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龙
一、体裁入手,梳理阅读范围
从体裁入手,有助于让学生通过分化、类化的训练获得读懂这一类体裁的基本视角、路径与方法,并使学生在迁移训练中借助所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决问题,将操作行为逐步转化为思想方法,直到内化为一种思考习惯,形成阅读这一类体裁的阅读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第一学段的阅读体裁分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等文学作品,第二、三学段的阅读体裁则有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乃至优秀诗文。教师必须要关注这些体裁的特点,梳理出阅读范围,逐步指导学生用心揣摩,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内容,促进他们认识不同体裁的语言风格,最终在阅读中建构体裁意识。
1. 在童话中培养语感,获得启迪。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启蒙阶段教材中,童话类课文近30篇,它们多采用拟物拟人化形象,小学生被童话中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夸张的人物、神奇的情节所吸引,所以,借助童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这种体裁的教材因素,充分利用关键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原场景,丰满人物,获得启迪。例如:《蜗牛的奖杯》这篇课文通过“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这些词语,生动地表现蜗牛得奖后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心态,导致最后由飞行冠军退化成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的蜗牛。通过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揭示“成绩只能代表過去,不进则退”这个激励人心的道理。通过言语实践,教师帮助儿童品味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提升阅读素养。
2. 在儿童诗中学习语言、认识生活。无论是现代儿童诗、古诗,还是诗词故事,要想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精妙之处,都应在教学中牢牢树立体裁意识和儿童立场。在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有一些现代儿童诗作,如《我学写字》 《乡下孩子》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等。它们以睿智的语言、纯真的童趣、美好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彰显着独有的文学特质,成为学生认识生活、丰富情感、学习语言和实现自我的典范,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小语教材的古诗内容生动,语言简洁含蓄,想象奇特,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适合学生学习、欣赏和熏陶。如《忆江南》 《敕勒歌》 《小儿垂钓》,诗中包括的活动有垂钓、赏江景、草原风光等,这些古代儿童活动,至今仍方兴未艾,充满了生活气息。教材还安排了诗词故事这个独特的阅读材料,旨在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如《英英学古诗》 《少年王勃》等。
3. 在寓言故事中感悟文化、品味风格。寓言故事精致隽永,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磨砺,呈现出历久弥新的韵味,具有其他文本无法替代的教学价值。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寓言类课文近20篇,理应成为阅读教学关注的重点。如《揠苗助长》语言独特,值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加揣摩品味。文中的“巴望”“转来转去”等口语色彩浓厚的词语,生动刻画了农夫期盼禾苗快速生长的焦急心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抓住有关描写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并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描写方法,写一写《守株待兔》中种田人的语言、动作、神态。这种结合语境进行迁移运用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言语智能。如果在教学设计时不关注这些独特的遣词造句的风格,就会混淆寓言和其他叙事性文本的区别,背离此类文体阅读鉴赏的规律。
二、聚焦题材,提炼阅读范围
小学语文教材编者根据单元题材的不同,编写了体裁相同或相异的文本,以便于进行人文性教育。但如何发挥相同题材课文的合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这需要我们在备课时转变思路,打破常规思维,通观整组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阅读的目标和习作的要求,找准单元读写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在阅读与习作之间搭建一座金桥。
1. 生活题材:指向有感情地朗读和联想能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秋游》 《夕阳真美》 《掌声》 《剪枝的学问》 《母亲的恩情》等这些充满本真的、原生态的、富于儿童情趣的元素,让语文教学走出狭小的天地,迈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如《乡下孩子》描写了农村孩子的快乐生活,读来清新舒畅,学生乐学。教学以朗读为主,并通过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激活课堂气氛,发展创新思维。结合“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躺在妈妈怀里是怎样一种感觉?趴在爸爸背上去野外游玩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当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幸福、温馨、快乐”等,就会发现言语互动下,让学生了解了乡下孩子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2. 科普题材:指向提取信息和口语交际能力。科普题材的文本以科学知识为内容,表现的主题与自然科学有关,既富于科学的启迪,又具有艺术的美感,它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启迪智慧,深受儿童喜爱。另外,这类科普文本语言生动,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学生沟通,产生共鸣,让学生乐于接受,是训练提取信息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材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像《我叫黑脸琵鹭》 《小动物过冬》 《水滴的旅行》 《会睡觉的植物》 《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这类文本阅读理解的重点是提取文本信息。在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中,明显地增加了关于内容理解的考察,这正是对提取信息能力的重视,如若教师再相机融入学生“演一演”的环节,则实现了语言的习得由外化到内化的转变过程。
3. 历史题材:指向理解关键词句的能力。修订版的小语教材强调立德树人与阅读素养的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与语文素养的提升融汇于优秀文化作品的学习中。如《要好好学字》 《朱德的扁担》 《孔繁森》 《大禹治水》这些历史题材类课文,既注重思想性,又重视工具性;既体现现代气息,又朗朗上口,适合阅读。如《大禹治水》的教学,可紧扣“千辛万苦”这个关键词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同时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使学生对“千辛万苦”有了更形象的认识,再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
4. 文化题材:指向想象和感悟能力。传统单一的题材组合方式,会使语文教材更多偏重于人文性特点,导致语文教学的德育课程倾向。巢宗祺教授指出:“以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的核心概念,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及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因此,苏教版修订新教材的混合主题单元在编排上既考虑人文主题,又考虑其他因素的单元形式,力求实现学科知识、学生经验、社会生活三方面的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易于接受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让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画面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注意力。
启蒙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艺术类的题材,都很有阅读价值。甚至那些刊登在书籍、报刊上的阅读材料,也都蕴含着教学价值的。所以,一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语文观,要学会将学生可能阅读到的各类题材中蕴含的教学价值挖掘出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言语培养与训练。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教师要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而已。如果再引申一步,用题材教而不是教题材,题材也仅仅是一个例子而已。
三、关注形式,着力语文运用
提升阅读素养的两大基本任务就是读懂语言文字和学习语言形式。语文的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在现实中,我们很多小学语文课却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文本解读上。对此,吴忠豪教授曾指出:“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就是学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后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应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指导阅读转变为读写并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积累语言,逐步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当然,语文运用能力的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学生必须在阅读了大量同一体裁和题材的作品之后,才能逐渐辨识这一类阅读材料的特征及阅读方法,知道对于这一类的作品,应该从哪儿入手,要特别关注哪些关键节点,思索这些关键点背后的语文知识,找到阅读这一类文本的方法与策略,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由篇及类,或许可以让学生获得“带得走”的语文和“带得走”的能力。
针对启蒙阶段的小學生,我们的阅读教学若要吸引他们,就要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重复,或者是对文本中词句的低水平徘徊。只有思考教学的起点,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只有思考阅读的范围,才能让学生的阅读素养不断提升。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自觉的意识觉醒。
(作者单位: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