。
2.1 发展形势良好
从政策层面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视。从技术层面来讲,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3G、4G网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5G时代即将到来;新媒体技术逐渐普及,微博微信等沟通平台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迎来了政策上和技术上的“春天”。
2.2 问题依然严峻
在“互联网+”的时代,海量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处于心智发展期的大学生由于价值观和人格并未完全成熟健全,比较容易被某些利益团体恶意散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误导,导致精神和心理受到双重侵蚀,做出错误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近年来高校频发的“男大学生割肾买手机”、“女大学生裸贷只为买包”等事件便是最好的证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其实效性必须得到切实增强。
3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求其必须及时有效应对和解决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相关情况和问题。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内不断普及,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把握好时代发展的“春风”,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接下来本文将从“新旧结合,无形引导”、“与时俱进,双微并用”等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 新旧结合,无形引导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支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优秀内涵,彰显其历史和时代价值,对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有裨益。众所周知,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自信是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强烈反击,是培养合格接班人和优秀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增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使他们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面对各类信息爆炸式更新的网络环境时,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此外,大學生作为较早较快接触新鲜事物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学习生活也与之密切相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复活”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授课内容、时事热点相结合,录制相关的内容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慕课等公共平台等进行推送;还可以在学校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组织(学生会、社团等)的力量,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传统文化进课堂等),营造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符合他们的现实需要,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价值判断受到无形的影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 与时俱进,双微并用
当代青年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他们强调个性,追求潮流,渴望拥有话语权。根据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有针对性的利用校园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教育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以通讯便捷、跨平台交流、社交范围广等特点深受他们的喜爱,成为他们与外界联系、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
首先,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旧模式和理念进行革新。通过微博微信等受学生欢迎的方式征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意见,并进行梳理整合,总结出需要改进的内容,从而将学生的兴趣与授课内容相结合,以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微博、微信加强与学生的课下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再次,建立有效的校园舆情监督平台,对微博微信上出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监管,准确把握学生的舆论动向,及时预防和遏制不良信息带来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尊重大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从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出发,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新颖性,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天骁. 利用新媒体技术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15,12( 01) : 201 - 203.
〔2〕邱柏生. 试图摆脱困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06) : 46 - 48.
作者简介
霍翠燕(1993—),女,汉,河北邯郸人,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