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美食”主题习作的实践

2018-06-27 10:29干露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3期

干露

一、预习篇

2017年9月10日,我在班级QQ群预告下一次习作内容——

主题习作:南京美食。建议选择看一期《舌尖上的中国》片段,感知美食色香味俱全的介绍方法。配合阅读袁枚的《随园食单》片段。正式上南京美食习作是9月28日,给足预习时间,请充分把握细节。谢谢!

《红楼梦》第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里,也有关于茄子的一段美食介绍,可以找出来读一读。

茄鲞(读音:xiǎng)是《红楼梦》中写得最为详实的一道菜,刘姥姥吃过之后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样的味儿来了!”说明这道菜非寻常人家见过、吃过。“鲞”,即是剖开晾干的鱼干,如“牛肉鲞”“笋鲞”等,都是腌腊成干的片状物。“茄鲞”,当是切成片状腌腊的茄子干。

拓展思路方法举例:以“南京可以吃得到的美食”为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读两篇名家写美食的文章——

《汤包》,作者梁实秋,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早期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之一。

玉华台的汤包才是真正的含着一汪子汤。一笼屉里放七八个包子,连笼屉上桌,热气腾腾,包子底下垫着一块蒸笼布,包子扁扁的塌在蒸笼布上。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褶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没有经验的人,看着笼里的包子,又怕烫手,又怕弄破包子皮,犹犹豫豫,结果大概是皮破汤流,一塌糊涂。有时候堂倌代为抓取。其实吃这种包子,其乐趣一大部分就在那一抓一吸之间。包子皮是烫面的,比烫面饺的面还要稍硬一点,否则包不住汤。那汤原是肉汁冻子,打进肉皮一起煮成的,所以才能凝结成为包子馅。汤里面可以看得见一些碎肉渣子。这样的汤味道不会太好。我不大懂,要喝汤为什么一定要灌在包子里然后再喝。

《孤独的美食家》,作者村上龙,本名龙之助,日本著名小说家、电影导演。1976年发表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而一举成名。

我们喝着香草大蒜蛋花汤,互相看了一眼,点了点头。那种汤有一点甜味,香草和大蒜的香味巧妙地刺激着喉咙,软软的蛋花在舌尖上滑动,令人忍不住想要叹息。

暗橘色的石蟹只有脚尖是黑色的,剥开坚硬的外壳,便看到饱满的,仿佛果肉般的螃蟹肉。石蟹要蘸热奶油酱或芥末酱后食用,但石蟹本身的味道很醇厚,无论蘸了哪一种酱汁,一旦放进嘴里,就完全尝不出酱汁的味道。嘴巴和手指立刻变得滑腻腻的。螃蟹肉很滋润,舌头顿时冷得微微发抖。螃蟹肉带着生命的芳香,残留着些许海洋的腥味,和在纽约或是西海岸吃到的石蟹完全不同。一开始喝的蛤肉汤的温暖已经完全消失,只有白葡萄酒和螃蟹的冰凉感觉在内脏扩散,我渐渐开始有一种奢侈的失落感。冰冷的螃蟹令人沉默。

二、上课篇

1. 回顾习作准备阶段的要点。

(1) 解题。

南京美食——在南京吃得到的美食。可以包括天南地北各类大小美食。

何谓美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自己喜欢吃,就是美食。

(2) 9月11日,语文课前5分钟,四人小组第一次讨论,交流各自打算持续观察的美食。数据统计之后,发现美食覆盖面不广,品种单一,比如:6人选择盐水鸭、5人选择小笼包、5人选择酒酿小元宵。

再次解题:在南京可以吃得到的美食,就是南京美食,都可以写。

布置当周评论本作业:摘抄并批注描写品尝美食的片段,关注色、香、味、形,可以图文并茂。

(3) 9月21日,每个学生完成各自的南京美食的思维导图。9月22日老师翻阅每一个人的思维导图,掌握学生们初步思考的大致情况。9月23-27日,各自完善南京美食的预习。

2. 以一个思维导图和一段摘抄为例,现场组织讨论,生成本节课有价值的习作关注点。

(1) 找典型例子,由学生自由举一反三。比如:蜜汁藕的横切面,很像加特林的炮口。

(2) 图文并茂,评议一段关于翡翠烧卖的描写。

翡翠烧卖,名号就赋予人想象空间,卖相清新可人。擀成菊花边状的面皮包入青菜馅,形如石榴,底若钱币,上端突露如蓬头,点缀上少量火腿茸,色如翡翠,看着就令人愉悦,犹如满园春色关不住。烧卖里碧绿的颜色,透出蒸熟后薄如纸的面皮,犹如翡翠一般。轻轻地咬上一口,皮一点便破,吃到里面由虾仁、韭菜和鸡蛋制成的菜茸,爽口清润。吃下去后嘴里还充满虾仁的香味,真可谓齿颊留香。

(关注点:色、香、味、形,及其他有价值的描写)

3. 以臭豆腐为例,引导学生从色、香、味、形,及其他有价值的描写”,现场练笔5分钟。

三、课后篇

秋游指日可待。大家可以将这段时间的美食研究心得整理一番后,挑选适合户外野餐的美食,做好分享的充分准备。

经过一番考虑,这篇以南京美食为主题的习作,以手写手绘的方式呈现在A4纸上。47篇习作,都是可圈可点的。最有代表性的,是学生张羽萱写的《灵谷寺素面》,图文并茂,赏心悦目。文中有三个错别字,我没忍心在页面中圈画,只是在文章末尾用红笔写了正确的范字,由小作者之后订正。碰巧我吃过这家灵谷山房的素面,又加过灵谷山房主人的微信,当即就将学生的习作拍图发给了他,并邀请他为这篇《靈谷寺素面》点评。灵谷山房的主人胡瑞先生看了学生作品,赞不绝口,他如此评价:“从视觉、味觉、嗅觉,一层层展开,比我这个老板观察得都细致!”

一篇写美食的文章,无非就是上课时聊着聊着,让参与者垂涎欲滴,有想吃的冲动;下课后写着画着,让阅读者浮想联翩,有想吃的念头。起心动念,文字诱惑着大众好吃起来,就是本篇习作教学的成功。

(作者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