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君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要通过趣味性教学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获得他们的关注与积极参与。教学中,可以从设计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入手,课堂上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倡导在玩中学,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并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展教学,才能让小学生对体育课更加感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学;兴趣培养;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锻炼学生的身体,加强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体育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是在体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开放性的体育教学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很强的好奇心,通过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
一、从设计有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入手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其体育素养。让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能力选择教学内容,体现体育教学的人文性及独特魅力。通常,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会得到小学生的好评,并且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根据小学生爱模仿的个性去改编设计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以体现体育教学的作用。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当作体育器材,让小学生对体育课有新的认识。小学生都看过报纸,给小学生发放一张旧报纸,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的利用这个报纸进行游戏。这时有的小学生把报纸折成了纸飞机;有的小学生把报纸团成球当雪球;有的小学生把报纸卷起来当体操棒;甚至还有的小学生把报纸放在胸前向前跑而报纸不会掉下来等等。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趣味性的教学,不仅拓宽了小学生的视野,还极大的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小学生节约和环保的好品质。
二、运用激励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能力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教师激励手段较单一,口头表扬的作用、实效,对小学生的影响并不大。激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生错误的学习习惯。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根据学情转变具体的教学方式,爭取全面优化小学生的综合实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水平、能力设计不同内容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有趣的体育活动中强化其学习意识,学有所获。在走跳活动中,教师让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出谋划策,设计出一节有趣的体育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了一些小动物的头饰,请小学生分别模仿动物走路。课堂氛围非常高涨,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有模仿小兔子的;有模仿袋鼠的;有模仿小青蛙的,教师突然提出要下雨了,小动物们要快点回家。小学生用模仿的小动物的姿势走回家,利用这样的趣味教学方式轻松的引出了课堂教学内容,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小学生学到了“跳”的有关知识,掌握了“跳”的技术要领,对“跳”有了新的理解,寓教于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特点。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作了机会。
三、在玩中学,突显小学生的个性
小学体育的教学任务是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身心。但小学体育教学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有部分小学体育课还沿用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学生机械的模仿教师的动作,熟记一些动作要领,体育课上,学生配合教师做一些动作或进行某种训练,学生在重复的、机械的训练中进行体育锻炼,有的学生甚至讨厌上体育课。学生的体能和能力决定了体育教学活动要“教”与“学”相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体能差,骨骼硬度弱,心率快,易疲劳,所有这些决定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易运动量过大,否则不利于其身体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要张弛有度,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有所收获。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玩”能促进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张扬个性,在“玩”中思考,在“玩”中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学小学生体操时,教师可播放欢快的乐曲,学生配合着优美的音乐节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的时,可穿插一些队形的变化,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枯燥的肢体动作训练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在新课程背景下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实施体育趣味教学。
四、在游戏互动中增强师生间的情感
小学体育教师应在游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愉悦的氛围中增强师生间的感情。在训练小学生接力跑时,教材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接力跑技巧和正确姿势等,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对“速度”有新的理解,教师带领他们进行追逐跑或花样接力跑等一系列体育游戏,让小学生通过游戏能够熟练掌握快速跑的技巧,并且逐步提升快速跑的能力。教师对接力跑进行了创新、改进,把传递接力棒换成击掌,当学生跑到接力的小学生跟前时要互相击掌,训练学生之间契合度,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激励,增强学生间的情感。同时,小学体育教学还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在具有生活化的体育课外活动中锻炼小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体育教师要组织小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健身活动,从而使小学生受益终生。
总之,小学体育趣味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加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其体育素养,让小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塑造小学生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魏小燕,张达睿,杨琼华.如何让小学体育课充满乐趣[J].好家长,2018(05):230.
[2]曹云.小议体育课堂如何使学生“玩”中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8):237.
[3]王君好.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及生活化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7(17):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