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论白马藏族民歌演唱技巧中的“颤”“擞”
武 慧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摘要】白马藏族民歌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色彩和个性,这些都体现在歌曲的结构形态、旋法、调式调性、演唱方式方法等方面,本文拟从白马人演唱白马藏族民歌特殊技巧中的“颤”和“擞”的角度来对白马藏族民歌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新时期如何保护传承白马藏族民歌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白马藏族;民歌;颤;擞;保护传承
白马藏族是生活在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陇南的文县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白马人因常年僻居深山老林,远离城镇,又因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宗教信仰等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尤其是白马藏族的民歌可谓是中华民族大家园的一朵奇葩,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白马人的生产劳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文化生活等等。因此,白马民歌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相关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90年代初,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何晓兵已对白马音乐有了一定的研究。他的重要成果发表在《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三、四期和2000年第一至四期的连载论文《四川白马藏族民歌的描述与解释》上,系统地分析了白马人族属问题以及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生活状态等,同时对白马藏族民歌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一直以来,白马藏族民歌的研究就受到学者关注。肖常纬教授的《平武白马藏人民间音乐考察录》,在结构上和调式音阶上对白马人的劳动歌曲、酒歌等进行了分类。杨鸣建的《白马妙歌引人叹:甘肃白马藏族民歌初研》从歌唱形式(分类)、艺术特征两个方面,对甘肃文县境内的白马藏族音乐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的论述,从唱词、节拍节奏、音调(旋律)、调式、转调、曲体、演唱七个方面对文县白马人音乐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宋西平的《白马藏族民歌“花儿俏”及其他》对白马藏族民歌传播、流变等做了分析。此外,2016年11月在四川幼儿高等专科学校举办的白马藏族文化研究与产业开发国际论坛上,民族语言学家孙宏开和来自甘肃、四川多所高校的研究专家对白马民族文化若干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研究白马藏族民歌是探索、梳理、分析和展示白马音乐文化最直接的手段,同时对保护和传承白马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基于长期对白马藏族民歌文化的关注,拟通过对绵阳平武县白马乡厄哩寨和详述家寨的田野实地调查探索白马藏族民歌特征、白马藏族民歌特殊演唱技巧。
在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中,颤音、倚音、回转音等装饰性技巧和“擞”相似而又不同,良好正确的颤音、倚音、回转音等是美化声音的重要手段。
颤,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围绕旋律音在音高上进行的修饰性波动,一般是以五声性调式相邻的音程为主(大二度或小二度)进行的。演唱时气息的支撑点在腹部,也即“丹田”位置,共鸣腔体是整个腹腔、胸腔和口腔,歌唱形态是开放性的,而颤音是声乐表演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技巧,常常是长时间,长段落的存在,一般是每秒钟3至5次的波动,以美化、柔化声音和音色。
擞“sǒu”,有振动、抖动、颤动之意,在中国民族民间声乐表演艺术中是一种特殊的演唱方式,擞是演唱时喉部处于紧张状态,用气息冲击会厌部分,发出短促、快速的抖动音。它是歌唱中的色彩点,是一种装饰手段,非常快速地在某一拍或某一点上激发,气息的支撑点在咽部,共鸣体是咽部和口腔,歌唱形态是收拢性的。擞是在同一音高抖动的再现。
常见的擞有两音擞,多音擞也很普遍,如三音擞、四音擞、五音擞、六音擞等:
另外,“擞”还以组合的方式出现,常常在一个音组的进行中出现,其构成的形态也呈现为上行、下行和环绕三种组合方式。(二音组、三音组、多音组以及级进进行、跳进进行和组合进行几种类型。) 从进行方向上说有平行式、上行式、下行式、综合式等。
擞在北方少数民族山歌中比较多见,如“青海花儿”、藏族的“拉伊”、蒙古族的“长调”等,故可以推测擞是北方游牧文化的遗存。
白马藏族民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和演唱风格,由于聚居于两省三地,受不同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又体现出不同的差异和变化。在陇南地区,受汉族、藏族的影响较多,九寨沟地区受藏族的影响较多,而平武地区则相对封闭、保守。但是,两省三地白马藏族民歌的基本属性是一致的。
白马藏族民歌主要分为酒歌、圆圆舞曲、劳动歌曲、叙事歌曲、婚嫁、祭祀歌、儿歌、日常生活等。其中又以酒歌、劳动歌曲和圆圆舞曲为主要内容。
酒歌分为敬酒歌、饮酒歌、叙事性酒歌等几种。酒歌主要在火塘边、篝火旁演唱,演唱多为独唱、齐唱和男女对唱。常由“歌头”引唱,众人跟唱,歌头也常是年长者、有很好的演唱能力和能够记诵多量的民歌者,男女不限。
在过去,高山区的白马人在夜晚和秋冬时节围坐于火塘边,一边饮酒、一边歌唱,不仅是为了解除疲劳,排除孤独,增加友谊,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娱乐方式。酒歌的内容多为赞美、敬酒、劝酒、留客、答谢等。
白马人劳动也离不开歌唱,劳动歌曲是白马藏族民歌的重要内容。劳动歌曲涵盖了白马人生产劳动的绝大部分,如砍柴歌、吆牛歌、劈柴歌、收割歌、盖房歌以及播种歌、除草歌、收割歌、场碾歌、狩猎歌、放牧歌等,也是白马人生活生产知识技能传承的途径之一。
白马人的舞蹈主要有圆圆舞、曹盖舞、猫猫舞、大刀舞、铠甲舞等,这些舞蹈是最有白马人民族特点和色彩的肢体语言表达方式,而现在白马人在景点或寨子里接待客人所跳的所谓“锅庄舞”,那是川内藏族、羌族和白马人圆圆舞的混合。而这些舞蹈里,白马人的圆圆舞是伴着歌围成圈舞蹈的。
根据白马人自述,圆圆舞原来有24种跳法,大多失传,现在仅有6种跳法。圆圆舞没有乐器伴奏,随着歌声踏跳,由全寨村民参加,没有年龄和性别要求,也是白马人最为喜欢的歌舞和娱乐方式。
白马人也就是在上述三种民歌中,运用了很有特色的“擞”和“颤”的演唱技巧。
白马藏族民歌演唱技巧中的“颤”和“擞”与汉族民歌及其它民族民歌的唱法略有区别,这也构成了白马藏族民歌的特色之一。
在下面这首白马藏族民歌中,“颤”和“擞”常常连在一起使用,“颤”的使用多于“擞”。“擞”也多是单“擞”,演唱比较快速,轻巧,常在强拍或强位置出现并且马上连接“颤”。同时,“擞”的呼吸很浅,常常像是“颤”的装饰,偶尔带有一点音高(不超过小二度)。
白马藏族民歌中的“颤”与声乐演唱中的“颤音”不同,是短促的,装饰性的。“颤”带有音程关系,绝大多数是小二度,甚至比小二度还小一点,用滑音的方式演唱,时值短,一般只有一拍,很少像通常声乐演唱技巧的颤音长时值地演唱。
同时,“颤”与倚音等装饰音不同,主要区别就是两点即时值短、音程小。“颤”在演唱中有“颠”的感觉和状态,同时,几乎没有超过小二度音程的“颤”。
谱例1白马民歌《酒歌》
这是一首非常典型、性格鲜明的酒歌,它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共九小节,第一小节至第五小节为第一乐句,第六小节至第九小节为第二乐句,徵调式C宫系统。第二部分一个长的乐句从第十小节至最后结束,也是从第十小节开始,旋律由C宫系统进入到bA宫调式系统。这首民歌除了调式的移宫外,演唱时“颤”和“擞”的大量使用使它充满了艺术魅力。
这首酒歌中的“擞”与“颤”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律,“擞”常出现在“颤”的前面,第一乐句中处于弱拍、弱位置,它更像是“颤”的装饰。“擞”发音很短,带有先现音的性质,这也是白马藏族民歌的特点之一。在第二乐句,两个“擞”处于旋律中相对强的位置上,但它还是在通一级音的前面出现,短时值的,依旧是先现、装饰的功能。在最后一个乐句中,两个“擞”处于强拍、强位置,第一个“擞”有了完全独立的特点,这时它的功能性就强于装饰性,因为此时旋律也正处于移宫的重要的衔接点上。而结尾处的“擞”又和前面的“擞”是同一种风格的再现。
谱例2白马民歌《背衫板》歌
杉树板材是白马人早期重要的建筑材料,白马人用这种材料搭建房屋,在森林中伐木,然后解成木板,再运送回家,所以白马人就有了《伐木》歌、《剖衫板》歌和《背衫板》歌。这首《背衫板》歌由一个乐句构成,只有六小节。歌曲旋律干净、简单,宫调式。虽然只有一个乐句,但是旋律体现出呈示、发展、再现三个部分,其中1、2小节为第一部分,3、4小节为第二部分,5、6小节为第三部分。“颤”出现在第1、2小节和5、6小节,从歌曲整个结构以及“颤”所在的位置看,都构成了所谓的对称美,这是这首作品非常典型的结构特征之一。
另外,这首作品中“颤”的应用和前例《酒歌》中“颤”的用法有所不同,首先,作品中没有出“擞”,因此,这里的“颤”具有独立的表现意义和色彩功能。其次,这首民歌中的“颤”都是出现在主音上。再有,《酒歌》中的“颤”出现在音(字)头,而《背衫板》歌的“颤”均出现在音(字)腹。而且,《酒歌》中的“颤”装饰性强,时值短,而《背衫板》歌中的“颤”独立性强,功能性强,时值长。
这首《背衫板》歌的结构、旋律形态和“颤”的应用等都展现出白马藏族民歌独特个性和魅力。
谱例3白马民歌《哦斯啰》酒歌
这首民歌是由两个乐句的乐段组成,音乐的节奏、节拍自由。旋律的进行多以小三度音程以及转位为特点,其中都以属至主音的五度下行进行构成终止,徵调式。
这首民歌由当地村民演唱,音准及音程关系有大二度音程之间的游移,这首民歌是以分节歌的方式演唱,即兴性强,同样的旋律多次出现,而每次演唱时都会有变化,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都会有所不同。因此,不管是五线谱还是简谱都无法准确还原。这也形成了白马民歌的一种特点,除了民族心理、歌曲内容的因素外,也使人感到音乐的旋律和调式复杂。但是“颤”和“擞”的运用仍然是白马民歌的主要特征。
第一小节至十小节为第一乐句,十一小节至二十五小节为第二乐句,两个乐句都是用装饰性的属至主的进行构成终止,第二乐句的终止是在第十八小节第二拍和十九小节第一拍出现,并且在一个暂短的休止(换气)后使用了一个补充终止。
在这首民歌中“颤”和“擞”交替使用。可以发现,“擞”多运用在弱拍上,也出现在某个长音的中间或后半部分。另外,这首民歌中“擞”的使用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即在终止的主音后面再出现一个主音,见第十小节和第二十五小节,这个音略偏低,并且使用了“擞”。
白马藏族民歌除了以上特征之外,和本民族的语言关系也非常重要,可以感受到白马语言对于歌曲的结构组织和旋法特征有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语音音调对歌曲旋律的构成更是白马藏族民歌重要的特征之一。透过白马藏族民歌的旋律还可以感受到白马人深厚、沉重的历史沉积和承载以及民族的心理属性。
白马藏族从青藏高原迁徙到川西北经过数千年的演化进入了现代化社会。如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冲击着白马人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他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家陈霁在他的《白马部落》写道“现在的白马的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现代化的大潮席卷全球,无人可以置身事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祖宗的遗产迅速丢失,流行文化成为人们的一种共同语言。社会的前进和传统的继承如何统一,从来都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二十年后,二十年后之后,乃至更远的未来,白马人还是白马人吗?”作家陈霁的担忧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担忧。从远古走来的白马文化不可能停止在历史某一时刻,它也在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变异和发展。
2016年11月在“白马藏族文化研究与产业开发国际论坛”研讨会上四川音乐学院肖常纬发言:“1985年带学生去白马进行音乐采风,当时录制了七八十首民歌,但三十年后我再去白马发现之前录制的大部分民歌连当地的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不会唱了。”濒临消亡的白马藏族民歌路在何方?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抢救、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白马紧邻绵阳地区,绵阳有着丰富教学资源,如,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省文化艺术学院、绵阳南山中学、绵阳东辰中学、绵阳艺术学校等,以及从高校到幼儿园上百所学校。因地制宜、政府牵头,由当地文化部门邀请白马藏族民歌手定期为这些学校开展传承白马藏族民歌进校园活动。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支撑,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不仅丰富校园文化,通过白马藏族民歌的课堂让学生了解白马民族文化、从民歌中认识和获取音乐知识,感受民族艺术魅力,传承白马音乐。
同时,开设相关专业或者课程,进一步加强白马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力度,如:《藏羌文化艺术》专业方向,着力于白马人、羌族、虎牙藏族等特色民族文化的学习研究,开设“白马口头文学”“羌族口头文学”“白马民间音乐与舞蹈”“羌族民间音乐与舞蹈”“藏族(虎牙)民间音乐与舞蹈”等,并结合白马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基础,为川西北地区培养文化旅游与文化传承人才,开始“地方导游基础”“地方民族语言”“导游外语”等。既传承保护了民族民间文化,又对地方文化旅游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努力。
对于白马文化的研究,两省三地之间,尤以甘肃陇南地区成绩为佳。而平武白马人核心区域的厄里、详述家等村寨白马文化的学术研究尚未形成合力,所以结合甘肃陇南地区与绵阳、江油相关高校的民族学、人类学以及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力量,成立白马藏族民歌研究传承中心。采取实地采风、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会议、培养白马藏族民歌文化的本科、硕士方向人才。使白马藏族民歌研究走向专业化、国际化、学术化。
培养当地白马藏族民歌传承人、建立白马文化数字博物馆。为了更完整更原始呈现白马藏族民歌的风貌。政府可以培养当地白马藏族民歌手,为这些歌手提供固定场所进行传习,保护白马藏族民歌。
建立数字博物馆,利用科技手段对白马藏族民歌进行收藏整理和学术研究。对现存白马人的文化现象进行抢救性保护和记录,对传承人、民间音乐舞蹈、语言、宗教信仰、建筑、服饰、丧葬、仪式活动等进行抢救性记录,这项工作已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一个民族的消亡代表一种文化的消逝,对于白马藏族民歌的研究、保护、传承是整个民族大家庭的责任。尽管我们无法让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定格在某一个繁荣时期,但可以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在文化自信的大格局下白马藏族民歌的研究、保护、抢救、传承应该秉承时代的发展,保留原始化、研究多元化、创新化。如此,白马民歌便会永唱不衰。
[1] 肖常纬.白马藏人民歌古今论[J].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9.
[2] 孙宏开.齐卡佳.刘广坤.白马语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 何晓兵.四川白马藏族民歌的描述与解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
[4] 何晓兵.白马采风散记[J].中国音乐.1991.
[5] 宋西平.白马人的民歌《花儿俏》及其他[J].四川戏剧,2009.
[6] 朱婷.羌族多声部民歌研究[J].艺术探索,2008,22(03):15-16.
[7] 张善云.羌族情歌300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8] 陈练.灾后重建中羌族民歌研究报告[R].四川乐山: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12.
StudyonSingingSkillsof“Chan”and“Sou”inBaimaTibetainFolks
WU Hu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Ar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
Abstract:Baima folk songs have very strong national colors and charming personality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structure and form of the songs, the structure of music melody, tonality and singing techniques, etc. This article briefly shows the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n how Baima people sing folk songs with special skills “chan” and “sou”.At the same time,it puts forward constnutive suggestiory on how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Baima Tibetan folk song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Baima;folk songs;“chan”;“sou”; protect inherit
【中图分类号】J607
A
1672-4860(2018)03-0080-6
2018-04-19
武 慧(1978-),女,汉族, 青海乐都人,讲师,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声乐演唱、民族音乐。
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项目《白马民歌的特殊演唱技巧研究》(项目编号:CYYJS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