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习惯 育得栋梁材

2018-06-30 06:54刘美英
学周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实践分析幼儿教育

刘美英

摘 要:幼儿是我们的未来,从小养成好习惯,将来才能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幼儿形成好习惯的重任,包括:养成有礼貌的习惯,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懂得如何学习知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理解劳动是人类美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从小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有了好习惯作为保障,幼儿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获得了全面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习惯培养;策略;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0-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0.110

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是儿童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接触社会的重要阵地。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将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入手,让他们养成爱思考、讲卫生、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好习惯等。

一、礼貌习惯——让幼儿从尊重别人做起

在对幼儿进行讲文明懂礼貌教育时,先让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要让幼儿先从基本的学起,在学校遇到教师问好;爸爸妈妈送幼儿走时,教师要提醒幼儿和家长说“再见”;在街上遇见熟人要主动问好。其次在平时训练幼儿举止要文明,站要立正,坐要端正,不说脏话,不欺负小朋友,和同伴之间友好相处,放学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尊敬老人,告诉幼儿要多关心老人的生活、帮助老人做些自己能做的事,可以给老人捶捶背、陪老人聊聊天、端杯水,不给老人添麻烦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照顾长辈的快乐。在陪幼儿看电视节目时,有些公益广告有教育意义,如给老人让座、给妈妈洗脚、不乱丢垃圾、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等广告,要引导幼儿哪些行为是正确的,错误的行为导致的后果有多严重,让幼儿在以后的日常行为中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学习习惯——让幼儿懂得如何学习知识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教育阶段要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幼儿书写姿势要正确,书面要工整干净;教师留的作业要认真、按时完成、不偷工减料;教师讲解知识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勤学好问、敢于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当幼儿提出与教师意见不一致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让他们自己试着去解决,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激起幼儿学习兴趣,让他们爱科学、学科学。教育幼儿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要简单的说教,要用幼儿易于接受,在游戏中教育幼儿不要轻易放弃,和朋友间友好相处;在故事中教育他们要有爱心、与人为善、勇敢坚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在看动画故事时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幼儿教学中应选用一些故事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导幼儿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

教师要让家长知道读书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重要影响,让家长注重培养幼儿爱读书的好习惯。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看书,提醒幼儿要认真看,看后引导幼儿说出故事内容或幼儿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是幼儿的心得体会。让幼儿多读书、读好书,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对幼儿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幼儿分析问题、理解能力。为幼儿选的书要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图书色彩鲜明、美观,文字与图画要符合儿童特点,另外要培养幼儿管理好自己的图书,让幼儿爱惜书籍。

三、劳动习惯——让幼儿懂得劳动是人类美德

爱劳动是一种美德,在劳动中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陶冶人们的情操。现在的独生子女备受溺爱,很多养成了懒惰、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幼儿热爱劳动非常必要。要培养幼儿热爱劳动,首先要求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洗手、洗脸,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和家长学着收拾自己的房间;另外帮家长做些家务活:吃饭时帮着摆碗筷、可以扫扫地等。在“我教妞妞學刷牙”游戏中让幼儿学习并练习刷牙,学会讲卫生;在幼儿中进行比赛小游戏如:哪个小朋友穿衣速度快、谁的床铺最干净整洁等,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贴红花、送小礼物等给予奖励,以此激起幼儿自立、爱劳动的意识。教师要把良好的生活习惯编成儿歌,让幼儿诵读。

教师和幼儿一起活动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游戏时,帮他们把擦鼻涕的纸扔进垃圾箱;幼儿们吃的果皮纸屑,要引导他们放进垃圾箱,并告诉他们不要乱丢垃圾。在墙上张贴图片与他们一起观察并讨论,让他们懂得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四、卫生习惯——让幼儿知道健康的重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与同伴交往、适应社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培养幼儿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小抓起。所谓卫生包括的范围很广,有饮食、起居、个人卫生等,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立能力差,所以要求幼儿从小做到按时休息、起床;一日三餐不挑食、偏食,吃饭时细嚼慢咽;饭前便后勤洗手,早晚刷牙,勤换衣、洗澡等。针对幼儿挑食、偏食的毛病,教师开展主题班会,幼儿先通过看有关的动画故事知道挑食的危害,然后向幼儿讲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这些食物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编成儿歌让幼儿牢记,幼儿们通过这一活动知道不仅要吃蔬菜、水果,还要吃肉和一些粗粮,身体才健康。

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要通过各种方法和家长保持联系。建立了家园联系册、家长学习园地、幼儿成长笔记,让家长知道如何科学育儿,也可以对家长提出一些建议,让家长督促幼儿日常卫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总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复杂、长期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发展需求,对幼儿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高红.幼儿良好性格及行为习惯的疏导与培养心得[J].中华少年,2017(36).

[2] 李海英.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办法[J].吉林教育,2017(45).

[3] 俞娟.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养成[J].中华少年,2017(31).

[4] 王娇.浅谈幼儿良好性格及行为习惯的疏导与培养[J].好家长,2017(56).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实践分析幼儿教育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