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4~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2018-06-29 06:28乔连青
关键词:溶媒注射剂药品

乔连青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山西 忻州 034000)

药物具有两重性,既治病也致病,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药物致病作用,现对我院2014年~2015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2015年两年全院医师、护士、药师填报的11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以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上报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1.2 方法

使用EXCEL表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名称、类别、剂型、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男51例(45.54%),女61例(54.46%)。年龄最大88岁,18岁以下2例,18岁~60岁51例(45.53%),60岁以上59例其中70岁以上33例(52.68%)。

2.2 给药途径

静脉滴注103例(91.64%),静脉注射3例(2.68%),口服6例(5.36%)。

2.3 药品类别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抗感染类30例,中药注射剂28例,其余的品种比较分散,具体品种见表1。

表1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别及其分布

2.4 不良反应类型

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变态反应为主,依次为胃肠道反应及全身反应,不良反应分类及临床表现见表2。

表2 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分类及临床表现

3 讨 论

3.1 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

性别分布来看,112例ADR中,男51例,女61例,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身体结构上的差异,决定了男女身高、体重、激素水平,胃肠蠕动、脂肪分布等等差异,导致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的不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也不同,所以女性不良反应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分布来看,18岁~60岁51例(45.53%),60以上59例(52.68%),70岁以上的人33例,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分析原因:(1)老年患者大部分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使用药物品种多,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多;(2)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减退,比如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排泄减慢,血浆蛋白低,血浆中游离药物增加,因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及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个体差异明显加大,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于其它年龄段的患者,比较容易产生药物蓄积,因此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大;(4)用法用量没有按照老年人的情况作出调整。所以临床用药一定要坚持合理用药原则,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积极开展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监测。

3.2 影响因素

患者的个体差异:具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通常与药品质量及用药剂量无关,他们在正常剂量或小于正常剂量的情况下即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

3.2.1 药物本身的因素

药物中的微粒异物:微粒异物注入人体后,就会造成血管栓塞发生静脉炎,当微粒滞留于肺内,刺激引起巨噬细胞增值形成肺内肉芽肿,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而一些成份如鞣制,淀粉,蛋白质等以胶质状态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溶媒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等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中的热原:热原进入体内,超过人体的耐受量,就会产生寒战,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等反应,静脉给药联合用药比较多,各药的热原及输液器具所含热原叠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超过阈值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2.2 乙醇和食物的因素

乙醇是许多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会降低某些药物的疗效,也会使消化道血管扩张,增加药物的吸收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使用头孢类药物或硝基咪唑类药物前后一周摄入乙醇有可能发生双流仑反应)。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能增加机体对脂溶性药物的吸收,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2.3 不规范使用药物因素

(1)给药途径的因素

静脉给药ADR发生比例远远高于口服给药(18:1),分析原因: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没有肝脏的首过效应,血药浓度高,对机体的刺激比较强;静脉用药对药品的质量要求高,而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加了一定的缓冲液或防腐剂等,这些也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给药途径,遵循能口服给药的患者决不选择静脉给药的原则。

(2)用法用量因素

用法用量没有按照药品说明书中使用药品的剂量,经常出现超剂量、超疗程使用药品的情况,也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选择不正确的溶媒

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抗感染药物最多30例,其次是中药注射剂28例,营养制剂15例。分析原因:抗感染药物品种繁多,在临床使用范围广,用药频率相对比较高,比如β-内酰胺类药物,β-内酰胺环不稳定,易受亲核性或亲电性试剂的影响,在酸、碱、糖类和多元醇、某些金属离子中易发生水解和分子重排而导致其疗效降低和过敏反应的增加,因此在溶媒选择时必须注意,应从pH值变化、是否存在离子作用和盐析作用等方面来考虑;而中药注射剂各个厂家生产工艺不同,使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杂质的去除有较大的差异,导致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反应,也可能有些生物碱、皂甙在配伍后由于PH发生改变而析出,产生大量的不溶性微粒或沉淀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中药注射剂一定要使用说明书中推荐的溶媒。

(4)输液操作不规范

药物输注过程中滴速过快可引起心肾衰竭,肺水肿,还可导致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过快,单位时间内进入人体的内毒素量有可能超过阈值,对体质虚弱或敏感患者,特别是婴幼儿就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输注含K、Mg、Ca、脂肪乳等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多与滴速过快有关。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各项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正确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药品。

[1]张维亚,刘小文,王 娜,周丽娟,等.6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20):18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局令第7号,2004.

[3]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

猜你喜欢
溶媒注射剂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
水果药品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