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积极心态培养策略

2018-06-29 06:23宝勒尔图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就业

宝勒尔图雅

摘 要:本文以硕士研究生积极心态培养作为主要研究课题,首先详细分析了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心态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迷茫以及不良情绪弥漫这三个方面,而后基于此提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积极心态的策略建议,以期为硕士研究生树立积极心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积极心态 就业

引言

硕士研究生是经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具有全面性、高层次的人才,他们背负着科技发展的重担,以及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本质上的关联。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断增强对硕士研究生积极心态的培养,让他们能以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进入社会。本文则基于此详细探讨了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心态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策略建议,以帮助和引导硕士研究生树立积极的心态,正确定位自我,实现高质量就业。[1]

一、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心态问题分析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以个别访谈的形式搜集研究生的压力来源以及心理困扰,以深入的剖析当前硕士研究生心态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2]

1.压力过大导致焦虑

通过与硕士研究生的访谈得知,目前有一些硕士研究生在平常处事时,行为比较急躁且盲目,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而且,部分硕士研究生由于就业和科研的实行情况不理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在他们看来,找兼职、赚外快是当前的重点,所以自己根本没有额外时间去阅读大量书籍来充实自己。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有88%的硕士研究生显示有“就业压力”,62%的硕士研究生背负着“科研压力”,共计有60%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自己当前的压力很大。故而可以得知,在当前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对于择业创业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部分硕士研究生对择业和创业的认知也比较浅薄。除此之外,在人际交往方面,有10%的硕士研究生不是很有自信,人际关系紧张化以及焦虑很容易造成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会阻碍个人的全面性发展。

2.信仰缺失造成迷茫

信仰缺失是当前硕士研究生群体的迷茫心态的主要表現。通过访谈得知,表示自己有坚定信仰的硕士研究生的比重为8%,表示自己没有特定信仰的硕士研究生比例为70%,表示自己没有信仰的硕士研究生占据7%,剩余15%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不确定。对于职业规划方面,有35%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不确定。通过访谈发现,一些硕士研究生由于理想目标和人生职业规划的不明确,造成其努力的方向出现偏差,有时会盲目跟从他人的行为,致使在处理事情上情绪化严重。在选择就业时,部分硕士研究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常常会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信仰的缺失容易影响研究生的发展,令其失去奋斗目标,无法妥善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造成其自我内心的矛盾,冲动的选择不良的情感宣泄方式,比如厌学、沉迷网络游戏等等,使得其内心处于一种产生消极不安的状态,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3.不良情绪持续聚集

由于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长期以往,群体心理中就会存在非理性因素。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会使得部分硕士研究生产生被弱势化的感觉,比如贫富反差等,再者随着弱势认同心理的逐渐扩散,这种不公平感会急速加剧。还有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关注,故意报道一些虚假新闻,这进一步推动了不良情绪的相互传染。通过访谈得知,被调查的硕士研究生中有60%的人认为社会不公平。另外,硕士研究生对以下几方面也存有机会不公平的心态,包括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对于当今社会中“富二代”或“官二代”的现象,硕士研究生中有2%表示愤怒,10%表示不屑,虽然还不至于构成“仇富心态”,但是有不满的情绪夹杂其中,还是需要保持注意和警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有些硕士研究生对于自己所遭遇或看到的不公平待遇,喜欢运用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通过社会化媒体表达出来,比如微博、微信、博客、空间、BBS等,这些言语在网络上引起了大量有着相同遭遇者和群体成员的关注,进而使得某些观点、情绪得到加强,容易造成各群体之间的不良情绪逐渐蔓延、扩散。

二、培养硕士研究生积极心态的策略建议

1.加强引导,深入传播积极心理学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对积极心理学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必须用心去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的特性有一定的认知,并能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特性去深入了解,发掘其自身独特的品质。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可以采用学生自己讲课的方式,以此来锻炼其勇气或表达能力,并且对其讲课过程给予肯定性评价,若有不足之处在指出的同时给予鼓励等。[3]

导师既是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明灯,也是硕士研究生的心灵慰藉者。故而,对教师有以下两点要求:第一,教师在以教学实践、学术探讨和师门活动为契机的情况下,需要在培养与管理的全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引领硕士研究生熟练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培养硕士研究生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传递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想的正确判断能力,贯彻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推动硕士研究生的全方位、深层次发展;第二,教师要及时察觉研究生的情感起伏变化,通过各种交流方式拓宽研究生的交际范围,包括组织学术沙龙讨论、研讨会、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为了构成研究生情感体验的强大支撑力量,需要教师以及朋友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鼓励硕士研究生之间在心理层面的相互帮助,形成团结协作的群体氛围,进而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

2.搭建积极心理学渠道,拓宽交流

网站能够有效的促进积极心理学的传播,而且学生目前也把网络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平台,用于吸收新知识或者讨论观点。每个学校都设有属于自己的网站,可以让外界所认识,并且还存在社团之家、学生委员会、BBS论坛等诸多不同的网站,教师正好可以对这些网络途径借以利用,在网上大力推广积极心理学知识,同时开设相关讨论专区,为学生们对积极心理学的看法与观点的表达提供一个平台。其次,可以创建专门的心理学网站,在网站上对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将其与国内外其他相关网站链接,开设属于心理老师的沟通区域,学生可以在这里提问自己的疑惑,向老师寻求帮助。另外,可以在网站内分享有关国外专家的视频或发表的文章,发布一些小文章或成功案例供大家分享,或者上传一些能提高人幸福感的小测试、小游戏以供大家玩乐。在就业的敏感时期,为了使同学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困境,可以在网站提供有关的文章、信息、视频以及咨询等来帮助大家。

不论是在学生的课程还是生活当中,都要经常性地指明乐观、积极的成熟防御机制的重要性,将其在实际中熟练应用。

3.注重引领,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假设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还未确定,此时教师要强化其就业价值方面的教育,引导其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并且大力举办有关就业形势讲座,让硕士研究生能整体把握当前的就业环境,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明确就业的发展动态方向,进一步实现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现实需求的契合;

第二,加深就业心理教育,培养硕士研究生健康积极的就业心态。由于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故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心理就有着很大的要求,在失败过后,不应意志消沉,应当总结失败经验为下次做充足准备。在就业过程中,硕士研究生肯定都会出现一些消极心理,比如焦虑心理、紧张心理、自卑心理等,不过在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克服这些消极心理,才能顺利就业并快速适应社会。教师应当进一步增强对其的就业心理辅导,若研究生出现错误的就业心理要及时疏导,提高其面对竞争及挫折的抗打压能力;

第三,增强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其就业成功率。对于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培训,教师可以通过讲座、辅导、咨询的方式给予帮助,指引硕士研究生制定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并开设相关职业规划课程,以供学生们选修,拓宽研究生就业指导服务的渠道;

第四,采取“一对一”就业指导的方式,深入挖掘学生潜质。教师与每个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并对其展开个性化指导,发掘其自身所具备的一些特质,而后按照每个学生自身的特质给予相符的建议。比如在职位寻求上,对于外向型性格者会建议策划、营销等岗位,对于细心者会建议行政、财务等岗位;在面试过程中,对于自我介绍的方式进行有关提点,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学生要注意保持正常或超长发挥等。由于指导老师与个体“一对一”的近距离接触交流,使得教师对个体的行为、个性、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比较准确的认知,因此对于其积极人格的培养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通过对个体的多次“一对一”指导,不斷推广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而指引个体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展开探讨。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发展下行压力逐渐加大,使得硕士研究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环境,压力不断扩张,不良情绪持续累积。总的来说,解决当前硕士研究生心态问题,是一个多维努力,协同配合的过程,教师需加强引导、拓宽交流、注重引领,使硕士研究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就业,从而为社会发展奠定有力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红标,范玉超,倪倩.高校研究生导师学者心态对师生关系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7(40):71-72.

[2]吴欣慧.高校硕士研究生管理工作对策探析[J].广西教育,2017(27):102-103.

[3]廖湘阳,周文辉.中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反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102-110.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就业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和导师水平能力的评价分析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基于MOOC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模式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