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玲
一、一维空间——鸟瞰:整体把握
上好课的第一步是整体把握文本。教师首先要树立整体意识,并且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因为一篇文章的构造是前后贯连着的。我曾经听过薛法根老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该课教学目标就以复述故事为经,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纬,凸显了小说的文体特色和表达特色,而教学内容只选取两个点:了解小说的特點,发现小说的叙事密码。
薛老师设计了三个练习:第一步将单篇故事“拆分”为三个小故事。薛老师先运用词语板块教学,告诉学生这是小小说,引导学生读懂这个故事,然后告诉学生不仅要读懂这个故事,还要知道作者是如何讲这个故事的,总结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发生了矛盾斗争,这叫作冲突。第二步是在情境中讲解小说的叙事结构。引导学生先讲反面人物怎么做,正面人物怎么做;再讲反面人物怎么做,正面人物怎么做;最后讲反面人物怎么做,正面人物怎么做,让学生明白这叫作交替叙述。第三步是练习讲故事。理解了小说的特征后,薛老师又引导学生交替讲述这个故事,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自然有了后面的精彩呈现。这样的整体阅读,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是极有好处的,因此,我们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二维空间——剖析:重点解读
文本重点解读的切入点有两个:一个是“情”,就是思想感情;另一个是“采”,就是语言文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切入点,就能够对文本进行正确而有效的解读,体现出教学的创意与教师的智慧;如果能够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那就是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就是展开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最佳“抓手”。
1. “情”的挖掘。我在阅读《桂花雨》一文时,读到了最后一句“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这句话中的“乐”字,可以理解为快乐,是摇花乐,我们感受到了小琦君的快乐。可是,这篇文章传递的情感是“乐”吗?显然不是。《桂花雨》一文改编自原文《故乡的桂花雨》,是琦君1976年在台湾过中秋节时写的。琦君从小失去双亲,是由伯父伯母抚养成人,《桂花雨》一文中的母亲是指她的养母,尽管是养母,对琦君却是视如己出,呵护备至,在写《桂花雨》时,养母早已去世。了解这段故事,我们就能知道明明是写“乐”的文章,为什么读来有淡淡的忧伤了,这是源于对母亲的思念、对故乡的怀念,“乐”中蕴含着淡淡的思愁啊!这样的解读,需要你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到文中走一遭,与作者、编者对话,从而正确理解。
2. “采”的发现。每一篇优秀的作品,它的言语表现都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教师解读文本时,要寻找言语表达的“不一样”,透过一个又一个“陌生化”的词语、句子,从中揣摩一些规律,丰富学生的言语认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和灵性。例如,《望月》一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一篇散文,背景是夜深人静的月夜,在行进的江轮甲板上,甥舅俩望月愉快交谈。对于这段“江中月”夜景的描写,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1) 读出美。请大家自由朗读这段,注意轻轻地读、柔柔地读,读出你对这段文字的感觉来。(2) 感受美。读书贵在有自己的感受,请大家继续默读这一自然段,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到了月光的美?把它们画下来,轻轻读一读,写下你的感受,然后我们再交流。(重点领悟“安详” “晶莹、闪烁” “镀”等重点词语) (3) 理解美。作者之所以将这一段江天月色描写得如此美妙,是因为其中隐藏着一个秘密,谁发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典型的言语现象,带着学生走进文本之内核,体悟作者表达之精妙,才能真正意义上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目标。
3. “情采”并重。古诗是文采和情感并重的典型文本。例如,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在理解诗意后,我是这样教学的:(1) 懂苏轼醉意,发现诗采。同学们,如果说你们仅仅读懂这首诗中雨的急来急去,那你才仅仅读懂了一半。再静静地读一读,看看你还能读出些什么?① 色彩美。黑云、白雨、水如天,这些景物的颜色很丰富。② 修辞美。运用比喻“黑云翻墨”“白雨跳珠”。③ 意境美。水如天,水像天空一样,水天一色,一片汪洋。④ 层次美。事物的出场顺序由天空到低空到湖面。此情此景,苏轼醉了,这是什么醉?(沉醉,陶醉)(2) 评苏轼醉意,感悟诗情。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吗?请看一段资料。(出示:1056年,苏轼参加科举考试初试,被选中第二年春季皇帝亲自监督的殿试……1071年,苏轼调任杭州通判,在杭州待了三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谪居杭州第二年所写。)你读了这段资料,感受到了什么?(生答略)你们不仅要读懂古诗,还要读懂苏轼写诗的背景。读懂苏轼的真情。
文本解读时,教师既要关注文本的思想内容,也叫核心意涵,还要关注文本的艺术特色,就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特点,两者兼而有之,方才体现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三、三维空间——汇通:学以致用
培养“语用”能力是新课标的核心目标,不过,文体不同,语用训练的切入点也不同。《祁黄羊》是根据《左传》改写的历史故事,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祁黄羊和晋悼公的两处对话有什么特点吗?”
生:我发现这两处对话的提示语位置不同,有的在句子前面,有的在后面,有的没有提示语。有的提示语加了人物的动作、神态。
生:我发现写祁黄羊的提示语都是“想了想,郑重地说”,体现他说话前经过慎重思考,但是晋悼公的两次反应所用的提示语就不一样,表明晋悼公非常惊讶。
师:同学们很善于发现,提示语位置的变化让文章显得灵活不呆板,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更加利于我们理解人物的心理。下面我们就来模仿这两个片段的对话,写一段祁黄羊回家后和祁午的对话。
经过这样的练写,相信学生写对话就会轻车熟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文体,设法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有意而为的特殊表达句式,做到读写融合,以写促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南京市摄山星城小学)