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燕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班主任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主要课堂,同时也是学生发展个性,自我完善的平台,职业学校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与工作质量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职业学校班主任一定要增强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 班主任 管理艺术 工作策略
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于班主任的工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水平都不一样,为此,职业学校班主任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真正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从职业学校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与工作策略出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便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1]
一、班主任与学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作为班主任教师,想要有效管理本班级,必须建立很高的威信。要想班主任被全班学生所信服,班主任必须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关键也就是培养并保持教师的权威。我相信很多班主任教师都曾试过和学生关系近一点,我也相信最后的结果大都不是很好。教师和学生走得太近,虽然从短期来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时间一长,教师就没有所谓的神秘感了,学生就会对教师的身份慢慢模糊起来。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还只是孩子,个别性格开朗的学生不会满足于现状,而是得寸进尺地把教师作为所谓的“朋友”。这种所谓的平衡是不利于教学的,因为一旦这种在教学中本不应该有的“平衡感”建立之后,学生就会对教师的管教行为产生质疑,有时候教师的合理指示,在他们看来是有失偏颇的,进而把教师的指示看做儿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班级利益,不得不对这些提出质疑的学生进行说教,这些学生马上就感觉到双方地位的不平等,认为失去了原来的“平等”,处于叛逆心理的他们就会不服管教,教师的工作就会变得很棘手,严重的还会导致教师和这些学生反目成仇。显然,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造成的。[2]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恶劣的师生关系会导致教学的停滞不前,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管理能力。教师的管理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而要灵活变通,不能让学生一眼看透教师的意图,这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3]
二、批评教育要把握好尺度
新课程改革对班主任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班主任教师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在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目光如炬,发掘学生的潜力,对于学生的进步不能置之不理,而要进行适度表扬,每个学生都渴望表现自己的优秀之处,平时他们不善于表现,必须由教师进行适当的激发,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适度表扬他们的成绩。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不太善于表扬学生,容易批评学生,当然,教师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于所传授的知识全部听懂、学会,并且能够熟练应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适度的批评是必须的。教师之所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使学生变得更加有素质,能够约束自己,少犯甚至不犯错误。
想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教师必须把握好对学生进行批评的力度,既不能放纵他们,也不能太多严苛,要做到批评适度。批评教育问题生时,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千万不能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要对事不对人。有的班主任发现学生犯错误后,没有想过学生的年龄问题,没有想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想过他们是不是能够接受,没有想过换位思考,没有想过查清事情原由,直接判定错误全在他们,对其进行贬损、批评,显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不利于班级管理的。教师这样做,不仅损害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威信,还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失了面子。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讲求工作方法,进行批评教育时要做到张弛有度,让学生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问题生才能发自内心的接受教训,改正错误。如果班主任教师一生气就开始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辱骂,考虑不到问题生的情绪,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产生矛盾,有时矛盾会进一步激化,大大提高了班主任教师对班级进行高效管理的难度。总之,班主任教师要了解自己班级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恰当的班级管理措施,批评教育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批评教育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用的方法。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慎重,语言要温和、语态要平和、语言不能过于犀利,一定要注意方法,适度批评,运用好语言艺术,想要做好这些,离不开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班级管理中的实践、探索。[4]
三、把真诚的爱均分给每一位学生
爱可以很好地传递情感,使双方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师爱和家长的爱不同,和学生之间的友爱也不同,师爱是沟通学生和教师心里的桥梁,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说,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师应该主动出击,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遇到困难,和他们一起面对,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总之,用爱感化学生的心灵,增进师生感情。
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工作中,难免遇到学困生,教师千万不能分等级,不仅要关注优等生也要重视学困生的感受,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平等的机会,促使他们用同样的爱回应班集体的构建,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与学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掌握好批评教育的尺度;把真诚的爱均分给每一位学生。此外,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教师还应该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构建优秀班集体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张建新;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的艺术[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3年第31期:183-183页:共1页.
[2]马燕青;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情感艺术[J];教育界;2014年第6期:12-12页:共1页.
[3]赵海燕;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定位和管理策略[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年第07期:115-119页:共4页.
[4]何嵩;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策略之我见[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年第06期:145-146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