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的国家观及现代价值

2018-06-29 07:55胡霄芳
卷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现代价值梁启超

摘 要:文章将从三个部分论述梁启超的国家观及现代价值,第一部分是梁启超的国家观的内涵与特征;第二部分是梁启超的国家观的现代价值;第三部分是文章总论。本文将采用历史观的研究方法,采取客观的研究态度对梁启超的国家观进行系统地阐述以及深刻探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梁启超;国家观;现代价值。

一、论梁启超的国家观的内涵及特征

(一)梁启超的国家观的内涵

首先,国家精神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不竭动力。一个具有国家精神的国家必定是国民团结幸福的国家。梁启超认为中国积弱之源于理想者,中国人脑中之理想,其善而可宝者不少,其误而当改者亦颇多。至于梁启超所说的的“理想者”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曰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也;二曰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也;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也。这三个方面概括了当时近代中国人的思想的狭隘之处。

其次,国家政权是指掌握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以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梁启超对国家政权的看法的实行宪政,即君主立宪制。梁启超对于中国政权建设并没有止步于君主立宪制。梁启超认为:然则救危亡求进步之道将奈何?曰,必取数千年横暴混浊之政体。1918年后期,基于民主共和政体的失败,以及对一战后欧洲国家的考察,重新确立了对国家价值观。梁启超建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立宪政治,以政府为核心实行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独立而又相互依存。但是,梁启超的宪政思想理论并没有得到实践,民国時期的经济基础不足以促进上层建筑的发展。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最后是政治之目的,一以谋人民之发达,一以谋国家自身之发达,而其所以谋国家自身之发达者,亦其间接而关系于人民者也。国家之政治应是良政治,政府的行为应受人民的监督,这是国利民福的举措。总之,梁启超的国民思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他的措施并没有被当时的政府所采纳,是遗憾的。梁启超的国民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产生的,淬历其本有,采补齐本无是当下正确的做法。

(二)梁启超国家观的特征

1、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梁启超的国家观是亮起擦好根据当时的国情以及他在总结欧洲国家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理论。

梁启超一语道破本质,中国国人之所以国民思想低下是因为当时的腐朽的专制政体造成的。进而他提倡改革政体,实行立宪政体。后来梁启超有改进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这个政体虽然没有实践开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国人的决心,激发了国人的爱国之心。

在民国后期,经历民主主义的失败之后,梁启超在接触社会主义理论后,面对空前加剧的民族危机,梁启超又看到了希望,梁启超意识到社会主义的先进性是难得可贵的,当时他对于社会主义还处于浅意识的阶段,但是还是充满希望的,体现了梁启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2、政治理想的多变性。自梁启超从1903年流居欧之后,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政体和治国之策后,开始有了新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实行开明君主制。梁启超主张在中国召开立宪会议,实行新的立宪政体。梁启超指出,以政府为中心,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设立国会,定期召开立宪会议。并且提倡注重民主主义,使国家之新政体惠及更多人民。

然而,梁启超的立宪政策并没有被采纳。伴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继失败,梁启超把目光投向了刚在中国传播开来的社会主义。并作有《社会主义论》阐述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几点希冀。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可以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相抗衡,认为社会主义为世界智识之馈贫粮哉!

总之,梁启超从一开始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制到立宪政体的完善以及后期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看出梁启超政治理想的多变性,对此复杂心理梁启超看得很开,认为在一定历史时期总有一些想法产生。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

3、政权理论的妥协性。梁启超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在西学的影响下开始求学的,而是一开始也是抱着考取功名的理想的。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梁启超开始向西方学习,改革封建弊治,具有一定的开明之处。但是那时的拜师于康有为,推行维新变法,学习西学只是同理在器物上,并没有动摇封建君主的根基,归根到底是变法的妥协性,对封建顽固势力的妥协性,甚至在维新变法后期还寄希望于袁世凯。

梁启超的妥协性阻碍了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甚至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但是梁启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对问题从来都是客观态度,对事物的认识总会经历一个阶段。梁启超后期也是致力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之中,为我国革命的胜利做了巨大贡献

二、梁启超的国家观的现代价值

(一)加强国民理论指导

梁启超的对中国国民性做了长期而多方面的研究,他的视野很广阔,能在时局变幻中探寻到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在《呵旁观者》中写道:国之兴也,我辈实躬享其荣;国之亡也,我辈实亲尝其惨欲避无可避,欲逃无可逃,其荣非他人之所得攘,其惨也非他人之所得代。梁启超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性之所以如此看重,是因为国民性决定一个国家的成败。近代中国国民为何如此落后,归根到底是缺少正确理论的指导。

时至今日,加强国民的理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二) 坚持深化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中,在梁启超流居欧洲期间,不断学习西学,批判中学,并且总结一战后欧洲国家政体发展经验,革新了君主立宪政体,主张三权分立。这也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做出的举措。民国后期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梁启超的不断革新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值得今日的中国发展借鉴。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改革旧的政治体制。近代中国梁启超改革政治体制,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现代中国共产党坚持深化改革,是为了保持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者的改革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所有国人的历史使命。

(三)坚持国民政治

梁启超在《政治与人民》指出,人民生命之安全,恒恃社会秩序以为之保障,国家利益要与人民利益保持一致。在当时民族危亡之际,梁启超能提出如此民主主义,是难能可贵的。习近平指出,人民如水一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当下,改善民生显得尤为重要。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结语

梁启超早期致力于君主立宪政体,后期的梁启超开始关注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待斟酌。当时的梁启超对社会主义采取了客观的态度。

总之,梁启超的国家观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妥协性。但是其中有许多方面为今天中国的发展所借鉴如国家精神、国民政治理论,和国家政权理论都是值得借鉴的,具有很深厚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汤志钧.梁启超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4(11).

[2]易鑫鼎.梁启超和中国现代文化思潮[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3]汤志钧.梁启超-其人其书[M].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9).

[4]夷夏.梁启超讲演集[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

胡霄芳(1992-),女,汉族,河南商丘人,法学硕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猜你喜欢
现代价值梁启超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全球化背景下中原华商文化的现代价值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